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艷花
【摘要】目的 探討對心血管內科住院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的效果。方法 將我院收治的96例心血管內科住院患者隨機平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48例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措施,觀察組48例患者在此基礎上采取個性化護理干預措施。對兩組患者的療效及睡眠質量、合理飲食、按時吃藥、康復鍛煉等指標進行比較與分析。結果 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睡眠質量、合理飲食、按時吃藥及康復鍛煉指標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心血管內科住院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干預的基礎上采取個性化護理措施,能夠取得顯著的效果,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復,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心血管內科;個性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在臨床領域中,大部分心血管內科患者由于住院時間長、年齡較大以及并發(fā)癥較多,從而容易發(fā)生缺氧、組織供血不足等情況,這對患者的生活與生存質量產生了嚴重的影響。所以,如何采取有效合理的護理干預措施,逐步提升患者的療效、優(yōu)化患者的康復過程十分重要[1]。我院對收治的心血管內科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采取個性化護理干預措施,顯著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3年7月~2014年2月收治的96例心血管內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41例,女55例,年齡55~71歲,平均年齡(62.6±4.7)歲。將96例患者隨機平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8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措施,主要內容包括對患者病情變化進行密切的觀察與監(jiān)測,同時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實時動態(tài)的監(jiān)測,詳細記錄患者的臨床資料,并做好積極的并發(fā)癥預防工作。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采取個性化護理干預措施:①入院護理:患者在辦理入院手續(xù)住院之后,心血管內科護理人員應當向患者及家屬詳細介紹醫(yī)院的住院及治療情況,并將主治醫(yī)師的相關情況介紹給患者,為其營造一個良好的治療環(huán)境。同時,由于多數(shù)心血管內科患者出于對疾病的擔憂及對手術的恐懼,因而會出現(xiàn)負面的情緒,為此護理人員應當通過有效的溝通,用溫柔可親的語言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使其盡快適應醫(yī)院的環(huán)境,從而樹立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2]。②住院階段的護理:在患者住院過程中,臨床護理人員應當對患者出現(xiàn)的心悸、咳嗽、疼痛等臨床癥狀采取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一旦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護理人員應當在第一時間內報告給主治醫(yī)師,采取及時的處理措施,例如可以通過播放輕音樂的方式轉移患者的注意力,使其疼痛感得到緩解,從而充分保證睡眠質量[3]。③出院護理:患者辦理出院手續(xù)后,護理人員應當對其家屬講述出院后的注意事項,科學指導患者的飲食,同時勸誡患者戒煙戒酒,定期接受復查[4]。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效果及睡眠質量、合理飲食、按時吃藥、康復鍛煉等指標進行比較與分析。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與處理,組間率的比較采用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效果比較
觀察組48例患者中,疾病控制45例(93.75%),再次發(fā)病2例(4.17%),肢體障礙率1例(2.08%);對照組48例患者中,疾病控制37例(77.08%),再次發(fā)病11例(22.92%),肢體障礙率5例(10.42%)。觀察組疾病控制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4項指標比較
觀察組48例患者中,睡眠質量改善41例(85.42%),合理飲食38例(79.16%),按時吃藥47例(97.92%),康復鍛煉41例(85.42%);對照組48例患者中,睡眠質量改善27例(56.25%),合理飲食29例(60.42%),按時吃藥31例(64.58%),康復鍛煉33例(68.75%)。觀察組患者4項指標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在臨床領域中,由于心血管疾病具有很高的發(fā)病率與死亡率,對患者的生命健康產生嚴重的威脅,并且該類疾病的治療周期較長,手術造成的嚴重疼痛會對患者的生理與心理健康產生影響,這些都對患者的康復造成不良影響。而通過個性化的護理干預措施則能有效提升效果,改善患者的預后,有效縮短了患者的康復時間[5]。在患者入院前、治療及住院期間以及康復出院后三個階段進行系統(tǒng)的個性化護理干預措施,從心理疏導、生命體征監(jiān)測、健康宣教、飲食及用藥指導等方面進行護理干預,從而取得了顯著效果。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睡眠質量、合理飲食、按時吃藥及康復鍛煉4項指標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對心血管內科住院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干預的基礎上采取個性化護理措施,能夠取得顯著的效果,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復,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俊芝.對心血管內科住院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4,10:101.
[2] 楊艷芳.對心血管疾病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干預的效果觀察[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4,10:116-117.
[3] 農桂芳.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對心血管內科住院患者的效果觀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2014,10:
121-123.
[4] 彭曉林.護理干預提高心血管內科住院患者睡眠質量的效果觀察[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23:2613-2614.
[5] 艾漫江.心血管內科住院患者失眠癥狀的護理干預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16: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