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悅
【摘要】當前大學生普遍存在情商不高的情況,原因在于獨生子女政策的實施,導致父母之愛的異化;應試教育的培養(yǎng)模式,造成情商教育的忽略;信息技術的革新,帶來人思維的復雜化;傳統(tǒng)文化的忽視與遺失,導致傳統(tǒng)禮儀制度的缺失。鋼琴教育對大學生情商的培養(yǎng)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鋼琴教育的特殊性對大學生情商的導向作用;鋼琴教育的內涵文化對大學生情商教育的促進作用;鋼琴教育的技能性對大學生情商教育的持續(xù)作用。
【關鍵詞】鋼琴教育;大學生;情商培養(yǎng)
一、對大學生情商的導向作用
教育的方式有千千萬萬,無論是何種教育,最高境界最終目的無非是能夠使得受教育者能夠達到教育的某種目的,并使得受教育者能夠獲得德智體美等方面的發(fā)展,在鋼琴教育中,教育的目的則更直接表現(xiàn)為對教育者美的教育,即美育。這種傳統(tǒng)的教育定位在一定程度上為鋼琴教育指明了方向,有利于促進鋼琴教育的發(fā)展,然而不可避免,我們也應該認識到,將鋼琴教育局限于美育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鋼琴教育的內涵范疇以及內涵發(fā)展。鋼琴作為西方流傳過來的樂器,近年來已經(jīng)越來越為國人所接受,鋼琴人才的就業(yè)面和才華展示的舞臺也越來越寬廣,鋼琴教育的受眾范圍也從原先的精英階層獨有教育逐漸走向大眾教育。因此,在新形勢下進一步深化鋼琴教育的內涵、研究鋼琴教育影響與作用的多樣化既是鋼琴教育的未來發(fā)展走向,又是增加鋼琴受教育者的綜合素質的提升。在受教育者的綜合素質中,尤其要關注情商的提升,這是因為通過鋼琴教育提升受教育者的情商水平,在高等教育中顯得尤為重要。
情商,即情緒智力商數(shù)(EmotionalQuotien,t簡稱EQ),又稱情感智力,是心理學家們提出的與智商相對應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情商與智商共同構成了個人最終安身立命的基礎,其中,情商又是開啟智商寶藏的鑰匙,因此情商對一個人的生存與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大學生正處在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形成與定型階段,大學生情商的培養(yǎng)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內容。然而我們也應該注意到在大學校園中,還存在相當一定數(shù)量的大學生情商低的現(xiàn)象,如有的大學生抗壓能力弱,生活自理能力差,雖然分數(shù)考的高,但是遇到一點挫折就六神無主,失去信心,甚至影響自己正常的學習和生活,要么就是丟三落四,生活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困難。有的大學生過度以自我為中心,不會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即使對于老師也缺乏應有的體諒與理解。有的大學生在人際交往方面表現(xiàn)不足,或是與同學之間不能和睦相處,或是內向自閉,長期融入不到班級的集體中等。這些低情商的現(xiàn)象在大學中并不鮮見,而大學教育的意義就在于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而不是高分低能兒,且大學是人進入社會前的最后一道關卡,它是大部分學生在人生中所接受的最后一段集中學習的時期,把握好大學教育的目標與任務,推動大學生的情商發(fā)展,促進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整體提高,對于學生個人而言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對于學校乃至整個社會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影響當代大學生情商提高的制約因素
本文認為,當代大學生情商低的原因既有整體教育環(huán)境的客觀原因,也有學生個體的主觀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獨生子女政策的實施,導致父母之愛的異化
