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進蓮 陳偉月 陳郁芬 葉國燕 何紅梅 劉冰瑤
陳進蓮:女,大專,主管護師
早期宮頸癌的有效治療方法為廣泛性子宮切除加盆腔淋巴結清掃術,由于手術范圍大,神經易受損傷,術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膀胱功能障礙,因此,尿潴留的發(fā)生率高[1],減少尿潴留的發(fā)生是宮頸癌根治術后護理的關鍵。我科對宮頸癌根治手術患者進行了早期膀胱功能鍛煉和康復指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月~2013年7月我科收治的100 例子宮頸癌患者為研究對象,年齡26~68 歲。Ⅰb 期37例,Ⅱa 期25 例,Ⅱb 期38 例。所有患者均首次接受腹部手術,排除合并心腦血管、肝、腎、造血系統等嚴重疾病,患者均行廣泛性全子宮切除術加盆腔淋巴結清掃術。將患者隨機等分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患者年齡、病情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術后予婦科常規(guī)護理:(1)心理護理。加強術前、術后健康宣教,講解術后尿潴留發(fā)生的可能性及原因,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護理。(2)術后第10 天開始定時夾閉開放尿管,指導患者有尿意即放尿,2~4 h 進行放尿1 次。(3)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避免污染,同時觀察導尿管是否彎曲受壓,患者離床活動時集尿袋必須低于恥骨聯合,防止尿液反流引起逆行感染,影響膀胱功能的恢復。(4)加強預防泌尿系統感染的護理措施。在病情允許下,鼓勵患者每日飲水2000 ml 以上,自體沖洗尿路細菌和排泄細菌毒素。保持會陰部清潔,每天2 次用安爾碘伏或呋喃西林棉球按尿道口、會陰部、外陰順序消毒,嚴防細菌從尿道口侵入。(5)術后第10~14 天拔除尿管。
1.2.2 觀察組 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實施早期膀胱功能訓練,術前1 d 由責任護士指導患者進行進行膀胱功能訓練,包括腹肌、縮肛運動鍛煉和排尿訓練,具體措施:(1)腹肌鍛煉。吸氣時收縮腹肌,呼氣時放松,每天練習4~6 次,每次保持3 s,堅持收縮10 次,以不疲勞為宜。(2)縮肛運動[2]。指導患者在不收縮下肢及臀部肌肉的情況下自主收縮恥骨、尾骨周圍的肌肉(即會陰及肛門括約肌),每天4~6 次,每次10 min,深吸氣時收縮,保持3 s 或4 s,呼氣時放松。(3)肛收腹鍛煉[2]。術后第4 天起進行床上提肛收腹鍛煉,先收縮肛門再收縮陰道、尿道,產生盆底肌上提的感覺,吸氣時收縮,呼氣時放松,每次維持5~10 s,連續(xù)5~10 min,每日3 次。隨著身體恢復逐漸增加次數和持續(xù)時間。術后第5 天起結合抬腿鍛煉,開始由單腿交叉抬起放下,逐步發(fā)展為雙腿抬起放下,最后雙腿抬起行腳踏式鍛煉,每日3 次,每次5~10 min,根據身體恢復情況逐步增加。(4)個性化放尿[3]。持續(xù)開放尿管3~7 d 后,開始定時夾閉開放尿管,練膀胱收縮功能,根據患者的尿意或膀胱充盈度來決定放尿時間,并且循序漸進,鍛煉膀胱內外括約肌、逼尿肌的收縮和協調能力。在放尿的同時,采用蹲廁法,配合意識參與排尿,使其產生排尿感和排空感,使留置尿管患者的排尿模式與正常排尿模式相似,促進膀胱功能及促進自主排尿的恢復。(5)選擇膀胱充盈有尿意時拔尿管[4]。
1.3 評價標準[5]患者拔除導尿管后恢復自主排尿,若測得殘余尿量<100 ml 說明膀胱功能基本恢復即可拔除尿管,若患者不能自行排尿或排尿后膀胱殘余尿量≥100 ml 為尿潴留。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PEMS 3.2 統計軟件,計數資料采用兩獨立樣本的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表1 兩組患者術后尿潴留發(fā)生情況比較(例)
3.1 宮頸癌根治術后發(fā)生尿潴留的機制 (1)手術所致。行廣泛子宮切除加盆腔淋巴結清掃術的宮頸癌患者容易發(fā)生尿潴留的原因在于手術切除范圍廣,膀胱失去子宮附件、韌帶及盆腔結締組織、陰道上端組織等的支撐,且廣泛的剝離造成盆腔部分神經叢損傷,影響了神經傳導和血供,使膀胱感覺降低,引起膀胱功能障礙,逼尿肌反射差而出現尿潴留;術后一般需要較長時間留置導尿管[6]。(2)心理因素。術后患者精神緊張,切口疼痛抑制交感神經使膀胱括約肌反射性痙攣,逼尿肌松弛無力,而致排尿困難,由于術后排尿姿勢的改變,患者害羞或不習慣,或因懼怕疼痛及切口裂開而不敢用力排尿,也會引起尿潴留。
3.2 膀胱功能鍛煉的優(yōu)勢 支配膀胱的一些神經在術中被損傷后,有可能導致其支配的膀胱肌肉萎縮,所以患者在術前有意識地進行盤底肌肉鍛煉,有利于術中支配膀胱的受損神經得到一定的恢復,阻止膀胱肌肉的萎縮[7]。膀胱功能鍛煉能增加尿道筋膜及尿道括約肌的張力和協調性,促進膀胱的貯尿和排尿功能,恢復自主排尿,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通過有效的膀胱功能訓練,減少了尿潴留的發(fā)生,對膀胱功能的恢復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且操作簡便,患者無任何痛苦,見效快,無副反應,易被接受。
尿潴留是子宮癌根治術后最常見的并發(fā)癥,既直接影響手術效果,不利于手術后創(chuàng)面愈合,也給患者造成了生理、心理損傷及經濟損失,從而延長護理的時間,增加護理工作量。膀胱功能訓練能有效預防及減少子宮癌術后尿潴留的發(fā)生,縮短尿管留置天數,盡快恢復膀胱功能,促進自主排尿,重建子宮癌術后的膀胱功能,減輕患者痛苦,降低住院費用,提高術后患者護理質量。
[1]費玉琴,鄭燕青.宮頸癌術后尿意感強烈時拔除導尿管對預防尿潴留的效果觀察[J].護理與康復,2013,12(1):52-53.
[2]李端琴.護理干預對宮頸癌術后病人尿潴留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3,11(1):57-59.
[3]劉莉萍,張桂紅.宮頸癌根治術后尿潴留的護理干預及效果觀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20):18-19.
[4]麥新琴.剖宮產術后產婦拔除留置尿管的時機探討[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1,17(23):2938-2940.
[5]張冬梅.宮頸癌根治術后尿潴留的護理干預[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7(4):24-25.
[6]楊水艷.頑固性產后尿潴留2 例臨床分析[J].中國煤炭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13,16(8):1412-1413.
[7]楊 敏,楊智蓉,陳繪莉,等.護理干預在預防宮頸癌術后尿潴留中的應用[J].腫瘤預防與治療,2013,26(5):277-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