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摘 要: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合理引導,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達到師生共贏的目的。就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進行探討,以期從真正意義上提高課堂效率,提高教學質(zhì)量。
關鍵詞:初中語文;自主學習;策略探討
一、合理引導,促進自主學習
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擔任著新的角色,即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自主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
語文課程憑借著它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特別適合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這一優(yōu)勢具體體現(xiàn)在它擁有浩如煙海的文學作品,饒有趣味的教學方式,又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例如識字認文,理解其他學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熱愛語文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能幫助學生快速融入自主學習的氛圍中去,這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影片或多媒體來教授語文課,例如,在教授《兩小兒辯日》一課時,可以播放一個動漫影片,為學生展現(xiàn)兩小兒激烈的爭辯畫面,由于是文言文,教師可在影片中加入合適的注釋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這種方法稱為媒體引導法,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中死板的教學模式。
二、因地制宜,激發(fā)學習興趣
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善于利用學校的有用資源來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比如可以利用學校的圖書館和電子閱覽室資源,在教學《紅樓夢》時,可以先讓學生查閱有用資料,輔助課文內(nèi)容學習的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有的學校有其得天獨厚的資源,比如,在教學《岳陽樓記》一課時,岳陽的教師可以把學生帶往岳陽樓去,在欣賞美景的同時學習課文,
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也會達到。
三、定制目標,提高學習效率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為學生定制學習目標,一步一步實現(xiàn)目標,讓學生產(chǎn)生優(yōu)越感。初中語文有很多文言文,但理解難度都不大,學生可以先借助工具書理解課文內(nèi)容,教師在此基礎上做課文深度剖析。例如,在教學《醉翁亭記》一課時,教師可以把背誦內(nèi)容分成幾個部分,讓學生一步步完成,那么學生在課下也會自主學習課文了,以此達到自主學習的目的。
隨著新課標的改革,教學重點從傳統(tǒng)的被動學習過渡到自主學習,從以教師講解為主過渡到以學生自學為主,這種過渡使自主學習變得尤為重要,只要找到合適的教學方法,就一定能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那么初中語文教學也會邁出輝煌的一步。
參考文獻:
葉發(fā)春.初中語文自主學習探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0,5(07):112-11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