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云峰
(鄭州輕工業(yè)學院 河南 鄭州 450002)
日本漫畫“動畫化”的發(fā)展與國內當下市場需求
陳云峰
(鄭州輕工業(yè)學院 河南 鄭州 450002)
【摘 要】日本是漫畫“動畫化”的大國,大部分的動畫改編自漫畫,他們的動畫是漫畫的延伸,兩者的融合形成了密切的產(chǎn)業(yè)鏈條。日本在漫畫“動畫化”的道路上已經(jīng)形成了很多成功的經(jīng)驗模式。在中國,稍微了解一些國內動漫畫市場的現(xiàn)狀,就不難發(fā)現(xiàn):從動畫來講,可收回成本并且盈利的動畫基本面向低幼市場(原創(chuàng)且在影院上映的動畫電影往往是業(yè)內叫好觀眾不買賬),而面向青少年方向的市場卻是空缺;從漫畫來講,由2000年漫畫的“5155”工程支持的5本國漫《少年漫畫》《北京卡通》《中國卡通》《科幻世界畫刊》《科普畫王》可以說把中國漫畫推向一次熱潮。雖然從2007年漫畫事業(yè)下滑、漫畫雜志縮水,但漫畫市場也一直在持續(xù)前行。如今漫畫市場在中國可以說是穩(wěn)步發(fā)展并且形勢大好,隨著網(wǎng)路科技的發(fā)達,各種國內漫畫網(wǎng)站相續(xù)建立(有妖氣、sf、99漫網(wǎng)等),大大拓展了國產(chǎn)漫畫在青少年市場的普及度。很多漫畫期刊雜志也都相繼填滿了全國各地的報刊亭,《最漫畫》《尚漫》《知音漫客》《國人志》《漫友》可以說是百花齊放,很多國人的漫畫作品甚至打入了日本市場,例如夏達的《子不語》《長歌行》連載于日本集英社的《Ultra Jump》,漫畫作者的水平質量也在不斷提升。而青少年正是國漫的主流消費群體,已然有了一塊非常良好的市場,但中國漫畫與動畫的產(chǎn)業(yè)聯(lián)系并不緊密。所以我們應該總結日本的成功模式,針對本土的市場,更好地調整兩者的關系。
【關鍵詞】新漫畫;動畫;鏡頭;市場
隨著新漫畫的發(fā)展,日本在漫畫改編動畫時,已經(jīng)探索出了很多的成功模式,同時因為這些成功模式促進了日本漫畫和動畫相關產(chǎn)業(yè)鏈的良性發(fā)展。分析當下國內的市場,漫畫改編動畫是一個必然的符合市場需求的模式,我們在按照這種模式向前發(fā)展的過程中,畫面實現(xiàn)將是其中最大的阻力和難點,我們將用好的方法在這種個人性和集體創(chuàng)作的矛盾之間,通過了解它們各自的特點,用合適合理的方法對這些矛盾和優(yōu)勢進行取舍和發(fā)揚,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漫畫動畫化的轉化,做出好的作品。
在中國,漫畫改編動畫這一塊還基本上處于空白,但漫畫改編動畫也會是必然的趨勢。因此,對日本動漫的成功經(jīng)驗進行分析總結,將探索的成果運用到以后的工作實踐中,將有助于解決創(chuàng)作和實際生產(chǎn)中會碰到的問題,提高創(chuàng)作效率。
說到動漫,日本的繁榮程度可以說是波及影響了整個世界。日本也是ACG(Animation動畫、Comics漫畫、Game游戲)的領跑者。就日本而言,從第一部電視動畫《鐵臂阿童木》起,就注定了動畫與漫畫的相互影響。日本百分之八十的動畫改編自漫畫,不少于百分之三十的影視劇也由漫畫改編而來。我們來看看2014年日本電影票房前十名的榜單:
名次 作品名 收入1冰雪奇緣 13.2665億2永遠的0 4.5628億3 STAND BY ME ドラえもん 4.3649億4黑魔女 3.3003億5 神劍闖江湖-京都大火篇 2.7164億6羅馬浴場2 2.3045億7 神劍闖江湖3傳說的最后篇 2.2575億8 魯邦三世VS名偵探柯南 2.2211億9 名偵探柯南-異次元的狙擊手 2.1428億10 哆啦A夢新大雄的大魔境 1.8664億