我國從80年代開始嚴格實施計劃生育政策,即一個家庭一個孩子的政策,從以往一個家庭有數(shù)個孩子的情況逐漸變成一個家庭只有一個子女,幾代人呵護一個孩子的情況出現(xiàn),導致親情之間愛的異化。具體表現(xiàn)從親情之愛異化成溺愛,對于家里幾代人的獨苗,他們往往從小就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父母對于其不合理的要求也是一呼百應。與以往的數(shù)個孩子的家庭相比,獨生子女失去了過去多個孩子分享親情愛的情況而一人獨攬親情,也就很容易沒有分享與奉獻意識,再加上父母不正確的疼愛方式,導致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逐漸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個性特征,做事情不會為旁人考慮,凡事以自己為優(yōu)先,強調個人利益,忽視集體利益等等,這些都是情商低的表現(xiàn),也是親情之愛不正確行使的結果。父母之愛的異化讓大學生錯誤地認為一切以自我為中心,凡事優(yōu)先自己選擇,且這種想法在日常的積累中逐漸演變成學生的思維,進而影響到了學生整體的認知態(tài)度和行為習慣,阻礙了學生情商的發(fā)展,且對學生日后的情商教育帶來較大的阻礙作用。
(二)應試教育的培養(yǎng)模式,造成情商教育的忽略
由于既有教育體制的影響,從小學到中學,我國依舊實行應試教育政策,單純通過考試來進行選拔人才。這種方式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教育與競爭的公平,保護了弱勢家庭孩子改變命運的機會,對于調整社會結構,鼓勵全民族的教育熱情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但是事情都是具有兩面性的,當前應試教育的局限性日漸體現(xiàn),其中之一就是表現(xiàn)為教育的僵硬化與單一化。由于受升學率和分數(shù)的左右,幾乎大部分學校依舊采取題海戰(zhàn)術,通過持續(xù)不斷的重復做題保證學生在考試中取得較高的分數(shù)。甚至原本存在的一些體育課,思品課音樂課等等也都通通被所需要應試科目的所取代,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與活力被壓制,淪為學習的奴隸,雖然應試教育過程中也能夠為孩子提供一些培養(yǎng)意志力等情商的機會,但總體而言,學生并沒有系統(tǒng)地接受了情商有關的教育,更沒有從思想上認識到提升情商的重要性。他們把精力集中放在應付考試上,而對于最基本的生存方式,人際交往方式等等都認識不足,長期地忽略情商教育,導致學生從心理上輕視相關的教育,更容易形成惡性循環(huán)。
(三)信息技術的革新,帶來人思維的復雜化
當前,我國社會思潮呈多樣化的趨勢,雖然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宣傳一直占據(jù)主要位置,但是我們也警惕外來不良思想所帶來的影響。一方面,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以及信息技術手段的不斷發(fā)展,全球范圍內的思潮呈現(xiàn)越來越活躍,越來越多元化的趨勢。雖然,社會思潮的多樣化是社會文化繁榮的一種表現(xiàn),但是我國正處在轉型期的社會主義時期,社會矛盾爆發(fā),各種群體之間的利益訴求較多,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同時精神文明建設沒有與物質文明建設協(xié)調并進,帶來人思想上的不穩(wěn)定與精神上的不統(tǒng)一。另外一方面,作為新生的社會主義國家,盡管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中國已經(jīng)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jīng)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然而西方的敵對勢力依舊對中國虎視眈眈,尤其是一部分奉行和平演變戰(zhàn)略的謀事者依然在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來捏造歷史事實,通過各種社交網(wǎng)絡公眾平臺散步謠言,擾亂國人尤其是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西方價值觀中所鼓吹的普世價值觀,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不良思想的滲透,也讓一部分大學生過度以自我為中心,奉行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思想,或過度集中精力在追逐金錢上,嚴重影響到了健康的個性的發(fā)展。
(四)傳統(tǒng)文化的忽視與遺失,導致傳統(tǒng)禮儀制度的缺失
