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睿
[摘要] 目的 探討伊立替康聯(lián)合放療在小細胞肺癌腦轉移治療中的效果。 方法 選取我院自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38例小細胞肺癌并發(fā)腦轉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取隨機數字表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19例,試驗組患者采取伊立替康聯(lián)合放射治療,對照組采取放射治療。對比分析兩組患者治療的療效情況以及治療后腫瘤的復發(fā)情況。 結果 試驗組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4.74%,對照組治療的總有效率為68.42%,試驗組的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在治療后1年、2年、3年的復發(fā)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論 伊立替康聯(lián)合放療治療小細胞肺癌腦轉移患者可明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具有積極的臨床價值,可作為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應用于臨床工作中。
[關鍵詞] 伊立替康;放療;小細胞肺癌;腦轉移
[中圖分類號] R734.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5)21-0057-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irinotecan combined with radiotherapy in treatment of the small cell lung cancer with brain metastasis. Methods Retrospectively selected 38 cases of small cell lung cancer with brain metastasis of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09 to February 2012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andomly, with 19 cases in each group, experimental group used irinotecan combined with radiotherapy, control group only used radiation therapy mode. The effective treatment and tumor recurrence after treatment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4.74%, which was obvious higher than 68.42% of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The recurrence rate after 1 year, 2 years, 3 years treatment of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 Conclusion Irinotecan combined with radiotherapy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patients' mortality and improve patients' life quality in treatment of small cell lung cancer with brain metastases, it has positive clinical value and can be used as a safe and effective method in clinical work.
[Key words] Irinotecan; Radiotherapy; Small cell lung cancer; Brain metastasis
肺癌是一類較為常見的惡性腫瘤,現(xiàn)今隨著空氣環(huán)境及生活習慣的改變,肺癌的發(fā)生率呈逐年增長的趨勢,并多見于吸煙的中老年男性。根據病理學分類,肺癌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兩類,其中小細胞肺癌大約占四分之一,大多數患者就診時已經發(fā)展為廣泛期[1,2]。小細胞肺癌由于其體積較小、細胞分化程度較差,故其惡性程度也較高,且生長速度較快,非常容易向周圍組織轉移。此外,小細胞肺癌還具有內分泌的特點,常產生副癌綜合征。如今化療的快速發(fā)展和靶向藥物治療的應用,使得肺癌的生存率和治療率進一步提高,但隨著影像學技術的進步及患者生存時間的延長,小細胞肺癌腦轉移的發(fā)生率也逐漸增多[3,4]。腫瘤腦轉移是小細胞肺癌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其治療方式主要采取化療與放療聯(lián)合進行?,F(xiàn)我院針對選取的38例小細胞肺癌并發(fā)腦轉移患者分別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38例小細胞肺癌并發(fā)腦轉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在我院確診并簽署知情同意書,采取隨機數字表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19例。試驗組中男10例,女9例,年齡18~62歲,平均(41.1±2.8)歲。對照組中男11例,女8例,年齡20~60歲,平均(40.5±2.4)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進行常規(guī)檢查并安排住院。對照組所有患者僅采取三維立體放射治療,其放射治療的位置初步定為全腦?;颊咴卺t(yī)師的安排下采取仰臥位,并使用塑料面罩輔助患者保持體位。首先對患者使用螺旋形CT進行定位掃描,構建相應的三維CT圖像,在電腦上初步確定放射治療的靶向區(qū)域和已發(fā)生功能損傷的臟器。醫(yī)師根據采集的情況確定患者放射治療的方案。對患者進行全腦放療時,其放射照射的使用劑量為DT 45 Gy/20次/4 w。若治療的小細胞肺癌患者屬于后期階段腦轉移的患者,其放射治療的照射劑量可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適當增加,一般情況下可增加DT 12~15 Gy。若放射治療過程中患者出現(xiàn)一系列顱內壓增高的癥狀,可酌情給予患者糖皮質類激素治療或甘露醇等脫水劑降低顱內壓。
