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明
沙丁胺醇聯(lián)合異丙托溴銨吸入治療COPD的臨床價值分析
袁 明
目的 探討沙丁胺醇聯(lián)合異丙托溴銨吸入治療COPD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70例COPD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以治療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5例,對照組行單純沙丁胺醇霧化吸入治療,觀察組患者則行沙丁胺醇聯(lián)合異丙托溴銨吸入治療,比較2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為94.3%,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1.4%,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治療前FEV1為(1.5±0.4),F(xiàn)EV1/FVC為(50.1±7.2),PEFR為(2.5±0.6),治療后分別為(2.4±0.4)、(68.2±7.4)、(3.7±0.7);對照組治療前FEV1、FEV1/FVC、PEF分別為(1.4±0.3)、(51.3±5.6)、(2.7±0.5);治療后分別為(1.8±0.3)、(59.7±6.9)、(3.1±0.5),2組患者治療前FEV1、FEV1/FVC、PEFR等肺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2組患者比較均有改善,但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沙丁胺醇聯(lián)合異丙托溴銨治療可有效的提高治療效果,且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沙丁胺醇;異丙托溴銨;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該病極易反復急性加重,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患者死亡,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著嚴重的威脅[1]。因此,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治療以改善其生活質(zhì)量就顯得尤為重要。本院為探討沙丁胺醇聯(lián)合異丙托溴銨吸入治療COPD的臨床價值,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療效果,對接收的70例患者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治療,且效果顯著,現(xiàn)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南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間接收的7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以治療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5例,觀察組中男23例,女12例,患者年齡48~86歲,平均年齡(68.8±5.3)歲;病情程度:輕度16例,中度14例,重度5例;對照組中男21例,女14例,患者年齡47~85歲,平均年齡(69.5±4.8)歲;病情程度:輕度17例,中度14例,重度4例;2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組患者入院后均行持續(xù)低流量吸氧、平喘、抗感染、止咳化痰等常規(guī)治療。對照組患者則在上述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行沙丁胺醇霧化吸入治療,即給予患者霧化吸入2mL濃度為0.5%沙丁胺醇霧化吸入治療,2次/d,連續(xù)治療1周。觀察組患者則在上述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行異丙托溴銨聯(lián)合沙丁胺醇霧化吸入治療,即給予患者霧化吸入2mL異丙托溴銨霧劑治療,2次/d,同時給予患者沙丁胺醇霧化吸入治療,其用法與對照組相同。治療后比較2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及治療前后患者第1秒用力呼出量(FEV1)、1秒用力呼出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最大呼氣峰流速(PEFR)等肺功能變化情況。
1.3 療效評價標準 顯效:治療1周內(nèi)患者咳嗽、咳痰等癥狀顯著改善,痰易咳出,且患者呼吸困難、啰音、哮鳴音等癥狀消失,且患者血象恢復正常;有效:治療后患者咳痰癥狀減少,且患者痰量、呼吸困難、肺部啰音等癥狀均有所改善,且患者血象有所改善但未恢復正常;無效:治療后患者咳嗽次數(shù)未減少甚至增加,且患者痰量增多且黏稠,患者用力咳嗽但仍難以排除痰液,或需吸痰,患者呼吸困難、肺部啰音、血象等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2]。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分析本次研究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35例患者治療后顯效23例,有效10例,無效2例,其治療總有效率為94.3%,對照組35例患者治療后顯效14例,有效11例,無效10例,其治療總有效率為71.4%,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2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情況比較 2組患者治療前FEV1、FEV1/FVC、PEFR等肺功能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2組患者比較均有改善,但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情況比較(±s)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情況比較(±s)
注:與治療前相比,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bP<0.05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具有氣流阻塞特征的慢性支氣管炎或肺疾病,且可進一步發(fā)展為呼吸衰竭及肺心病的常見慢性疾病[3]。該病具有很高的發(fā)病率、致殘率及致死率,據(jù)統(tǒng)計全球年齡大于40歲的人群其發(fā)病率搞到9%~10%,嚴重威脅著患者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4]。因此,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治療就顯得尤為重要。
支氣管擴張劑是現(xiàn)階段臨床上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用藥物,其中沙丁胺醇屬β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的一種,其可選擇性的和支氣管平滑肌的β2受體相結合,并可激活腺苷酸環(huán)化酶,增加患者細胞內(nèi)環(huán)磷酸腺苷含量,使游離Ca2+減少,從而可達到松弛呼吸道平滑肌、減少氣道炎癥細胞釋放炎癥介質(zhì)及降低血管通透性的目的[5-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不可逆性氣流受限特性,而抗膽堿藥物則可使其膽堿神經(jīng)活性及其張力降低,且可擴張狹窄氣道,道道緩解癥狀的目的。抗膽堿藥物的作用機制與支氣管舒張劑不同,其可對不同受體產(chǎn)生作用,且和相應的受體有較高的親和性及專一性,異丙托溴銨可特異性的與呼吸道膽堿能M受體產(chǎn)生作用,并可于沙丁胺醇發(fā)揮良好的協(xié)同作用,進而可發(fā)揮良好的舒張支氣管的效果[7-8]。而通過霧化吸入給藥則具有藥物劑量小、體內(nèi)吸收少、肺內(nèi)沉積率高、起效快、療效顯著等多種優(yōu)點。因此,將沙丁溴銨聯(lián)合異丙托溴銨霧化吸入治療應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療中必將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2組患者治療前肺功能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2組患者均有所改善,但觀察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這就表明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沙丁胺醇聯(lián)合異丙托溴銨治療可有效的提高治療效果,且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1] 熊安洲,徐清,陳菁.異丙嗪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耐受性及安全性的臨床觀察[J].臨床內(nèi)科雜志,2014(3):173-175.
[2] 王麗,李庭毅,查瑩瑩.穩(wěn)定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認知功能損害[J].臨床內(nèi)科雜志,2014(3):175-176.
[3] 劉文兵,黃立搜,丁學軍.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J].浙江中醫(yī)雜志,2014(4):290.
[4] 孫亞飛,李素云,李亞,等.中醫(yī)藥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骨骼肌功能障礙的現(xiàn)狀TCM[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4,6(7):17-19.
[5] 張宗滿,巫金雄,馬壯福.急診科C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細菌感染分布及其耐藥性分析[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4,8(8):129-130.
[6] 江為民.COP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癥臨床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3,19(17):63-64.
[7] 朱秀寧.無創(chuàng)通氣聯(lián)合振動排痰治療COPD急性加重期的研究[J].當代醫(yī)學,2012,18(24):62-63.
[8] 李富強.炒美特羅一氟替卡松聯(lián)合沙丁胺醇霧化吸入治療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臨床觀察[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2,19(4):483-484.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9.099
江西 341400 南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