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艷
摘 要:初中語文教材內(nèi)容豐富,涉獵古今,包涵中外,就像一首無頭的詩歌、無盡的畫作。在教學中加強教學風格的明確,豐富教學方法,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會讓教學氛圍得以改觀。將教學方法作為一泓清泉,營造詩意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是教學進步的重要實踐。
關(guān)鍵詞:教學方法;課堂主人;活動
在教學改革的今天,課堂教學活動的豐富性以及教學氛圍的和諧性備受教育工作者關(guān)注。一改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根據(jù)學生的需求去選擇教學手段,有利于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教師對教材深入理解,在課堂上自由講解,利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儲備,引導學生在語文知識的世界中學習語文,有利于促進學生個性的突出以及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讓學生成為課堂活動的主人,是促進教學改觀的重要途徑。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一泓清泉浸潤語文課堂
興趣對于初中學生來講是開展學習活動所不能缺少的內(nèi)在動力。在教學工作中,教師要想方設(shè)法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加以激發(fā),引導學生感受語文學習的樂趣,從而促進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才會認真聽講,跟著教師一步一步地深入到課文情景中。首先,教師要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引導學生樹立學習信心。其次,要利用正確的課堂導入方法,讓學生在課堂一開始就具有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學生在最佳的心態(tài)下學習,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在講解《巍巍中山陵》的時候,剛一看到這樣的題目,許多初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大減,面對一個建筑物類別的文章,他們沒有閱讀興趣,也會覺得很枯燥。這時,教師就需要利用有效的課堂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明確學習目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段有關(guān)孫中山先生的歷史事件,引導學生關(guān)注孫中山這位偉人;之后,展示幾幅美麗的南京風景圖,讓學生猜一猜這是哪個城市;最后,教師提出“孫中山與南京有什么關(guān)系呢?”這樣的問題,為學生設(shè)置學習懸念,并告訴學生答案就在課文中。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fā),也明確了學習目標,有利于學生深入語文學習活動中。關(guān)注學習興趣這一泓清泉,引導學生感受語文課堂的氛圍,有利于促進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二、加強學習方法指導,引一泓清泉浸潤語文課堂
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只向?qū)W生傳遞語文學科的知識是不夠的。教師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才是促進學生成為獨立學習者,成為學習主人的最佳途徑。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時間,認清初中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思考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信息技術(shù)快速發(fā)展的今天,學生可以通過更多的手段與方法進行學習。一些課本知識在教師講解之前,學生就已經(jīng)掌握了。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要明確哪些教學內(nèi)容是學生沒有掌握并且渴望了解的,讓學生認識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對學習語文的重要性。
比如在講解《沁園春·雪》的時候,大部分學生都會背誦這首詩,并且了解這首詩的基本內(nèi)容。那么,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對詩進行賞析,抓住詩中的某些字眼,挖掘出更深層次的學習內(nèi)容,并在課堂中告訴學生,高效的學習就是關(guān)注自己不知道的內(nèi)容,通過自己的已知知識去輔助未知知識的學習。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并能夠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需求去選擇學習內(nèi)容,思考學習問題,有利于學生成為課堂活動的主人,也能讓語文課堂的自由度與和諧度得到提高。
三、加強課外知識積累,引一泓清泉浸潤語文課堂
知識,就是一個沒有邊界的事物。在社會文明程度提高的今天,初中學生的眼界不斷擴展,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內(nèi)容已經(jīng)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語文學習需求。要突出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讓課堂氛圍更加濃烈,教師需要在課堂中引入更多的課外知識。語文學習就是一個厚積的過程,學生掌握了豐富的語言知識,才能成為語言的有效應用者。在初中階段,引導學生嘗試著去接觸各個方面與各種形式的語文知識,有利于學生成為語文知識的收集者而不是接受者。不再從語文考試的角度出發(fā)進行教學,建立大語文教育觀,通過日積月累引導學生進步,是促進清泉涌入課堂的重要方式。在教學中,教師根據(jù)教學需求引導學生搜集與掌握相關(guān)的課外知識,會讓課外知識的積累促進課內(nèi)教學效率的提高。
比如在講解《新聞兩篇》的時候,僅對兩篇新聞稿件進行閱讀學習是遠遠不夠的,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關(guān)注新聞稿件的形式,掌握新聞稿件的閱讀技巧。教師可以給學生安排合理的課外知識收集任務,像“收集兩篇你最感興趣的新聞稿件,分析其新聞結(jié)構(gòu)與內(nèi)容是否合理”,或者讓學生深入到生活中,觀察自己的生活,寫一份屬于自己的新聞稿件。教師也可以用新聞為引子,讓學生閱讀更多的新聞文章,并在課堂上學生之間互相分享,這樣的教學既促進課堂學習氛圍的活躍,又促進視野的開闊、境界的提升。
綜上所述,新時代的初中語文教學應當融入一些創(chuàng)新元素,關(guān)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與初中學生的語文學習追求,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深入開發(fā)與有效整合,能夠促進初中語文教學的提升。關(guān)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方法與課外知識積累,會讓初中語文教學獲得更多力量,讓初中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與改革更有動力。
參考文獻:
[1]范文涵.論初中語文教學如何彰顯素質(zhì)教育的風采[J].學周刊:中旬,2015(03):62.
[2]羅倫.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語文創(chuàng)新性教學策略研究[J].科學咨詢,2015(02):23.
[3]丁玉柱.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對策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4(36):122.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