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摘 要 人性化的語文教育,要高揚人性,遵循人道的原則,通過培養(yǎng)人的全面自由的發(fā)展來促進社會整體的和諧發(fā)展。實現(xiàn)語文教育的人性化,要遵循以下幾條原則:一是確立人性化的語文教育理念,二是挖掘人性化的語文教育內(nèi)容,三是采用人性化的語文教育方式,四是實施人性化的語文教育評價。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在教學中要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語文教學具有個性特點,達到促進人和諧發(fā)展的目的。
關鍵詞 語文教育 人性化 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 05-0052-02
隨著教育時空的拓展,中職學校與學生都不可回避地面對語文教育人性化的問題,即把學生培養(yǎng)成人而非工具。語文教改的曲折歷程證明:拒絕語文教育的人性化,就是堵塞語文教學的生命之源;呼喚語文教育的人性化,正是為了引一渠活水清流,使語文教學旱現(xiàn)盎然生機。本文結合自身的教學實際,力求使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探討一些實現(xiàn)中職語文人性化教育教學的有效方式。
一、自主學習,先學后教
人總是有依賴思想的,學生的學習也一樣,越包辦越有害。包辦實際上是剝奪了學生鍛煉成長的機會,什么都由老師在課堂上講了,學生不用動腦筋,也就談不上主動學習了。每個學生都有著巨大的潛能,語文教育要特別注重開發(fā)學生的潛能。讓學生自主學習,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整個教學過程,是尊重學生、張揚學生個性的需要,同時也能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
在五彩繽紛的信息世界中,學生獲取知識的來源超越前人,超越時空。針對這種情況,我在教學中就放于讓學生借助工具書、圖書閱覽、采集網(wǎng)上信息,不必為應試而擔心博采繁雜,不必為強調(diào)精要而局限文本。在教學中,我依據(jù)單元教學目標,就有關課文的詞語、詞法、作品人物、歷史背景、作家情思、文品風格等有提前量地引導學生預習感知,學生完全可以依據(jù)這個操作程序來學習課文。比如:在學習《故鄉(xiāng)的榕樹》一課時,我先讓學生預習并閱讀課文,提醒學生注意作者是怎樣表達游了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的,讓學生預習時與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的思鄉(xiāng)意境聯(lián)系對照。我在講解這篇課文時,同時播放了歌曲《九月九的酒》,在“愁更愁,憂更憂”的思緒中,讓學生走進故鄉(xiāng)的榕樹,當課堂上洋溢著故鄉(xiāng)的愁思時,我又巧妙地引入了馬忐遠的“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钡拿炎?,讓學生再次愁情滿懷地進入故鄉(xiāng)的榕樹。這樣,通過口中的歌、名人筆下的詩、故鄉(xiāng)的大榕樹,凝聚成了一道震憾人心的思鄉(xiāng)情節(jié)。這樣,課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學生的個性得以共同發(fā)展。此外,我還讓學生自主選擇最喜歡學習的課文,選擇課文中最喜歡學習的段落和句了,選擇自己最喜歡看的書籍,上網(wǎng)查閱自己認為最有用的資料和信息等。然后讓學生自主發(fā)表見解,比如讀課文的收獲、感受、體驗等,學生可以各抒己見,見仁見智,充分尊重他們讀書的獨特體驗。
自主預習,擴充信息,集中提煉教本信息,學生可以逐步提升思想品味,用情感賞析。達到先學后教、人性化教育的效果。
二、讀寫結合,感應生活
“語文天然是與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的,語文是反映生活又反過來服務于生活的一種工具?!苯瘫九c生活相映,文品與心靈感應,動靜結合,陶冶情操,這一直是語文教師苦苦追尋的理想境界。以往的應試教育,束縛教學時空,忽略學生的情感體驗,課堂很少活氣。如果把學生束縛在教材中,就切斷了學生了解生活和社會的通道,也會壓抑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學生為本的人性化的語文課堂教學,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生活狀態(tài),同時還必須關注現(xiàn)實社會的熱點,貼近人的生活。比如:2003年的春天,可怕的“非典”到處傳播,抗擊SARS驚心動魄。我借助《向沙漠進軍》一文說明事理鮮明的特色,引導學生利用于中具備的防非典宣傳資料,結合課文思路,多邊討論,立意構思《抗擊SARS》的寫作提綱,學生感覺新鮮,于是思維敏捷,在樹立人類與自然,科學與健康思想的同時,清楚地區(qū)別事理說明文和議論文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印象深刻地把握了事理說明文的問題特征。
