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常玲
漢語拼音從進入小學課本以來,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在語文學習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傳統(tǒng)漢語拼音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缺乏足夠的系統(tǒng)性。漢語拼音是學生學習漢字的重要工具,是小學一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wù)。學好拼音將為識字、寫字、朗讀打下扎實的基礎(chǔ)。然而,對剛?cè)雽W的一年級學生來說,拼音字母是一些完全陌生的符號,學生的學習激情無法點燃。因此,拼音教學最重要的是要激發(fā)孩子學習拼音的興趣。教師精心設(shè)計教學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yǎng)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
漢語拼音興趣輕松愉快一年級學生踏入校園第一個任務(wù),就是學習漢語拼音。對他們來說,這是一個學習的難點。通常的拼音教學是枯燥而無味的,對教師而言這也是難點。那么,教學中教師如何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dǎo),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漢語拼音呢?結(jié)合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和大膽嘗試,筆者總結(jié)了幾條教學經(jīng)驗。
一、運用插圖進行直觀學習
鮮明生動的圖象,能集中小學生的注意力,適當?shù)闹庇^教育對學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能有效地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新編的教材中,有很多音形并茂的插圖,這就為我們學習拼音提供了很好的直觀內(nèi)容,運用好這樣插圖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學聲母k時,插圖是兩只小蝌蚪吸附在水草上,樣子十分像k,蝌蚪的“蝌”點出了這個聲母的讀音。再如,教學單韻母ü時,課本上畫著條翹著尾巴的大紅鯉魚在吐泡泡,翹著尾巴的大紅鯉魚的身子就像單韻母ü,紅鯉魚吹泡泡就像是ü上的兩個小點,合在一起學生們就很容易記住它的讀音了。教師要引導(dǎo)學生認識觀察圖畫,憑借插圖讀準音,記清形。
二、編順口溜幫助學生學好拼音
對于低年級學生,利用順口溜教學是一種好辦法。順口溜讀起來瑯瑯上口,容易記。如在學習聲母b、p、m、f時,我編了這樣的順口溜:像個6字bbb,臉盆潑水ppp,兩個門洞mmm,一跟拐棍fff;在學習j、q、x時,編了i下加鉤jjj,像個9字qqq,一個叉子xxx。又如在區(qū)分b、d、p、q時,我們可以結(jié)合這樣的順口溜幫助學生記憶:像個6字bbb,6字反寫ddd,像個9字qqq,9字反寫ppp。順口溜多了,學生們既好奇又好玩,下課了都能多朗讀幾遍,稍加時日就記住了。
三、借助動作來加強記憶
如初學復(fù)韻母ai時,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復(fù)韻母是由兩個單韻母組成的,我讓一高一矮兩名同學站在一起,用姐姐妹妹挨在一起來理解字形,記住字形、字音;學ei時,我啟發(fā)同學想象砍樹時的情景,自己試著做動作并發(fā)出聲音,話音未落,同學們立刻活躍起來,參與的熱情極高,很快就記住了ei讀音;學ui時,教師拿出道具圍巾,讓一名女同學來表演圍戴圍巾,同學們立刻說出了字母ui的讀音。通過形體動作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加強記憶。
四、用實物來記憶字母的音和形
例如,學習聲母f和t時,f和t的形像一根帶短柄的彎頭拐杖。拐杖拄地代表f,拐杖豎直舉起代表t所以記住彎頭拐杖,就記住聲母f和t的形狀。又如,在區(qū)分b和p和d和t的發(fā)音是否送氣的時,選用一張薄紙做為學具。把這張薄紙放在唇邊,有意識地發(fā)出b、p、d、t各音,根據(jù)薄紙飄動來區(qū)分各個讀音,非常形象,便于學習。
五、分散難點,先記住音,后認讀形
初學每個字母的讀音和字形時,學生普遍感到很吃力,針對這一情況,我的拼音教學是從聽錄音開始的,每天讓學生看書聽錄音,邊聽邊讀。幾天后,學生們對每個字母的發(fā)音和寫法大致有印象了,再強化鞏固,同時每節(jié)課花幾分鐘認讀3~4個字母的音和形,并適當進行正音,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六、編說小故事,化難為易
故事這一文學形式生動有趣,對一年級學生有特別的吸引力。教學生識記拼音字形,可以根據(jù)需要讓學生編說與教學活動相關(guān)的故事,抓住聯(lián)系點識記。例如,教學生識記an、en、in、un、ün,讓學生觀察書中插圖講故事,有的同學是這樣說的:一個炎熱的夏天,小白兔到天安(an)門玩耍后,回到家門口摁(en)門鈴,結(jié)果媽媽沒在家,它只好到樓下樹蔭(in)下乘涼,這時飛來一只蚊(un)子,小白兔一揮手,把蚊子趕到了白云(ün)中。故事生動有趣,學生利用圖形記住拼音的音和形,比單純地看圖引人拼音再讀拼音的教學方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七、結(jié)合游戲、娛樂來進行拼音的教學
學習拼音對于一年級小學生確實是難點,如果不能讓學生充分地“動”起來,那么他們將對學習產(chǎn)生厭倦情緒。低年級最常見的游戲就是“找朋友”。可以復(fù)韻母找朋友(如ui一個學生拿u,另一個學生拿i,可以整體認讀音節(jié)找朋友,也可以兩拼、三拼音節(jié)找朋友,還可以圖文找朋友(如“轉(zhuǎn)筆刀”,一人拿圖片,另一人拿相對的拼音詞語名稱)。形式多樣,靈活實用。除了“找朋友”,還有“摘水果”。老師將拼音或音節(jié)寫在水果卡片上,然后貼在畫在黑板的大樹上,學生上前摘水果,并大聲讀出拼音或音節(jié),都讀對了,其他同學跟讀,該同學就可以把水果摘走,讀錯了,把水果放回去。此游戲可以變通為“采花兒”“釣魚”等,為了得到形狀各異與色彩豐富的獎品,學生自然會使出渾身解數(shù),樂趣無窮。還可以利用拼音的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jié)來編成“漢語拼音休息操”。既可以在上課時進行放松休息,同時又可以鞏固拼音知識。
1.點點頭,伸伸腰,我們來做拼音休息操。動動手,動動腳,我們來背聲母表b、p……
2.扭扭脖子,扭扭腰,我們來背韻母表a、o……站要直,坐要正,我們來背整體認讀音節(jié)表zhi、chi、shi、ri……
3.專心聽,勤動腦,學好拼音基礎(chǔ)牢。
在教“x”這個聲母時,我啟發(fā)學生思考:“怎樣用你的肢體動作來展示x的樣子?”于是,一番熱烈的討論之后,有的孩子把兩個食指交叉擺成一個小叉,有點孩子把兩只手臂交叉,擺成一個較大的叉,還有的孩子兩腳成稍息姿勢站立,張開雙臂,整個身體就成了“x”的造型……各式各樣的“x”讓孩子們興奮不已。
語文教學的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激活學生的思維,馳騁學生的想象力,發(fā)掘?qū)W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拼音教學也不例外。其實,漢語拼音教學有法而無定法。我們只要大膽嘗試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就能達到教與學的目標,就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