擁有五千年燦爛文明的中國素來就以禮儀之邦著稱,在中國古代就有四書五經(jīng)等經(jīng)典儒家著作中詳細記載了社會上存在的方方面面的禮儀。然而這些古人的禮節(jié)并沒有完整地傳承到今天,首先是因為經(jīng)歷了幾千年的演變之后,原本象征著社會進步與文明標志的禮儀制度逐漸走向極端,變成了繁文縟節(jié),反而阻礙了中國社會的現(xiàn)代化進程。其次,在新文化運動中,為了對腐朽的封建文化徹底推翻,在活動中對傳統(tǒng)文化采取了全盤否定的策略,在以后經(jīng)歷的相似運動中,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遭到了較大程度的破壞,傳統(tǒng)的禮儀制度逐漸退出了人們的視野,由于從小缺乏民族傳統(tǒng)禮儀制度的熏陶,這些帶有民族文化色彩的禮儀制度也漸漸消失,形成了青年人與傳統(tǒng)文化之間漸行漸遠的惡性循環(huán)。
三、鋼琴教育對大學生情商的培養(yǎng)
(一)鋼琴教育的特殊性對大學生情商的導向作用
鋼琴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專業(yè)知識教育,鋼琴教育的操作性更強,除了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鋼琴最終是要在不斷練習中積累越來越高的鋼琴水平。所以鋼琴教育更多的是一種建立在發(fā)自內心熱愛的基礎上強調堅韌、長期的教育。在世界范圍內享譽盛名的鋼琴家無一不是經(jīng)歷過長期刻苦的鋼琴練習,從最簡單的每個音符,到后面的整首歌曲的完整彈奏,只有堅持才能讓夢想變?yōu)楝F(xiàn)實。而大學生中很大一部分群體都存在著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的現(xiàn)象,很多事情堅持不了多久就半途而廢,在鋼琴教學中,鋼琴老師通過一定程度的監(jiān)督與控制,能夠強化學生對于鋼琴的練習時間,當學生第一次能夠完整談出一首曲子,乃至嘗試難度越來越高的作品時,這個完整的過程就是對大學生情商的提高。
(二)鋼琴教育的內涵文化對大學生情商教育的促進作用
眾所周知,鋼琴不僅僅是一門樂器,它是凝結了人類的智慧與大自然物產(chǎn)的集合體。人們通過發(fā)明它來將人類對美的追求展示出來,鋼琴是一種載體,不僅傳承出創(chuàng)曲人的情感與思維,更能夠通過樂譜和鋼琴者傳承不同時代下所代表的不同文化內涵。借助新媒體,世界著名鋼琴曲得到了廣泛的傳播,不僅傳播了異域文化,也是對聽眾美感的培養(yǎng)。對于大學生來說,不同的鋼琴曲子代表不同的創(chuàng)作背景與不同的文化內涵,教師通過加以介紹與引導,使大學生能夠帶著探索的心理去了解作者內心的想法,讓自己沉浸在鋼琴的美妙聲中,無疑是對情商的良好培養(yǎng)。
(三)鋼琴教育的技能性對大學生情商教育的持續(xù)作用
鋼琴是門學問,也是一門技能,人們用自己的手來駕馭鋼琴,將其作為一種工具來抒發(fā)自己的情感,但是這種駕馭是以掌握扎實的鋼琴技能為前提的。在接受一定的鋼琴教育,掌握一定的鋼琴技能之后,大學生則擁有來一項終身技能,也就是說一旦掌握來鋼琴的彈奏方法,未來不僅不容易遺忘,還能夠憑著自己的技能嘗試更多不同風格的作品,從而使這種技能能夠伴隨自己一生,并為自己的音樂情感服務。技能的長期性對大學生的情商教育起到持續(xù)、終身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趙允福.當代大學生的情商教育:問題、原因及途徑[J].求實,2011,S1:251-252.
[2]劉茂福,薛濤.大學生的情商問題及情商教育探究[J].當代教育論壇(管理研究),2010,07:71-73.
[3]陳娟.淺析高職大學生情商的現(xiàn)狀與對策[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0,12:72-74.
[4]王英,唐靜.音樂教育應注重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J].音樂探索(四川音樂學院學報),2006,S1:143-149.
[5]張克學.音樂教育對大學生情商的培養(yǎng)[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5:86-88.
[6]張建國.用音樂建構美好的情感人生——淺談音樂教育與大學生情商培養(yǎng)[J].蘇州大學學報(工科版),2009,05:47-49.
[7]龐梅.高校音樂教育中學生情商的培養(yǎng)——由“5·12”賑災歌曲引發(fā)的思考[J].四川戲劇,2010,03: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