1.2.2 試驗組 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lián)合使用全身化療的治療方式,使用藥物主要為伊立替康(齊魯制藥有限公司,批號: 20098128)。在治療的第1天、第7天、第14天時分別靜脈滴注伊立替康注射液55 mg/m2,同時在治療的D 1~3時期,采取靜脈滴注的方式均分順鉑55 mg/m2,1個治療周期包括4周。在每一個化療周期前均應對患者進行血液、尿液、糞便、肝功能、腎功能及心電圖等方面檢查,方便對患者進行及時監(jiān)測,有利于在治療過程中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調整藥物的治療劑量,并依據患者的檢查情況給予重組人類粒細胞巨噬細胞刺激因子及其他對癥治療。因伊立替康會在一定程度上損傷胃功能,故所有患者均應采取一系列胃保護措施,包括抑酸藥、胃黏膜保護劑及止吐藥等。
1.3 療效評價指標[5]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治療后總有效率情況以及復發(fā)情況?;颊叩挠行适峭ㄟ^各項檢查并根據臨床癥狀體征進行判斷。其中完全緩解:完全恢復正常。部分緩解:肺部腫瘤生長得到有效控制,腦轉移灶消失,不影響正常生活。穩(wěn)定:肺部原發(fā)腫瘤和腦轉移灶均得到控制,但效果不理想。進展:治療完全不起作用,腫瘤仍舊呈現(xiàn)進行性生長的趨勢。腫瘤的復發(fā)情況主要是通過在治療后1年、3年、5年讓患者到醫(yī)院進行相應檢查,從而進行判斷。總有效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 SPSS15.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計量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74%,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68.42%,試驗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復發(fā)情況比較
試驗組在治療后1年、3年、5年的復發(fā)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小細胞肺癌的組織學結構和生物學特性較為特殊,故其治療方案與非小細胞肺癌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小細胞肺癌中腫瘤細胞的繁殖速度十分迅速,惡性程度較高,極易發(fā)生轉移,轉移的部位以腦轉移最為常見[6,7]。大量臨床研究結果顯示,若患者已經出現(xiàn)腦轉移,則可能提示腫瘤細胞已經發(fā)生大面積轉移。小細胞肺癌并發(fā)腦轉移患者的預后恢復情況與腫瘤轉移發(fā)現(xiàn)時間的早晚、轉移灶的范圍、轉移灶的數目、轉移病灶的位置、臨床癥狀與體征是否明顯等方面有密切聯(lián)系[8]。由于其腫瘤細胞對化學藥物和放射治療較為敏感,故治療方式主要采用化療和放療兩種方式,只有極少數小細胞肺癌患者在早期階段可以采取手術切除治療。小細胞肺癌腦轉移單純使用放射治療的療效較差,故通常使用化療聯(lián)合放療。
針對小細胞肺癌腦轉移患者,臨床上化療藥物主要采用伊立替康[9,10]。伊立替康的主要作用機制是特異性地作用于腫瘤細胞的細胞周期,抑制腫瘤細胞進行分裂增殖,從而達到治療目的。伊立替康本質是一種酶類抑制劑,主要是通過抑制拓撲異構酶Ⅰ進而抑制細胞中的DNA復制,從而控制細胞過度增殖,能夠殺滅腫瘤細胞,同時毒副作用比較小,患者耐受性比較好。臨床研究表明伊立替康治療復發(fā)的SCLC 緩解率30%~69%[11]。此外,伊立替康在放療增敏方面也具有顯著療效,還可以修復放射治療引起的亞致死性損傷,抑制放射線引起的DNA雙鏈發(fā)生斷裂,促進斷裂的雙鏈恢復完整性[12]。
本次實驗結果,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總有效率,結果提示伊立替康聯(lián)合放療治療可以顯著提高小細胞肺癌腦轉移患者的臨床療效,在患者日后的恢復方面具有顯著的積極作用。試驗組治療后的復發(fā)率明顯低于對照組的復發(fā)性,結果提示伊立替康聯(lián)合放療可以明顯改善小細胞肺癌腦轉移患者的生存質量,顯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13]。伊立替康聯(lián)合放療與單獨使用放療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①放射治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血腦屏障的開放,在促進伊立替康通過血腦屏障方面起到良好的協(xié)同作用[14]。②放射治療與伊立替康聯(lián)合應用可顯著加強殺滅腫瘤細胞的能力,尤其是腦轉移部分的腫瘤細胞。③使用伊立替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放射治療的不良反應,同時,放射治療也可以降低伊立替康的毒副作用。④伊立替康可以增強患者對放射治療的敏感性,二者具有較好的協(xié)同性[15]。
綜上所述,伊立替康聯(lián)合放療治療小細胞肺癌腦轉移患者可以明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具有積極的臨床價值,可以作為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應用于臨床工作。
[參考文獻]
[1] Sahmoun AE,Case LD,Chavour S,et al.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the therapeutical effects of IP regimen combined with radiotherapy on brain metastases from small cell lung cancer[J]. Chinese Journal of Medicinal Guide,2013,15(1):134-135.
