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黎黎
(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木頭凳中學)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進行有效的課堂導入,是教師在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感性材料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入到特定的英語語言環(huán)境中,使學生良好地感知教學內(nèi)容。有效的課堂導入是開啟成功教學的金鑰匙,在新課程理念的推動下,導入的作用越來越凸顯。教師也摒棄了傳統(tǒng)的開門見山式的教學方式,日益重視課堂導入起來。筆者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實踐,發(fā)現(xiàn)英語課堂教學的導入方式多種多樣,下面進行粗淺的探討,以與同仁們交流、學習。
在新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主要起的是“導演”的作用,指揮學生進行學習活動,使學生自然地進入到新知識的學習中。教師在導入環(huán)節(jié)主要采取幾種方法:
復習導入法,顧名思義是指教師先帶領學生復習上節(jié)課或上幾節(jié)課學過的知識,然后再開始講授新課。復習的方法很多,或是聽寫單詞、句子;或是對上節(jié)課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粗略的串講;或是要求學生口頭概括文章的大意,等等。在復習的過程中,教師要認識到是引導學生復習,而不是教師自己復習。因此,教師不要孤軍作戰(zhàn),而要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回憶舊知識,大聲說出上節(jié)課的語言點和知識點,使知識得到進一步鞏固,從而更好地引入新課程。
預習導入是指,教師在課前給學生布置預習內(nèi)容,在課堂上檢查學生預習的效果,對出現(xiàn)的問題加以解決,從而自然地過渡到新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在預習導入中,最常用的方法是事先設置若干問題,使學生在預習時有針對性,在課堂學習中有目標、有動力,不知不覺中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到新課程的學習中。例如,可以設置問題詢問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中心思想、給人什么啟示等,更有效的是設置問題詢問文章的細節(jié),如此不僅可以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夠鍛煉學生精讀的能力,使學生從細微處體會英語語言的魅力,對于學生學習能夠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教師在教授新課之前,根據(jù)新的教學內(nèi)容,選擇其中的一個方面,設置相關的話題,引導學生圍繞該話題展開討論,有此話題自然而然地引導學生進入到新的學習內(nèi)容中。在進行話題導入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加以適當?shù)囊龑?,切不可放任學生自由討論,要知道學生的思維是異?;钴S的,稍不留神就會岔到別的話上去,如果教師不加以引導,會造成學生離題萬里的結(jié)果,這樣不但達不到有效導入的目的,還浪費了寶貴的教學時間,可謂得不償失。
俗話說,“學貴有疑?!薄耙伞笔菍W習的起點,“疑”是學習的動力,有“疑”才會有問、才會去探究,才會有所得。面臨問題運用已學知識無法解答時,學生就會產(chǎn)生學習新知識的愿望,目的是尋找問題的答案,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會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活動。因此,教師在課堂導入時,應巧妙地設置懸念。學生面對紛繁的懸念,會產(chǎn)生諸多困惑,越是困惑,學生探究的欲望越是強烈,便會迫不及待地投入到新課程的學習中,積極地尋找線索,努力揭開蘊藏在其中的“謎底”。懸念導入不僅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習慣。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新課程理念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作用,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高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中心,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自主學習的機會,如課前自由談話、演講、表演等使學生在實踐中不斷提高英語水平。課堂導入同樣要以學生為中心,使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每天抽出課前幾分鐘,由學生進行有主題或沒主題的自由對話,可以是討論天氣如何,可以是討論看過的電視劇或電影,可以是討論學生的日?;顒?,也可以是討論感興趣的時事話題,如NBA 比賽、美國大選等。教師傾聽學生所講的內(nèi)容,抓住其中與將要學習的內(nèi)容有關的一點或幾點,進行延伸、拓展,適時導入所要學習的新課程。
演講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還能夠拓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抽出課前一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簡短的演講,鍛煉學生的綜合英語能力。每天根據(jù)將學習的知識點設定主題開展演講,通過學生的演講自然導入到要學習的內(nèi)容中。
高中英語課文一般比較長,包含的內(nèi)容比較豐富,語言點和知識點也很多,要想使學生踏實學下去,沒有興趣作為支撐恐怕很難。根據(jù)高中英語的這些特點,教師在進行課堂導入時,可以采用介紹背景知識的方法,使學生對文章的寫作時間、故事發(fā)生的地點、其中的人物事件有個大致的了解,然后抓住其中一個能夠激發(fā)學生興趣的點進行延展,從而調(diào)動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自然地過渡到課文內(nèi)容的教學中。由于高中英語課文比較長,一個興趣點很難支撐學生學習完整篇課文,因此,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穿插背景知識和相關知識的介紹,使學生隔段時間產(chǎn)生一個興趣點,學習起來就會有持續(xù)不斷的動力,這樣的教學效果才會高。
背景知識導入法,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還能夠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學習到書本上沒有的知識,為閱讀和寫作積累豐富的素材,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總之,課堂導入是英語課堂教學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一堂課導入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整堂課的效果。因此,英語教師要在教學中不斷研究探索課堂導入的方法,根據(jù)課的不同類型、不同內(nèi)容、不同形式選擇有效的導入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認真投入到英語學習中,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