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平
摘 要:初中英語簡約課堂應注重教學導入的簡短有效、教學指令的簡明實用、教學流程的簡潔明快、教學內容的簡化質樸、教學設計的簡單扼要等方面。課堂教學應結合具體活動設計,凸顯以學為中心。
關鍵詞:初中英語 以學為中心 簡約課堂
活動設計
一、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現(xiàn)狀分析
1.新教材閱讀內容增加,課堂效率亟待提高
閱讀是英語教學的重頭戲,新課標人教版八年級教材改版后增加了大量的閱讀內容:2013年6月人教版八年級(上)學生用書,每a一單元第5、6頁為閱讀內容;2013年10月人教新課標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學生用書,每一單元第3頁為短篇閱讀內容,第6、7頁為長篇閱讀內容。
教學內容多,時間緊,壓力大,有些教師采用以講為主,把教學內容從教的層面上講授完,以獲得自身精神上的滿足。但學生究竟學了什么?學到了多少?教師并不清楚,認為只要通過大量的課外作業(yè)來補充就可以了。對于學生來說,這種以教為中心的教學形式,使學生主動思考、主動參與的時間少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達不到教學要求,就更談不上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了。實際上,這種以教為中心的教學形式,多年來一直被教育專家所批判。
2.教師對新課改下的教學方式認識不同
有些教師認為:只要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活躍英語課堂氣氛,就是符合新課改要求的課堂。在英語閱讀課堂中,閱讀前先來一個“頭腦風暴”;閱讀后再來一個小組活動,讓學生都參與其中,課堂形式大于內容的教學設計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現(xiàn)有的教學方式。
長期以來,在課堂教學評優(yōu)以及課堂觀摩活動中,許多優(yōu)秀教師總是向我們展示著課堂中的精彩表現(xiàn):如導語、講解、多媒體演示、板書等,這一切都是為了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而服務的。學生的表現(xiàn)總被教師刻意地隱藏或以假象掩蓋,課堂教學不能自然而真實地呈現(xiàn)。
二、構建簡約課堂的意義
首先,目前所推行的新課改側重于轉變課堂生態(tài),力求將原有以教師為主體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而且更多的是關注學生的學而不是教師的教。教師不能只是循規(guī)蹈矩地完成教參規(guī)定的教學任務,更要依據(jù)課程標準對可利用的課程資源進行加工,強化集體智慧對現(xiàn)有資源的開發(fā)。
其次,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能夠讓教師更好地傾聽學生的訴求,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和能力,科學地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盡可能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自主思考展示,突出學生“學”的主體,然后教師及時給予糾正、指導、總結。這樣的課堂氛圍會更加活躍,學習動力會更為持久,學生的潛質才能被更好地激發(fā),學習效率也就能得到更好的提升。當然,這對初中英語教師的課堂把控能力、應變能力等教學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再次,簡約并不能等同為簡單,看似精煉的課堂呈現(xiàn)往往具有深刻的內涵,因為它注重的不是形式本身而是課堂效果。很多教育家認為,每一個學科都可以使用簡約并充滿活力的方式表達。開門見山式課堂可以引導學生對課堂學習的內容有比較直觀、科學的認識,學生理解了課堂教學目標,就會更加自信,會更加樂意參與思考,在簡約的基礎上再尋求綜合能力的突破也就變得水到渠成了。
新課改道路中所展現(xiàn)的教學風采和魅力創(chuàng)造了太多的欣喜,學生的個性得到了關注和張揚。教師追求知識呈現(xiàn)方式的多元化常常使得學生眼花繚亂、心神不定,課堂動態(tài)生成、學生個體發(fā)展情況及學生之間的差異性等未得到重視。我在參與多次觀摩課堂后的感受是:真正有效的課堂其實是非常簡約的,樸實的課堂導入、平實的教學過程、真切的師生互動、收放自如的學生活動,讓人記憶深刻,流連忘返。我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與反思,通過和同事、教育前輩、優(yōu)秀教師的交流,結合班級學生的特點,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初中英語教學應該營造簡約課堂,將簡約滲透在課堂教學的每一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圍繞學生的“學”,構建新的和諧師生、生生課堂教學關系,讓英語課堂更多地回歸本色。
三、營造初中英語簡約課堂的實踐與反思
課堂活動設計是簡約課堂營造的重要基礎,對課堂上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狀況在教學設計中應有充分的考慮,回憶以前教學中曾出現(xiàn)的情況及應對策略,加強對目前學生情況的掌握。教學目標和起點的準確定位有利于開展實際教學,教學中還應該合理地調節(jié)教學進度,靈活處理實際教學中的意外狀況,確保課堂教學流程順利推進。簡約的課堂進程能夠讓學生自然地融入課堂氛圍,學生能夠發(fā)自內心地樂意展示自己的想法,并與老師和同學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課堂導入、指令、設問的內容和設計應盡量從簡,讓初中英語課堂脫胎換骨。