[2] 陳素華,馬天江,崔巍,等. 厄洛替尼在老年非小細胞肺癌腦轉移治療中的臨床應用[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 10(2):32-33.
[3] 王海波,宋文廣,房芳,等. 伊立替康聯(lián)合放療一線治療小細胞肺癌腦轉移的臨床療效[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20):5691-5692.
[4] 郭宇玲,李麗芳,徐麗瑤,等. 全腦放療聯(lián)合伊立替康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腦轉移的Ⅰ期臨床試驗研究[J]. 中國全科醫(yī)學,2014,17(21):2445-2448.
[5] Pechoux CL,Laplanche A,F(xiàn)aivre CF,et al. Clinical neurological outcom and quality of life among paients with limited small-cell cancer treated with two different doses of prophylactic cranial irradiation in the intergroup phase Ⅲ trail (PCI99-01,EORTC 22003-08004,RTOG 0212 and IFCT 99-01)[J]. Ann Onc,2010,22(5):1154-1163.
[6] 周蕾,安廣宇,岳振東,等. 替莫唑胺聯(lián)合放療在非小細胞肺癌腦轉移中的臨床研究[J]. 中國藥房,2011,22(22):2072-2075.
[7] 董雪茹. 伊立替康聯(lián)合順鉑治療小細胞肺癌的療效觀察[J]. 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4,8(24):82-83.
[8] 樂凌云,田炳如,夏永明,等. 伊立替康聯(lián)合順鉑二線治療小細胞肺癌的近期療效及不良反應[J]. 實用藥物與臨床,2013,16(5):438-439.
[9] 王彩玲,王俊生. IP 方案聯(lián)合沙利度胺二線治療晚期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觀察[J]. 實用癌癥雜志,2011,26(1):89.
[10] 汪曉潔,李麗華,壽濤,等. IP 與EP 方案治療廣泛器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療效比較[J]. 實用醫(yī)學雜志,2012, 28(17):2946-2947.
[11] Siegel R,Naishadham D,Jemal A. Cancer statistics[J]. CA Cancer J Clin,2012,61(1):10-29.
[12] 楊照環(huán),宋文廣,吳蒙,等. 放療聯(lián)合羥喜樹堿或替莫唑胺治療小細胞肺癌腦轉移的療效[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22):4347-4348.
[13] 萬雙艷,金祥秋,劉馨. 厄洛替尼單藥一線治療老年晚期非小細胞肺癌32 例臨床觀察[J]. 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2,33(3):294-296.
[14] 程宏文. 非小細胞肺癌腦轉移同步放化療療效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10,15(3):348-349.
[15] 孫紅梅,陳文彰,燕麗香,等. 60例肺癌腦轉移瘤患者生存與預后分析[J]. 臨床肺科雜志,2012,17(7):1273-1275.
(收稿日期:201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