拉近學習與生活的距離,利用非常時期的生活熱點,作為讀寫結合的突破口,解決疑難,效果非常好。如果能以此形成一定的教學規(guī)律和教學態(tài)勢,將有利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讓語文的學習變得輕輕松松。
三、因材施教,互動合作
正襟危坐的課堂教學和精彩紛呈的外面世界,滯后的教學內(nèi)容和形式與學生心理的主觀需求和實際生活格格不入,于是學生便會對應試教育的訓練喪失興趣。構建以學生為本的人性化語文課堂教學,教師必須拋棄固態(tài)應試的純教本說教,使課堂進入自主學習、師生互動的境界。語文教師要注意不同學生個體的差異性,提倡“自由選擇”。自由選擇并非漫無目的的胡亂選擇,而是在實踐中讓不同水平、不同愛好的學生都能發(fā)揮自己的特長。課本里所附的問題和作業(yè)題,其用意并不在于要求每一個問題都得到直接的透徹的回答,意圖在于激發(fā)學生的多種多樣的思想和感情,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并且在課堂上結合所讀的東西展開生動的談話。我在教學中依據(jù)每個學生語文知識的現(xiàn)狀,不布置高空作業(yè),不進行機械枯燥的地面訓練。關鍵是把握住課堂的教學節(jié)奏,有程序地空出時間,供學生進入不等層次的認知氛圍,比較愉快地接受知識的傳授,從而提高讀寫能力。有少數(shù)學生自主探究確實有困難,我實行低標準、低要求,引導“一幫一”,給足提前量,了解課文重點,在字、詞、句、章的基本技能上下工夫。課堂上讓這些學生有機會有亮色地表現(xiàn)自我,從而樹立信心。中等層面以上的學生非智力因素強,記性好,我在教學中實行高標準、松要求,盡量讓他們在“短平快”活動中,充分表現(xiàn),查字典、背誦語段、復述課文、即興論辯,揚其長,避其短,自由競技,發(fā)揮優(yōu)勢,進而達到較高水平的認知要求。當場給學生亮分,讓學生看到了表現(xiàn)自我的實惠,于是往往能夠急中生智,消除心理和行為的一些不自覺學習的惰性,在有形無形之中活躍了思維,加深對課本知識鮮明的印象,從而提高了課堂質量。
這樣的教學,能夠快速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主動性和應變能力,真實體現(xiàn)以學生為本的人性化語文課堂教學,有利于教育目標的有機整合。
四、放飛心靈,開放作文教學
要提高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興趣和能力,必定要從大自然和社會生活中去尋求動力源泉,進行開放作文教學。這是構建人性化語文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徑。教師的知識和能力遠遠不能彌補和滿足學生自覺的生活體驗,尤其是心理上對現(xiàn)代科學和精神的渴求。因此,要抓住時機,調(diào)換教學節(jié)奏,開展課外活動,策劃利用多渠道的校外教育資源,見縫插針,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向鮮活的生活,豐富感知,在激發(fā)生活情趣的基礎上多寫活動作文。
在開放寫作的時空活動中,師生間共學共事共修養(yǎng),教師放卜支配寫作的架了,不演獨角戲,學生也身心振奮,不再為無米之炊而苦思冥想,也不會被動地依葫蘆畫瓢,而是自覺挖掘和積極使用個人的獨特感受和信息。自主寫作,讓心靈放飛,才智解放,言之有物,新鮮生動,真實體現(xiàn)語文教育的實踐性和人文學科優(yōu)化育人的導向性。
教育說到底是為了“人”的全面發(fā)展,語文課堂教學富有人情味的教學方法和人性化的教學內(nèi)容既是教學范疇的客觀要求,也是語文教學的本質體現(xiàn)。實現(xiàn)語文教H的人性化主要從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教學方式的改變、教學評價的模式等幾方面來著于進行,但并不儀儀限于這幾個方面,比如說教育環(huán)境、教育管理、后勤服務等都需要實現(xiàn)人性化的轉變。人性化的語文教學是激發(fā)和滿足學生心理的良方妙藥,是學生真正學會立言、做人的核心內(nèi)容,有了它作為“精神的底了”,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才能真正實現(xiàn)。出現(xiàn)在語文教學課堂的學生本應是活生生的生命個體,最大限度地激活他們的生命意識,激發(fā)他們作為成長中的“人”的內(nèi)在需要,是語文教學責無旁貸的使命。從教學思想到教學實踐活動,從教學方法到教學評價等,都應當作出相應的改革和調(diào)整,遵循人性化的原則。這樣才有利于為國家培養(yǎng)出適應二十—世紀發(fā)展所需要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yǎng)出更多在未來世界競爭舞臺上能夠大顯身于的人。
參考文獻:
[1]黃葳.教育的超越價值[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96,(3) 37.
[2]陳云愷,人性教育與教育人性化[J].教育評論,2003,(2): 13 -14.
[3]劉長永.語文教育請回歸語文[A].教學論壇[C].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