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學兵
我們知道,教學設計是根據(jù)教學對象和教學目標,確定合適的教學起點與終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優(yōu)化地安排,形成教學方案的過程。也就是說,一篇課文在教者深挖教材的基礎上,教師通過怎樣的安排去逐步落實教學目標的,是如何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來解讀文本的,進而教會學生如何來理解課文??梢哉f,教學設計是教師針對文本來落實教學的再創(chuàng)作。因此,筆者認為真語文老師更需要真的語文教學設計,真的語文教學設計需要從以下兩方面來完成真語文老師的二次創(chuàng)作。
整體的教學設計是教師上課的脈絡和主線,它是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水平兩個方面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來的。作為真語文老師,拿到教材,并不是首先考慮如何用多媒體來打造教學,而是要讀懂、讀通課文。反復讀,讀熟練,讀準音,讀通句。深入走進文本,把握課文的脈絡,掌握課文的重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而考慮在充分與編者、作者、文本和學生對話的基礎上,制定教學目標,并抽絲剝繭,在體現(xiàn)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落實教學目標。包括一系列教學措施編排組合,銜接過渡,安排詳略,安排講練等。
很多名家在語文教學中,都注重整體教學設計。例如,多年前筆者曾聽著名語文教師寧紅斌講《分馬》一文,寧老師沒有一段一段地去分析文章,而是用一個問題來統(tǒng)領全篇。寧老師當時是這樣設計的: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文,給“一個________的郭全海”填空,并用課文中的原句做依據(jù)解釋你為什么這樣說。文中關于郭全海的事件及描寫很多,如何準確把握這個人物形象的特點,寧老師精心設計了一個話題,并通過這個話題把文章的內(nèi)容全部整合在一起。
還有的老師巧妙抓住了文章的關鍵詞來精心構(gòu)思教學設計,如,有位老師講楊絳先生的《老王》,他也沒有簡單地讓學生找發(fā)生在“我”和老王間的事來揭示文章的主題,而是從最后一句話入手“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抓住“愧怍”一詞,先理解字面意思,再通過三次走進老王的誦讀來理解它的深層次意思。整節(jié)課從一個詞入手,然后絲絲入扣,一步步讓學生對文本形成獨特的解讀:“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他們富有理性和良心,并應以兄弟關系的精神相對待”。這樣的教學設計思路清晰、重點突出、選擇精當,一個主話題把文中的知識點和對學生的能力訓練點都調(diào)動起來了,課堂就活起來了,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實在在積累了知識,豐富了情感,鍛煉了能力。
除了需要對整節(jié)課進行整體設計,教學流程的每一步有怎樣的訓練,每個教學目標怎樣落實,重點、難點如何突破,都需要注入教師的智慧,都應該有恰當?shù)脑O計,只有這樣,才能設計出有利于學生發(fā)展的好課。這就要求老師在深入解讀文本和了解學情的基礎上,運用多種教法,把大問題分解成一個個學生容易接受和發(fā)表觀點的有梯度的小問題。隨著一個個小問題的解決,大問題不攻自破。在設計中,“學生活動”是關鍵,要關注全體學生,給予學生足夠長的思考、活動時間,教師始終要把自己擺在主導地位,把學生擺在主體地位,并時時關注學生的“能力訓練”。
例如,筆者在執(zhí)教《羚羊木雕》一課時,就是這樣做的?!读缪蚰镜瘛方Y(jié)構(gòu)安排十分精巧,他把整個的故事情節(jié)安排在一天的時間里,而把“我”和萬芳的友誼用插敘形式表現(xiàn)出來,使故事顯得集中緊湊,文章一開頭就把最令“我”為難的事擺出來,引人入勝。在落實理清文章結(jié)構(gòu)這個教學目標教時,筆者是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合作探究的方式來進行的。筆者把班內(nèi)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并給他們提供了研究主題,供他們探究:如果我們不按文章的結(jié)構(gòu)去敘事,而是按“木雕”的先后順序來寫會怎樣?要求小組討論后,由一個學生按“木雕”順序來復述這個故事,一個學生按原文的順序來復述這個故事,比較二者不同,由于同學們親身體驗了兩種不同順序的文章,順敘、倒敘、插敘的作用不攻自破。還有一位老師在講解《小石潭記》時,在教師范讀、學生熟讀的基礎上,出示了一篇沒有標點符號的《小石潭記》,來訓練學生停頓,培養(yǎng)學生文言文語感,設計十分巧妙。實實在在的課堂,精益求精的設計,靈活多變的教法,學生動靜結(jié)合,學有所得,學有所獲。
一個小小的設計,卻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磥碓诮窈蟮恼Z文教學中,教師不要偷懶,一個個問題不是大屏幕打出來就可以的,老師恰當?shù)奶釂枺粌H可以有效組織學生去體驗文本,也鍛煉了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學生真正在探究,在收獲,在進步,而不是期待大屏幕上的答案。讓我們?nèi)ゾ脑O計課堂教學,做一個真語文教師。引領學生走進文本,熱愛文本,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教真語文,教實語文,教好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