1.簡約導入,一語中的
簡約巧妙的導入可以在最短時間內引導學生的課堂情緒,呼喚學生對知識的迫切期待,讓學生對所學內容有一個最基本的理解,便于學生迅速進入課堂,打開學習思路,及時將以前所學的知識和本課內容有效對接。我在組織新教材人教版初中英語九年級Unit 9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 教學時,精心挑選了一些學生熟悉而喜歡的旋律和歌曲,讓學生參與“猜一猜”的游戲,音樂的種類(Pop music,Classical music,Techno music,Jazz music,Rock music,Opera, Blues)也就迎刃而解了。
可以是一段明快的、熟悉的音樂旋律,幾幅學生喜愛的圖片,幾分鐘的英文原版視頻,甚至是教師手繪的簡筆畫,這些簡單的導入方式能夠緊扣主題,可以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明確課堂上即將學習的內容和知識要求。
2.簡明指令,言約必達
課堂語言對學生心靈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古今中外的教育名家都曾強調過教師語言素養(yǎng)的重要性,我們也應該重視潛意識甚至無意識中的“觀念”。教師的課堂語言既可以對學生的問題給予及時評價和糾正,又能夠引導學生的學習進程,高效地進行課堂小結和總結。簡明的指令不僅能節(jié)約時間還可以形成師生之間的和諧默契。例如,Lets stay in concert.Any volunteers?等簡短而熟悉的指令。若教師使用復雜長句下達指令不僅使學生焦躁、自卑,更讓大多數(shù)學生難以聽懂,不能準確領會教師意圖,影響課堂教學過程和質量。教師應盡量讓學生展現(xiàn)自己,留給學生更多思考和參與的時間,讓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究問題。在較難理解的知識點上,教師應重點講解,但連續(xù)講解時間應盡量控制在5分鐘內。
3.簡潔流程,干練清晰
我發(fā)現(xiàn)在一些課堂中:教師課前準備不夠充分或對學生情況不夠理解,課堂上不停下達教學指令,活動項目安排緊湊,加之教師講課語速過快,大量的課堂內容會使能力相對略低的學生應接不暇,重復的活動則會降低學生課堂積極性。學生一味地接受,沒有消化鞏固知識的時間,教學的形式大于教學的內容和效果。如在復習了天氣相關的名詞和形容詞后,為檢測學生對“therell be”和“itll be”句型的掌握情況及學生對名詞和形容詞等詞性的理解程度,我設計了如下題目:
(1)Therell be to the north of the Huai River.(雨)
(2)Itll be to the north of the Huai River.(雨)
(3)Itll to the north of the Huai River.(雨)
教師可以借助以上三道檢測題,在最短時間內了解學生對新學內容的掌握情況,更可以引導學生通過比較與分析進一步深化對句型和詞語的理解,學生在鞏固知識的同時也收獲了一種學習能力,以后再遇到類似情況時能夠自主解決,對于相對復雜的知識點可以對已有的知識進行提升與對比,總結異同,化繁就簡,簡單而有效的學習技巧能夠迅速幫助學生解決難題。
在教學人教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Unit 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 Section B 2b時,學生完成post-reading,認識到unhealthy habits與healthy habits:(1)Tony:get up late, have breakfast quickly, usually eat hamburgers. (2)Mary:get up at six thirty, eat a good breakfast.并得出結論Mary is healthier.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英語表達哪些生活方式有利于健康,還可以要求學生給Tony寫一封信,對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出可行性建議。我選擇了一篇學生的課堂作文How to solve Tonys problem?內容如下:
Tony is a student. He doesnt like to get up early , he usually gets up at eight. Then he goes to school at eight thirty. Because he doesnt have much time for breakfast, he usually eats very quickly. For lunch, he usually eat hamburgers. At ten thirty, he brushes his teeth and then he goes to bed. But I dont think its a healthy habit. I think he should get up early. then he has more time. he needs to have breakfast slowly and have a good breakfast like Mary. He doesnt eat hamburgers for lunch often. Because the hamburgers are bad for our health. And he should go to bed early, he shouldnt go to bed at ten thirty, its too late.
