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明
“微課”,其英文直譯是micro-courses”,意指依照新課標與教育的現實操作過程需要,用視頻作為重要媒介,錄下教師在課程講學授課中對于某一大知識點的講解或是某個授課環(huán)節(jié)的具體進展情況?!拔⒄n”,根植于講學授課設計理念,運用多媒體科技在短時段內對于某一個知識點或是講學授課中的精彩過程而炮制的一個音頻抑或是視頻?!拔⒄n”是課堂上授課的高效補充方式,亦能夠適合學生們的個性化、深入學習的需要,進而推動英語課堂授課質量的提升。
伴隨科學技術時代的來臨,很多高中校園都引進了多媒體,然而多媒體的價值并未有極致的發(fā)揮出來,很多教師對于多媒體的運用均是止步于制作PPT課件,這類課件雖是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學生們對于英文學習的興致,然而學習的時間與地域上的矛盾仍未有解決。而“微課”,以其短小精悍、巧妙等特點,學生們能夠突破時間與地域上的限制,連接網絡,運用手機、平板電腦等就能夠登上“微課”學習。此種靈便的授課方式更加合乎于新時代情形下發(fā)展教育的要求。
因材施教是偉大教育家孔子大力提倡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具體運用到高中英語授課中則是實施分層教學,班級的學生人數較多,在課堂上教師極難實現依據每位學生的學習才能,本身素養(yǎng)去開展授課活動,然而將“微課”引進授課活動中就不同了,其能夠真切地達到“私人訂制”的目標,學生們能夠依據本身的現實情況,嘗試各個層級的“微課”,定位自己的水平,甚而是連續(xù)反復觀看,這也更有益于學生們的自主學習的進行,使學生們真正變成學習的主體。
“微課”不但能夠給學生們的學習提供方便之門,并且其亦有益于教師創(chuàng)新授課方式,提高本身的授課水準?!拔⒄n”的創(chuàng)作者基本上均是我們這些奮戰(zhàn)在教育前線的教師,教師們對某個知識點,依據自身的授課風格,綜合學生們的特質,創(chuàng)新發(fā)展自身的課堂,經過發(fā)展課程,教師們不但能夠提高本身的現代化授課技能水平,并且經過和同事們共享自身的“微課”,不斷參考他人的成果,完備自身,進而達到英文課程精益求精的目的。
對于新知識的引入在整體授課過程中是極為關鍵的一環(huán),引入得體,能夠快速引起學生們的關注,幫助大家快速走進這一主題。因而在這個節(jié)點上筆者運用了“微課”,由于其具備直觀、有針對性、富有動感等特質,如此一來,不僅化解了教師口頭引入、任務式導入等導致的弊病,并且能夠指引學生們開展合作學習,在實際意義上,獲得提高課堂教育質量的成效。留出時間給大家小組探討,進而再播送一節(jié)視頻,直接對學生們展現英格蘭的建筑,地道美食,英格蘭文明等,學生們通過對視頻的欣賞,已然能夠對英格蘭這個國度的文化有了大致的認知,此有利于發(fā)掘學生們對這一內容的興致。人們都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在興趣的引導下,學生們愿意學,教師積極引導,那么課堂效果必定會有提高。
舉個例子,筆者在對于英格蘭文化的講解進程中創(chuàng)作了“微課”,我先讓學生們討論“What is the most attractive thing in Britain?”在學生們做出探討后,筆者經過視頻給學生們展現了英格蘭的典型食物、英格蘭的旅行食宿、英格蘭的消費制度與幽默等等,如此學生們更為直接地領會到英格蘭的文化,假若僅是經過口述,也許不會獲得這樣的成效。通過“微課”的展現,讓從未到過國外的學生們如身臨其境,加深對教師所講內容的理解,因而教師的授課質量在不知不覺中會獲得極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