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衛(wèi)
寶雞職業(yè)技術學院
論新時期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隊伍的建構
張小衛(wèi)
寶雞職業(yè)技術學院
在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和諧社會的新歷史背景下,探索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隊伍的建構模式,對于培養(yǎng)具有健全人格滿足和諧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合格高職大學生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也是新時期高職教育實現(xiàn)人才培養(yǎng)目標必須完成的重要任務之一。本文擬從高職心理健康教育以“榜樣式骨干教育力量”、“滲透式中堅教育力量”、“凝聚式外圍教育力量”和“溝通式陶染教育力量”為模式的實踐中,談談高職院校在適應新時期社會發(fā)展過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隊伍的模式建構。
高職教育;核心價值觀;心理健康;隊伍建構
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具有健全人格,并能滿足新時期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構建和諧社會要求的高素質高職畢業(yè)生,使他們成為受社會歡迎的合格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高職教育追求的重要目標。而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除了全面加強人文素養(yǎng)教育和專業(yè)知識學習技能訓練之外,還必須重視對學生進行健全人格素質的培養(yǎng)。通過教育使他們形成與核心價值觀要求相一致的陽光、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并具有為構建和諧社會而努力的遠大理想及追求事業(yè)成功與美好幸福人生的良好人格品質,而心理健康教育是這一重要素質培養(yǎng)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所以,在新時期探索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隊伍的建構模式,對保證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開展及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全面實現(xiàn)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對照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對學校心理學家的資格和訓練要求,對我國目前的大部分高職院校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因為,我國高職教育發(fā)展的歷史還較為短暫,且大部分高職院校是由原來的中專(師、技)升格合并而來。雖然以前的中專(師、技)都有不同規(guī)模水平和數(shù)量的心理健康教育機構及師資力量,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面對變化了的教育對象和時代發(fā)展對高職教育人才規(guī)格的高標準、嚴要求,顯然在很多方面已不能滿足和適應當前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所以,要建立一支合格的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就必須對學校內部現(xiàn)有的教育資源進行全面整合。在整合過程中既要向國際標準看齊,又要從我國國情、院情實際出發(fā),通過一系列較為嚴格的篩選過程,把真正符合條件和標準及專業(yè)對口、具有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較為完備知識體系與實踐經(jīng)驗,并能嫻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操作的優(yōu)秀專業(yè)教師組成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形成第一梯隊。這些骨干梯隊力量,應在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機構的領導下有計劃地開展工作。主要負責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規(guī)劃和實施方案的設計、組建,并培訓、指導全院校其它心理健康教育梯隊開展工作協(xié)調各方面關系,確保全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順利、有效開展。還要建立學生心理檔案為學生開設心理教育課程和講座,開展各種心理輔導培訓和心理咨詢及疏導工作。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他們?yōu)辇堫^,并逐步發(fā)展為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
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個龐大的系統(tǒng)工程,僅憑心理健康教育機構有限的專職心理教育工作者是難以完成這一任務的。因為健全人格的建造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復雜而漫長的滲透和潛移默化的建構過程,任何單打獨斗式的教育模式都不可能實現(xiàn)施教者所期望的結果。加之高職大學生在校的主要活動是在眾多教師指導下的自主學習,完成各自所選專業(yè)的國家高職教育課程計劃,促進發(fā)展獲得專業(yè)技能。在這個過程中師生間加深了情感的交流,建立起了其他任何教育形式所不可替代的特殊師生關系,這種關系是一種寶貴的不可多得的教育資源。因此,在對高職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要特別重視任課教師對學生的教育影響、人格傳承及榜樣示范的教育作用,并把這一潛在的寶貴資源合理、有效地挖掘應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以充分發(fā)揮其滲透式教育中堅力量的作用。所以,通過對全體任課老師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訓和輔導,使各任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并自覺結合所教學科特點對學生進行潤物細無聲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和引導,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形成積極陽光、心態(tài)平和、悅納寬容等健康向上的人格品質,特別是擔任教育學、心理學、及思政、思品、文學、歷史、地理等,人文基礎學科教學的教師,在此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使他們的學科教學成為高職院校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健全人格建造的中堅力量,實現(xiàn)面對全體學生的大面積滲透式教育格局,組成高職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的第二梯隊。