教材中展示的閱讀文章是經過眾多專家精心選擇的,有利于教師在較短的時間內通過對文章隱含信息的有效挖掘來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句型、短語、語法等方面知識的特點,建立起自己的知識結構,形成基本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在面對同一個話題時,由于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每個學生的知識積累、已有能力不同,他們對同一問題的看法必然存在一定的差別。教師應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科學指導學生的閱讀和思考,盡量多提供新鮮而有效的素材確保學生能夠有效利用文章素材,自主閱讀,在日積月累中形成新的能力。教師簡潔的課堂進程安排可以讓學生充分享受閱讀材料中的美,在各種精美語句中接受藝術的滋養(yǎng);讓學生能夠有機會自主地參與課堂閱讀和思考,積極展示自己的觀點,自覺形成知識遷移的能力。學生通過自主參與而獲得的新發(fā)現(xiàn),這種感受是非常美妙而深刻的,他們對于這樣的英語課堂會更喜愛。
4.簡化內容,增刪有度
課堂教學內容不只是對課程標準要求的嚴格執(zhí)行,還應該包含教師和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良好生成。教師應該結合原有教材、新教材、不同版本的新教材、與新教材相關的教參和教輔資料等資源對學生正在使用的教材加以增加、刪減和變換。如很多教師在使用人教版新教材時因模塊第一單元Activity1-2難度跨度略大,可以調整到后期學習或者直接刪除;Activity 3 中的聽力相對簡單,可以安排學生自主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可以求助教師,課堂學習則不再安排,以確保教學時間能夠得到充分利用。所以,對現(xiàn)有教學資源的加工和重組是新形勢下初中英語教師必須面對的教學現(xiàn)實。
以人教版初中英語九年級Unit 6 Section A 3a Read the passag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為例,該課文內容過長,且關鍵性新單詞和連讀較多,對初中生而言難度過大,教師可以把文章閱讀轉化為聽力教學,利用幻燈片輔助教學,就能將此類問題有效化解。
教師把篇幅較長且需要快速連讀的聽力材料通過True or False,Listen and Check等環(huán)節(jié)練習,降低了閱讀難度,在較短時間內讓學生領會文章思想。當然,適度降低難度的方法還有很多,但一定要確保教學內容能讓學生“跳一跳,夠得到”,過于簡單或過于復雜的內容都不利于教學過程的順利推進和教學目標的達成,更不能節(jié)省教學時間,優(yōu)化教學效率。
很多學生面對科普性較強的閱讀文章時,常常一籌莫展。由于這些文章相對較為單一和枯燥,很多學生對科普性知識了解得少,難以聯(lián)系上下文來理解文章中出現(xiàn)的生詞。如人教版新目標初中英語八年級(下)Unit 7 Section A 3a Qomolangma-the Most Dangerous Mountain in the World?想對這篇科普文章有更為清晰的理解必須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識,文后提出了如下問題:Where are the Himalayas? How high is Qomolangma? Why do so many people try to climb this mountain even though it is dangerous?學生對喜馬拉雅山了解較少,這方面的生詞接觸也較少,會形成一定的學習壓力。在對此類文章閱讀教學前,教師可以編輯、整理相關科普視頻材料,在課堂教學中播放給學生;教師還可以適度講解,讓學生對閱讀文章中所提及的自然現(xiàn)象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在具備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再閱讀文章,不僅可以降低難度,還能培養(yǎng)學生對各種科學現(xiàn)象的求知欲望,自覺發(fā)現(xiàn)問題并完善相關知識積累,為以后的閱讀打下基礎。
