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團員 易倩婷 李韶平
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高齡肱骨近端骨折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
毛團員 易倩婷 李韶平
目的 探討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高齡肱骨近端骨折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將收治的79例高齡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施行不同手術治療方法分為試驗組(40例,施行鎖定鋼板內固定手術治療)和對照組(39例,給予傳統(tǒng)T型鋼板內固定手術治療),對2組患者臨床療效、圍術期情況、術后并發(fā)癥情況進行綜合比較。結果 試驗組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時間為(65.0±17.0)d,顯著少于對照組的(91.5±20.6)d,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術后6個月,試驗組患者肩關節(jié)功能優(yōu)良率(95.00%)顯著高于對照組(74.36%)(P<0.05);試驗組術后出現(xiàn)肩峰撞擊、內固定松動的患者比例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鎖定鋼板內固定手術治療高齡肱骨近端骨折效果顯著,能促進骨折愈合,有利于肩關節(jié)功能恢復,且安全性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肱骨近端骨折;鎖定鋼板;內固定
肱骨近端骨折是指發(fā)生在肱骨頭、肱骨大結節(jié)、肱骨小結節(jié)以及肱骨干垢端等部位的一類臨床較為常見的骨折類型[1-2],常見于高齡骨質疏松癥患者。近年來,較多臨床研究表明,鎖定鋼板內固定手術對于肱骨近端骨折有較好的療效,特別是對于患者術后肩關節(jié)功能恢復十分有利。本研究對40例高齡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取鎖定鋼板內固定手術治療方案,并與同期行傳統(tǒng)T型鋼板內固定手術治療的39例患者進行對照研究,觀察比較2種手術治療方法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上高縣中醫(yī)院2011年9月~2013年6月收治的79例高齡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含開放性骨折28例、閉合性骨折51例;Neer分型有Ⅱ型15例、Ⅲ型29例、Ⅳ型35例。79例患者按不同手術治療方案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試驗組40例患者,男25例、女15例,年齡64~83歲,平均(70.5±6.9)歲;對照組39例患者,男22例、女17例,年齡63~85歲,平均(71.0±6.3)歲。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手術方法
1.2.1 對照組 該組39例患者行傳統(tǒng)T型鋼板內固定手術治療,全身麻醉后從胸大肌與三角肌間隙進入,充分暴露肱骨頭及肱骨近端,認真清理骨折殘片及周圍組織血腫;將斷端復位并用克氏針進行臨時固定;將普通T型鋼板置于肱骨近端外側,鋼板上緣在大結節(jié)頂部下5mm處,X線確認復位及內固定成功后再以3~4枚螺釘固定遠近端。
1.2.2 試驗組 該組40例患行鎖定鋼板內固定手術治療,放置鋼板前的手術操作同對照組,斷端復位并用克氏針臨時固定后將鎖定鋼板固定在肱骨大結節(jié)下約5mm處,近端置于結節(jié)間溝后約5mm處,鉆孔并擰入3~4枚鎖定螺釘,再擰入3枚遠端鎖定螺釘并修復損傷肩袖;最后X線確認內固定成功后生理鹽水沖洗切口,逐層關閉手術切口。
1.3 療效評價標準[3-4]術后3、6個月行X線復查,觀察2組患者骨折恢復情況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采用Neer評分標準對2組患者術后6個月的肩關節(jié)功能恢復情況進行綜合評估,其中肩關節(jié)功能占30分、肩關節(jié)疼痛程度占35分、肩關節(jié)活動度占25分、解剖復位占10分,總分為100分。(1)大于90分為優(yōu)秀;(2)80~89分為良好;(3)70~79分為中等;(4)小于70分為差??們?yōu)良率=優(yōu)秀率+良好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對本組研究的數(shù)據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正態(tài)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2組正態(tài)計量數(shù)據的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n)表示,計數(shù)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圍術期指標 (1)手術耗時:試驗組(74.0±17.6)min,對照組(82.0±19.5)min,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2)骨折愈合時間:試驗組(65.0±17.0)d,對照組(91.5±20.6)d,試驗組骨折愈合顯著快于對照組(t=6.2430,P<0.01)。
2.2 臨床療效 術后對2組患者肩關節(jié)功能治療情況進行評價,試驗組治療優(yōu)良率達到95.00%,對照組僅為74.36%;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術后患側肩關節(jié)功能評估[n(%)]
2.3 安全性分析 試驗組術后出現(xiàn)肩峰撞擊、內固定松動的患者比例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n(%)]
高齡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由于多伴有骨質疏松癥而容易導致移位骨折發(fā)生,因此應盡早行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治療[5],而手術的根本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恢復肱骨近端的解剖結構關系[6-7]、生物力學關系以及肩關節(jié)功能[8]。針對肱骨近端骨折,以往多采取復位后行T型鋼板內固定手術治療,然而大量臨床實踐證實T型鋼板內固定術后患者多有肩峰撞擊征、螺釘松動等不良情況發(fā)生[9],這主要與T型鋼板不是解剖型鋼板且塑型難度大、鋼板強度低等因素有關。新型的解剖型鋼板由于骨融合性好、角度穩(wěn)定等優(yōu)點而成為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高齡肱骨近端骨折的首選內固定用材。本研究采用新型解剖型鋼板-肱骨近端鎖定鋼板對40例高齡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進行手術復位后內固定治療,并與同期39例采用傳統(tǒng)T型鋼板內固定治療患者進行對比研究,結果表明,鎖定鋼板內固定組患者在骨折愈合、術后肩關節(jié)功能恢復方面均顯著優(yōu)于T型鋼板內固定組(P<0.05),特別是鎖定鋼板內固定組患者術后出現(xiàn)肩峰撞擊、內固定松動的患者比例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這一結果提示解剖型鎖定鋼板有更好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解剖型鎖定鋼板內固定治療高齡肱骨近端骨折效果顯著,在加快骨折愈合的同時也能更好地促進肩關節(jié)功能恢復,且術后并發(fā)癥少,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肖楊盛,許真.應用近端鎖定加壓鋼板治療肱骨近端骨折36例[J].江西醫(yī)藥,2011,45(12):1194-1196.
[2] 邢丹謀,任東,彭正人,等.有限切開鎖定加壓鋼板內固定加異體骨植入治療復雜性肱骨干骨折[J].中華手外科雜志,2013,29(1):1-3.
[3] 吳旭,黃強,蔡豐,等.長型肱骨近端鎖定鋼板治療肱骨近端并肱骨干骨折[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3,17(17):3216-3222.
[4] 王勝利,肖亮,郭慶功.鎖定板微創(chuàng)治療肱骨近端骨折短期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3,10(4):18-20.
[5] 周原,石頭,陳大中,等.鎖定鋼板治療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療效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3,31(29):83-84.
[6] 劉剛,鄭華偉,范勇,等.肱骨近端鎖定鋼板與T型鋼板治療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療效對比分析[J].四川醫(yī)學,2012,33(8):1435-1437.
[7] 李永寧,李偉,劉清毅,等.肱骨近端鎖定鋼板結合植骨治療老年肱骨近端骨折[J].西部醫(yī)學,2013,25(1):109-113.
[8] 楊利斌,董玉珍,楊素敏.鎖定鋼板在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中的應用[J].當代醫(yī)學,2010,16(7):198.
[9] 屠重棋,楊志明,李志瑞.肱骨近端蘭部分和四部分骨折的外科治療[J].中華創(chuàng)傷雜志,1997,13(1):27-28.
10.3969/j.issn.1009-4393.2015.10.041
江西 336400 上高縣中醫(yī)院(毛團員 易倩婷 李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