從榜單我們可以看出,在日本影片票房前十名中,其中有五部作品都是動畫片,而且除了迪士尼的《冰雪奇緣》以外,其他四部作品《STAND BY ME ドラえもん》《魯邦三世VS名偵探柯南》《名偵探柯南-異次元的狙擊手》《哆啦A夢新大雄的大魔境》都是由超過十年的系列漫畫作品改編的。
為什么日本由漫畫改編的動畫特別多呢?因為取材自漫畫的作品會占有先天的優(yōu)勢,漫畫的讀者會為動畫觀眾打好基礎,市場收益自然就會有牢靠的保障。再舉個大師的例子,《風之谷》改編自宮崎駿自己的長篇漫畫,這一部作品的問世成為宮崎駿里程碑式的動畫作品。電影《風之谷》在1984年推出并引起了極大轟動,宮崎駿的卓越名聲也從這個時期開始奠定。而宮崎駿準備制作《風之谷》的初始,在日本市場并沒有受到太多人的信任和支持,于是當時還是雜志編輯的鈴木敏夫建議他先連載漫畫,然后看看市場的反應,再確定其影響力。于是宮崎駿《風之谷》的漫畫在德間書店的漫畫月刊連載,得到了許多讀者熱烈的響應,于是動畫電影開始提上日程;由于有了良好的漫畫作為受眾基礎,電影一上映便取得成功,成為了第一部讓宮崎駿在業(yè)界獲得相當高地位的作品。
撇開群眾接受的基礎,就漫畫本身而言,漫畫改編動畫還有兩點不容忽視的好處:第一點,漫畫本身就是畫面,尤其是在“新漫畫”(這一詞是指由日本漫畫家手冢治蟲先生創(chuàng)立的脫胎于影視鏡頭語言的新型漫畫。1947年手冢治蟲在其作品《新寶島》中發(fā)明了以電影技巧來創(chuàng)作的漫畫——采用變焦、廣角等電影技術繪圖,以分鏡頭的方式連接,擺脫了以往四格漫畫和傳統(tǒng)連環(huán)畫的繪畫方式)誕生后,漫畫的畫面在一定程度上相當于動畫前期的分鏡頭故事版,世界觀、人物的設定都有了基本的雛形。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動畫的改編就容易得多。第二點,漫畫比文字更容易閱讀和理解,好比一個長篇的文字劇本,創(chuàng)作人員可能要花一個月去理解和整理頭緒,而漫畫作為劇本,理解起來就更為生動有趣、直觀簡單,創(chuàng)作人員可能只需要一周就能把整個故事脈絡整理得清清楚楚。這樣一來,不僅節(jié)省了創(chuàng)作前期的時間也讓整個團隊對動畫的預期效果胸有成竹。
通過上面的舉例我們大概可以得出漫畫改編動畫的三點優(yōu)勢:1.奠定了觀眾基礎;2.提供了大部分分鏡的畫面;3.節(jié)省了前期的時間。接下來我們談談為什么要將漫畫的風格融入到動畫里去。首先,動畫的商品性非常高,所以要考慮觀眾的接納度。所以我們?yōu)槭裁匆€原漫畫呢?因為一開始觀眾接受了漫畫,是沖著對漫畫的熱衷才去觀看動畫的,動畫是為了跟進漫畫的熱度,看動畫的大部分受眾是看漫畫的人。所以如果動畫還原度高的話,觀眾的接納度自然也就高,市場的反應就好,如果還原度很低,觀眾自然就不買賬。這就是為什么要把漫畫風格融入動畫的根本原因。