5.簡要設計,案例鮮活
簡約英語課堂要盡可能依據(jù)英語課程本身的特點,通過與教學內容相關的不同話題的引入,要求學生表達自己對世界的認識,其教學步驟包含:按照程序依次分析所給閱讀材料中的思維關系;談論某一話題下的知識認識。建構主義思想強調“在用中學”“在學中用”,學生通過教師教學設計中所安排的話題逐步將新知識以個性化的方式納入他們原有的知識中去。學生完成每一個學習環(huán)節(jié)的過程其實就是使用語言交際的過程。我以人教版新目標初中英語七年級(下)Unit 10 Section B 2b Birthday Food Around the World 為例,為使學生迅速進入課堂學習內容,課前先配上學生所熟知的Happy Birthday音樂,循環(huán)播放我女兒過生日時錄制的視頻,學生自然就清楚了這一課的主題,他們會自覺地聯(lián)想到自己的親人、朋友過生日時的種種場景。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迅速活躍學生的思維,將“美麗的回憶”帶進了英語閱讀課堂,學生自然會對這樣的學習氛圍充滿喜愛,發(fā)言也會爭先恐后。教學實踐中需要展示的內容應盡量簡單、明快,讓學生喜聞樂見。Discuss something about Ssown birthdays環(huán)節(jié)引入切合實際的free talk:
(1)What present/food do you get/want on your birthday?
(2)Who sends you present?
(3)What do you do on your birthday?
(4)What do you do on your friends birthday?
教學中所引用的材料應該貼近學生生活,所提出的話題應盡可讓學生有所表達。英語本身就是一種語言,如果我們所呈現(xiàn)的話題枯燥乏味,無法激起學生的興趣,教學過程就難以順利推進,課堂也可能成為一潭死水。教師還應該通過自身的語言、人格魅力,營造幽默的英語閱讀課堂氛圍,激勵每個學生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積極地肯定學生的每一點進步,有張有弛,獎罰分明,這既能讓學生快樂輕松地學習,又能讓學生有適度的壓力和緊張感,持久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閱讀素材的選取應結合教學內容要求,選取與學生生活實踐聯(lián)系較為密切的素材,提出的問題也應有一定的層次性和拓展性,最好能形成良好的互動性,促使學生在豁然開朗中形成良好的知識遷移。
四、結束語
簡約絕不是簡單,其中既包含了全程的課堂學習感受,又折射出教師對課堂的精妙創(chuàng)設,還有令人振奮的、美妙而生動的課堂生成。這一目標的達成,就需要教師不斷完善自我素養(yǎng),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對課程標準的把握和教材的鉆研上,汲取以往的教學經驗,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使高效的課堂教學更加吸引學生,讓學生在簡約的英語課堂中形成自主學習能力,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王榮生.教學藝術的落腳點是教學內容[J].課程·教材·教法,2007(5).
[2]戴焱.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意識[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9(3).
[3]鄭士強.小組合作學習低效現(xiàn)象的反思及解決策略[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1(4).
[4]郭元祥.教師的20項修煉[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5]賈冠杰.外語教學心理學[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7.
[6]魏書生.如何做最好的教師[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