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芳 呂金光
(臨沂第三中學)
近年來,由于新課改的持續(xù)推行實施,使我國的教育內容和教學方法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轉變,注重學生的自身能力的發(fā)展。在教育改革的過程中,其對于高中生物教學也同樣提出了新的目標和要求標準。對此,我們需要針對性分析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主要問題,通過相應的改革優(yōu)化措施,解決問題,使其教學方法和改革基本路線思想一致,由此來推動生物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改進,促進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方法的不斷完善。
首先,在進行生物課堂教學之前,要分析課堂教學的目標,通過不同的方面進行分析,明確其目標主體是學生而非教師。主要是因為教學目標的最終表現形式是學生的學習效果。而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應當如何完成教學任務,過程中需要使用的設備、時間,以及最終應當達到的具體標準要求,都是教學目標需要考慮的內容。
其次,要研究課程教學對象。在教學的過程中,由于學生使教學的主體,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決定著教學目標最終實現的效果。因此,對其需要進行重點分析,對其學習過程中的需求進行了解,具體了解學生的本身知識能力,興趣,及經驗,做到教學方案設計要和學生的需求緊密結合。在研究完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后,就要針對教學內容進行優(yōu)化;而優(yōu)化教學內容需要我們注意不要和基本的素質教育教材大綱相脫離,注重生物教材的基礎性作用。對于高中生物教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教材做到全方面的了解,知道其中的主要教學核心,并且尊重其教學價值。根據教材的總體知識框架,構建課程教學體系,通過將不同層次,內容的知識進行分組,來系統(tǒng)地開展教學活動。形成完整生物課堂教學體系,在符合學生自身需求的基礎上,促進生物課堂教學效率提高。
當前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方法,主要是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為主要目的,以期做到幫助學生積極、自主的學習。在實際的教學中,如何對學生興趣進行培養(yǎng),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1.語言修辭手法。此方法與傳統(tǒng)意義上的修辭方法不同,將其運用到生物課堂教學中,能有效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比如,教師在進行血糖調節(jié)功能的講解過程中,可通過比喻德爾修辭手法,把肝糖元比作銀行,因為對其可進行血糖的隨意存取,把肌糖元比作吝嗇的商人,因為,在人們血糖低時,不可直接從肌糖元進行補充。通過這樣的比喻修辭方法,即形象又生動的表現出了教學內容,使課程教學富含色彩,課堂教學模式不再單調乏味,很好的起到了吸引學生注意力作用,提升其興趣,加強了課堂的活躍氛圍。
2.合理采用生物專業(yè)術語進行教學。由于我國目前的高中學生課堂的人數比較多,這導致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容易出現不認真聽講、睡覺的現象。對此,在生物教學課堂中,教師就可針對具體的情況,將其與生物課程中的一些具體內容相結合,在利用有意思的語言表述,使學生在意識到錯誤的同時,也能得到生物知識的培養(yǎng)。
3.加強探究式生物教學方法,對于此方法在新的教學改革中被作為重點的工作開展。其主要就是針對性的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對此,需要在高中生物教學課堂中,加強實踐課程的安排,通過不斷的實踐,使學生的自身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對于學生來說,需要加強其自主學習探究能力,通過不斷的探究,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實踐活動的影響,有效培養(yǎng)學生愛觀察的學習探究習慣行為。在生物課堂教學中,不斷加強學生的自主能力,發(fā)揮其主導作用,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能夠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不斷提升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水平質量。
在學校教學過程中,不能只注重文化知識的教育,還要加強學生本身思想素質的教育。針對高中的生物教學工作也是如此,要在保障學生基本素質的基礎上,進行生物知識教學,注重學生自身綜合能力的提升,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成為知識的追求者,而不單單只是接受者。優(yōu)化傳統(tǒng)生物課堂教學是教育教學形式發(fā)展的需求,將傳統(tǒng)教學中,簡單的知識傳授變?yōu)獒槍W生綜合素質進行提升,加強學生的思維開發(fā),并傳授其具體的學習方法,重點培養(yǎng)其素質能力。強化學生生物學素養(yǎng)是高中生物教學核心,其能真實反映學生對生物知識的學習情況。因此,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須針對學生的生物學素養(yǎng)進行重點培養(yǎng),使其了解生物課堂的生物現象及原理,以此來推動學生明白身邊的生物現象,培養(yǎng)其正確的科學價值觀。當前社會環(huán)境的諸多問題,導致其對生物學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對此,高中的生物學課程要以服務社會為目的進行技能人才的培養(yǎng)教學。考慮不同的需求方面,對應性地培樣社會應用型人才。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強化對學生的實驗訓練,培養(yǎng)學生實驗意識和基本解題思路。首先,教師可以重新設計生物課本實驗,通過難度改進樹立學生親自實踐的信心。教師也可以對實驗的一些條件靈活改變,讓學生自己根據課本程序對實驗過程進行重新設計,引導學生對課本實驗給出客觀、科學的評價。比如,“DNA 的粗提取與鑒定”實驗,這個實驗步驟復雜,操作比較困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改進教材中的實驗步驟、材料、器具等。該實驗中需要用到雞血,在課堂中無疑是較麻煩的,在實驗中可引導學生將雞血換成洋蔥,加入0.5 克氯化鈉和1 毫升普通型餐具洗滌劑,用濾紙或兩層紗布對混合液進行過濾,待其澄清后轉入干凈試管,然后將等量的95%的酒精加入其中,對試管輕輕搖晃,即可看到DNA。這種鼓勵學生對實驗重新設計和改進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簡化實驗步驟,同時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意識,有利于學生掌握實驗設計的正確思路,加深學生的實驗記憶,為其解題提供更多思路。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下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想要得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就必須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優(yōu)化改進,以素質教育為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保證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及時掌握所學知識,推動學科教學的發(fā)展。
[1]趙中林.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對策[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2,(12).
[2]王洪祥.新課標下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淺析[J].現代閱讀,2012,(05).
[3]潘加磊.淺談新課改形式下高中生物的教學方法[J].現代閱讀,2011,(16).
[4]郭小平.高中生物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現狀與建議[J].考試周刊,2011,(52).
[5]劉慧.新課改環(huán)境下高中生物教學的進展與改革[J].成功,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