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前昌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閱讀教學是基礎。在新課標改革之后,要求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語文閱讀教學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本文就接受美學指導中學閱讀教學的重要性進行分析研究,并對接受美學視野下的中學語文閱讀教學措施進行探討,以期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而提高閱讀教學效率。
接受美學強調的是讀者中心,每個讀者均有不同的期待視野,在期待視野中響應文本的內容,可以有效提高讀者對文本的認識,有效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接受美學是近年來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逐漸引入的理論,其主要突出的是讀者的接受意識,對讀者的再創(chuàng)造非常重視。在中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考慮到接受美學理論,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在閱讀時能認識到自己的主體地位,并在閱讀過程中培養(yǎng)自身的創(chuàng)造意識,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本文從接受美學理論的角度分析,去解決中學語文閱讀中應注意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進而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鑒于接受美學的上述觀點,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把學生放在第一位,重視學生,關注學生。重視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還學生作為學習者的主體地位。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學觀,重視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動性,把學生當做真正意義上的讀者,還學生主體地位,創(chuàng)造性地展開教學。教師少講,學生多參與體會。比如,在古詩詞的閱讀教學課中,多聽見教師講析的聲音,很少聽見學生吟誦的聲音,更缺少富有魅力的、在掌握朗讀技巧基礎之上的、有感情和韻味的美讀。朱熹說:“需事先將詩來回吟詠四五十遍,方可看注??戳擞忠髟伻氖椋挂馑甲匀蝗芤簺亚?,方見好處?!贝颂幷f的吟詠,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吟誦、美讀。在學習時,學生通過多次帶有情感的吟誦,不但可以了解作者說些什么,而且還可與其心境相通,把訴諸視覺的無聲文字轉化為訴諸聽覺的有聲語言,從而借助詩歌的語言描述,通過再造想象,在大腦中再現情境,進入作品的意境,引起心理上的快感和審美聯想,并在反復吟誦中達到眼、口、耳、心同一的藝術感受。
新課標制定的教學目標是著重培養(yǎng)學生知識和技能,明確學習的過程和方法,并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情感態(tài)度,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但是在實際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比較嚴重,大多數教師在制定閱讀教學目標時,只重視知識和技能的培養(yǎng),對學習過程和方法進行強化,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重要性。要想提高中學生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就需要加強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并提高師生對其重視程度。接受美學中強調審美感知在閱讀活動中的重要性,這一觀念和新課標要求相同,接受美學對文本的審美標準,其文本結構和未定型以及規(guī)定性的要求可以有效促進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目標的設定。在中學閱讀文本中,其結構、情感和意境等均存在一定的空白點和未定性,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接受美學對文本的理解是快樂的,是一種較好的體驗。老師應該關注學生視野的差異,給學生留下足夠的空間,從接受美學視野進行分析,對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目標進行設計,可以從認知、情感以及審美幾個方面來考慮,在設計的時候需要考慮到實踐和理論的一致性。
我國語文閱讀教學主要是以作者為中心,主要受到我國古代思想和前蘇聯教育理念的影響,然而接受美學主要強調的是以讀者為中心。通過接受美學視野,可以將我國語文閱讀教學中以作者為中心觀念轉變?yōu)橐宰x者為中心,其語文閱讀教學模式主要分為三個層次。首先,初級階段的閱讀是讀者初步接觸文本時,對文本的第一印象。讀者在閱讀的時候需要在表象的語言中尋找內在意義,接受文本初次帶來的沖擊。學生的視野需要和文本的視野相一致,以便感受文本帶來的熟悉感和親切感。在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不應涉及到難度較大的問題。首先需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寬松的愉悅的閱讀環(huán)境,讓學生產生閱讀的興趣,才能夠使得學生對文本進行再讀和再理解。其次,二級階段。在這個階段中,讀者需要挖掘文本中的內在意義,明確作者的寫作意圖和表達情感,從而形成自己的想象意境。在閱讀方面提升到反思的階段,需要對本文進行反思,開闊視野,豐富想象,深層次的理解文本內容。再次,三級閱讀階段。讀者需要接受文本,并做出客觀的判斷,需要對文本進行思辨、批判的繼承。
接受美學對語文教學有很大的啟發(fā)和借鑒意義,我們應學習和借鑒接受美學的先進思想和科學理論,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能力,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在中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在接受美學的視野下分析中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其教學目的和新課標的主旨是相一致的,主要提倡學生應處于學習的主體地位。將接受美學理論融入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可以有效提高閱讀教學效率,創(chuàng)造出閱讀教學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