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裕兵
寫作水平在衡量學生語文綜合能力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考量學生的思維及知識運用能力的重要方式。當前學生在寫作上普遍的存在素材相似、寫作模式相同、內容空泛等問題。很多學生作文內容總存在重復利用同一素材、重復利用某一名言名句的問題。要解決學生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寫作素材的積累就成了關鍵因素。素材的積累是一個循序漸進、日積月累的過程,而養(yǎng)成隨筆記錄的習慣則有助于學生更加有效地積累素材,提升綜合能力,寫出較好的文章。
教學過程中教師對課程講解完成后,可以要求學生根據課堂所學課文通過仿寫的方式,對學生進行隨筆訓練,在確定寫作目的、方向和內容后,讓學生養(yǎng)成寫隨筆的習慣。隨筆相比正式的作文更讓學生感到輕松,因為不是硬性指標,又不限制文體、格式,只是記錄生活、思想的方式。隨筆沒有字數限制,既可以是長篇大論,又可以是寥寥幾字,既可以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又可以寫自己的感受或者只是記錄所見所想。隨筆的空間較大,更具有靈活性,不會給學生造成壓迫感。通過隨筆訓練,學生能找到學習的樂趣,對寫作產生興趣。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應加強對學生隨筆的訓練,增強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師在講解《桃花源記》時可以指導學生寫對本篇文章中所描述的情景的感受,同時也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假如我到了桃花源”等讓學生積極思考,進行創(chuàng)作,還可以鼓勵學生另辟蹊徑,從不同的角度進行隨筆訓練。這種方式不僅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了課文的內容,夯實了學習基礎,還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學習中,增強寫作興趣。
中學作文中的命題作文將學生束縛在一個限定的框框內,這個框內缺乏學生的真實感受,因為缺乏真實感受,所以在寫作過程中,總會出現很多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總用很多的空話、套話等。長此下去,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會受到很大的打擊。所以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避免這類作文的出現,即便在重要考試中,也應減少此類作文出現。在對學生平日的訓練中,應加強學生寫作素材、寫作空間的拓展,加強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寫作心得的交流。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情感更加靈活更加真實地在隨筆中表達出來,讓隨筆變成學生的朋友,成為學生情感釋放的窗口。
同時,在不同的時節(jié),帶領學生外出寫生,通過對外部環(huán)境的描述表達自己的情感。例如,春天來了,可以帶領學生去田間寫生,學生隨筆記錄所見并表達自己的心情。學生在一個安靜和諧的環(huán)境下,其情感的窗口就會打開,他們通過記錄自己的所見所想積累了素材,并且在親近自然的過程中,性情得到陶冶,能更好地將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并且在此過程中,學生對教師會更加信任,有利于教師的教學。
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多多少少會有些叛逆心理,而對細節(jié)的重視將降低中學生的反叛情緒,平靜的心情有助于學生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課堂中,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手勢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例如,允許學生用自己較喜歡的筆記本進行隨筆訓練,而不是運用統一的筆記本。學生對于自己喜愛的東西會倍加珍惜,所以在允許學生運用自己喜歡的筆記本進行寫作時有助于學生更加自主、更加積極認真地對待隨筆訓練。
多媒體的引入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的啟發(fā)思維的機會,適當地播放一些優(yōu)秀電影或視頻信息,讓學生試著寫影評或觀后感,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語言概括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還可以通過視頻資料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然后通過查找相關信息更好地充實自身。例如,在學習了五柳先生傳后,學生可以利用各種資源查找相關的歷史資料,更加全面立體地了解陶淵明、了解當時的文化,然后寫出自己的感受。
閱讀是錘煉學生語言表達的基礎,學生通過朗誦課內外文章中的優(yōu)秀句子,背誦美文,不斷借鑒,不斷完善,擁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也應注意因材施教,建立良好的評價環(huán)境,對學生的隨筆評價應全面,讓學生在意識到自己表達中語句存在的問題時并不會打擊到學習的積極性??梢越W習小組,讓同學之間互相評價,讓學生在互評過程中,在找出別人存在問題的同時,也找到自己存在的問題。學生通過隨筆訓練能積累更多的素材,有助于語文知識的增長,隨筆是寫作中的非常重要的輔助工具。
學生自己親身經歷積累素材的過程,提高了閱讀能力,消除了寫作過程中空話連篇的弊端,讓語文學習成為文化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隨筆訓練,學生自由、隨性地將所感所想記錄下來,對于寫作大有益處。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良好的學習氛圍、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語文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語文綜合能力,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