稍微了解一些國內動漫市場的現(xiàn)狀,就不難發(fā)現(xiàn),目前從動畫來講,可收回成本并且盈利的動畫基本面向于低幼市場(而這種低幼的動畫是沒有漫畫模式的)。《喜羊羊與灰太狼》就是成功地打開了這片市場,并成為了其中最大的受益者。隨著《喜羊羊與灰太狼》的成功,國產(chǎn)動畫電影開始慢慢受到了重視。除了《熊出沒之雪嶺熊風》和《龍之谷-破曉奇兵》等3D動畫收入頗豐外,從2014年我國國產(chǎn)二維動畫票房數(shù)據(jù)上看,國產(chǎn)動畫電影確實相對于過去向前邁出了一大步,我們可以看出《十萬個冷笑話》《賽爾號》《魁拔》的票房是非常成功的,成功的原因我們可以大概總結為兩點:第一點是受眾選擇明確;第二點是片子脫胎自“兒童網(wǎng)絡游戲”,有大批的游戲玩家(潛在觀眾)作為基礎,這點和上面我論述的日本動畫上映前有大批漫畫受眾作為潛在觀眾是同樣的道理。而《魁拔》相對于3500萬的投資,票房從第一部的只有350萬到第三部的2230萬也是有所進步的。其實《魁拔》在選擇目標受眾定位(十四歲以上的青年人,他們是看動漫長大的一代)的前瞻性上是非常正確的,只是在模式上卻走了迪士尼的模式,直接做劇場版上映,想按照歐美模式較快地樹立品牌,而不是像日本動漫那樣從漫畫和TV做起積累觀眾,所以沒有觀眾基礎就成為《魁拔》票房不佳的重要原因。
從這些片例里我們也不難看出一開始所說的中國動畫市場焦點和受眾都指向了低幼動畫市場,這樣一來低幼市場勢必會慢慢形成飽和狀態(tài),而我們的市場目前比較缺失的是什么呢?其實正是《魁拔》所面對的青少年市場,面向青少年傾向的動畫市場隨著低幼市場的飽和勢必也會慢慢起步。正如《魁拔》制片人武寒青所說,《魁拔》之所以先做電影版,是因為現(xiàn)在動畫TV版在國內根本沒有任何收益。國外的TV版都是周播,24集能播半年。在這半年里,他們可以做周邊產(chǎn)品,這使他們有足夠的生存空間。而國內做得再好也是一天一集,而且傳統(tǒng)二維的成本不可能像flash動畫《喜羊羊與灰太狼》那樣低,能一直熬到電影版出來。然而成本資金不足這點我覺得恰恰和當年二戰(zhàn)后的日本情況類似,而當時日本選擇了以漫畫這種紙媒介、低成本的娛樂方式從新興起,為日本之后的動漫興隆奠定了扎實的基礎,雖然國漫的影響力遠不及日本,現(xiàn)如今又有很多種媒介爭奪市場,但國漫也在不斷地發(fā)展,已然形成了一部分固定的市場,隨著青少年市場起步之后(青少年是國產(chǎn)漫畫最大的消費群體,他們大多有閱讀漫畫的習慣),由漫畫改編的動畫將是打入青少年市場的重要一塊,所以這點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而面向青少年市場的作品我們要怎么做呢?對此我們就可以學習上面我們總結的日本漫畫改編動畫的經(jīng)典模式。
關于改編漫畫為動畫,是改動越大越好還是越小越好并沒有定論。這一切都必須以“讓動畫片更好看”為前提。成熟優(yōu)秀的漫畫作品,已經(jīng)有了足夠的觀眾基礎,如果動畫制作人員過于忽視原讀者的觀影愿望而擅自發(fā)揮,很有可能造成動畫觀眾的流失。一般情況下,這種漫畫作品的改編動畫是以忠于原著為主的。而有些漫畫本身的質量并不夠高,在改編動畫之時,導演就有了更多的機會來讓作品更加充實好看。
參考文獻:
[1]邱艷艷.日本動漫的成功經(jīng)驗對河南省動漫產(chǎn)業(yè)的啟示[J].河北經(jīng)貿大學學報(綜合版),2014(01):5-8.
[2]沈浩,王璇.日本動漫產(chǎn)業(yè)對我國動漫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啟示[J].電影文學,2010(22):38-39.
[3]何建平,劉潔.日本動漫產(chǎn)業(yè)運作模式研究——兼論對中國動漫產(chǎn)業(yè)的啟示[J].當代電影,2009(7):72-77.
中圖分類號:J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5)08-01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