高職院校與其它普通高校在學生管理方面的不同點就是既設置了輔導員又安排了班主任,而且負責學生管理和服務的工作機構也比一般普通高校稍顯復雜。這是由高職院校招收對象的多元性、復雜性及生源本身的素質差異性所決定的。然而,無論生源的類型如何復雜、素質水平如何參差不齊,從他們踏入高職院校大門的那一刻起,學校就要對他們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fā)展負責。在這個復雜的教育過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面對年齡、基礎知識水平和個性品質迥異的這些高職學生,對其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著眼點首先就是要全面摸清他們的需求和愿望,然后才能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進行諸如:正確自我意識強化、學習心理引導、健康情感疏導、人際關系指導、健全人格培養(yǎng)、性心理教育、耐受挫折能力培養(yǎng),以及自我完善教育等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并進行科學的指引、啟發(fā),以達到促進其健康成長不斷走向成熟,最終實現(xiàn)我們所期望的構建和諧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目標追求。所以,在高職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隊伍的建設中,不能缺少輔導員和班主任及為學生管理和提供全方位服務的院校各學生工作部門及其工作者。因為,他們與學生的關系最為密切,他們的工作職責和性質決定了能充分全面地了解每一個學生,這就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奠定了穩(wěn)固的基礎。使心理健康教育明確了方向和目標,并在學生的教育和管理服務中能有意識地利用心理學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有效手段,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和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心理問題,并凝聚成一股強大的教育外圍力量,使學生健康成長、快樂成長,形成完美健全的人格,這就形成了高職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的第三梯隊。
在進行高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嘗試和探索中,有一個較為成功的經(jīng)驗值得借鑒。那就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體——學生及其群體代表也作為高職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使其積極參與其中。這種建構的意義在于,使心理健康教育施行者的各個層級都對學生的基本情況和隨時發(fā)生的心理問題事件,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和了解,便于及時調整教育方案或在出現(xiàn)問題的第一時間對可能造成不良后果的偶發(fā)隨機事件進行行之有效的控制和處理,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效性落到實處。學生進入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的方式是在各班設置班級心理情報員,主要負責本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觀察、調查,并向學校各心理健康教育層級和梯隊及時報告情況,同時也把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計劃和安排活動傳達給全班同學;組織帶領全班同學積極參與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在教師的指導下幫助有困難的學生處理簡單的心理健康問題;利用同學、同齡人、無代溝等天然優(yōu)勢和感同身受的體驗與同學進行無障礙交流,把班級同學中淤積的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無論是個體的還是群體的通過有效溝通的過程消除在萌芽狀態(tài);還應自覺進行自我心理調適,確保經(jīng)常保持積極陽光的心態(tài),以切身的感受和扎實的踐行過程體驗心理健康的快樂,并給其他同學以積極的暗示,從而誘發(fā)他們逐步形成自覺調適良好自我心態(tài)的習慣,彰顯陶染的教育力量。這就形成了高職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的第四梯隊。
總之,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隊伍的建構擬以心理咨詢專業(yè)工作者為龍頭的專職教師組成高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力量;以心理學工作者和全體任課老師為兼職的中堅力量;以輔導員班主任為代表的全體學生教育工作者凝聚成的第一線“雙肩挑”外圍教育力量;以班級心理情報員為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小助手;全方位構成高職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隊伍的層級梯隊,再加上院校其它部門的大力協(xié)作。一個合格高效成熟的高職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隊伍就組建成功了。
[1]裴靜《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師資隊伍的現(xiàn)狀與思考》《職業(yè)與時空》2009年13期
[2]周家華主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張小衛(wèi)(1964-),男,籍貫,陜西鳳翔人,本科,寶雞職業(yè)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發(fā)展中的高職教育問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