丁 敏
南通市教育局結(jié)合小學語文新課改理念提出了課堂教學的“十二字”方針,即“限時講授,合作學習,踴躍展示”。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合作學習,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打造出充滿生機與活力的高效語文課堂?本文結(jié)合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看法。
如何為學生合作學習打下基礎,讓合作學習得以順利有效地進行,讓整個合作過程充滿活力,是開展合作學習首先要考慮的,筆者認為,應該從兩方面做起。
1.合理分組,優(yōu)化資源。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小組一般是由4-6人組成,在分組時,根據(jù)學生不同的認知能力、知識水平、思維特點等,按著好中差三種類型進行合理的搭配。合作學習的組長一定要具備一定的組織協(xié)調(diào)能力,在小組學習中能夠發(fā)揮出組織、督促、檢查等作用。
2.培養(yǎng)習慣,保證效果。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需要長期的努力,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認真傾聽、樂學樂思、積極表達等習慣,這是保證小學合作學習效果的重要基礎。
1.結(jié)合課文題材,有效運用合作。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課文題材十分豐富,有妙趣橫生的童話、優(yōu)美的散文、富含想象的兒童詩、知識性較強的科普文章等。題材不同,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也應該有所區(qū)別。比如,在學習《泉城》、《九寨溝》這類優(yōu)美散文時,應該把課文的賞讀作為小學合作學習的主要形式。在學習《愛因斯坦與小女孩》、《彭德懷與他的大黑騾子》等具有豐富情節(jié)的課文時,可以把分角色表演作為小組合作學習的重點。在學習《剪枝的學問》這類具有一定科普知識的課文時,要在小組學習中對課文的學習資源進行拓展延伸,讓小組從課外搜集一些相關的資料,進行交流學習。
2.把握課文難點,適時運用合作。學生能在合作學習中學有所獲,需要我們教師能夠更多地為學生提供小組合作學習的機會,教師在備課中要深入地解讀課文,對課文的重點、難點做到準確把握。有些課文的寫作語言十分優(yōu)美,比如,《拉薩的天空》中的描寫“那里的天空總是那么湛藍、透亮,好像用清水洗過的藍寶石一樣?!薄稗湟慌跛{天可以洗臉?!薄斑@湛藍的天就是圣地的窗簾了?!闭n文中的語言生動、形象,對比句式運用精妙,我們在教學中可以在學生分組誦讀之后,再進行模仿寫作,讓組長組織組員對句子進行搜集,分類、修改,在全班交流中呈現(xiàn)出來。
再如,有的課文一看題目,就會引發(fā)學生的很多疑問,在學習《我不是最弱小》這篇課文時,為了加強學生對課文的感悟,我進行了分組合作學習,讓每一個小組帶著問題學習:
讀一讀第2自然段,看看大雨突然來了時一家人是怎么做的?他們?yōu)槭裁催@么做?(提示:讀一讀3-8自然段,找到答案)“每個人都要保護比自己弱小的人?!边@句話媽媽想告訴薩沙,全家中最弱小的是誰?薩沙認為自己是最弱小的嗎?你遇到過比自己弱小的人嗎?你是怎么做的?
小組在經(jīng)過了交流探討之后,我們做了集體交流,每個小組推出代表來表達自己的小組的共識。通過交流,強化了學生對課文題目以及整篇課文的感悟,提升了思想認識和審美意識。
教學《世界上第一個聽診器》這篇課文,通過對教材的認識分析,我認為,對于學生來說,難以體會主人公雷奈克的思想變化,為此,學習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時,我組織學生分組進行了玩蹺蹺板的活動,讓每個小組的學生都演演事情的經(jīng)過,想象一下雷奈醫(yī)生會說什么、做什么、想什么。通過角色的表演體會,學生在交流中表示,體會到了雷奈克的心情,在誦讀中這一段的兩個感嘆號時(啊!呼吸聲、心跳聲都聽到了!)把雷奈克醫(yī)生的欣喜表現(xiàn)出來。
3.依據(jù)年級特點,科學運用合作。小學低中高年級的特點是各不相同的,對于小學低年級來說,他們自我控制能較差,合作學習不宜開展太多,而對于中高年級來說,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自主學習能力,可以在教師適時的引導和點撥下,進行分組學習。特別注意的是在學習中應該給予學困生更多展示自己的機會,促進他們提升語文綜合能力,同時學習優(yōu)異的同學也應該對他們懷有友愛之心,熱心地幫助他們進步。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學要結(jié)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科的特點,采用有效的策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讓學生自主閱讀、自由表達,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和進取精神。小學語文教學的十二字方針可以說是新課改的助推器,希望通過合作學習,讓十二字方針深入落實到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打造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