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正定縣曲陽橋小學050800)
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訓練語感
栗惠敏(河北省正定縣曲陽橋小學050800)
所謂語感,是個體在規(guī)范的言語實踐中,逐步養(yǎng)成的一種能比較直接迅速地感悟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缎W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課程要“豐富語言積累,培養(yǎng)語感”,葉圣陶先生曾強調(diào)“文字語言的訓練,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訓練語感”,著名的語言學家夏丏尊先生也提出了語感問題,認為語感是理解一切文學的基礎,可見對小學生進行初始的語感訓練非常重要。如何進行語感訓練呢?下面淺談一下個人的教學體會。
語文學習離不開朗讀,反復朗讀能使學生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師要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創(chuàng)設意境,營造朗讀氛圍,并指導學生如何朗讀。
(一)指導學生邊朗讀邊想象
語感同想象是緊密聯(lián)系的,因此在教學中要通過多種手段,啟發(fā)學生深入想象,讓學生產(chǎn)生身臨其境之感。如教學《送給奶奶的陽光》一文時,為讓學生更好地想象大自然的美景和美麗的鹿兒,先讓學生看圖,再讓學生邊聽邊看幻燈片,最后讓學生閉眼想象,傾聽朗讀,學生腦海中會出現(xiàn)這樣的畫面,燦爛的陽光沐浴著大地,快樂的小鳥在蔚藍的天空中飛著,芬芳撲鼻的紫花開遍大地,清澈的小溪潺潺流淌,翠綠的草地上有一個美麗可愛的小女孩——鹿兒在快樂地玩耍。然后,再讓學生邊朗讀邊想象,品讀這段情景交融的文字。
(二)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有感情地朗讀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體會人物的特點。如《跨越百年的美麗》一課,通過簡介居里夫人和分析課文之后,學生對居里夫人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這時我再指導學生懷著崇敬愛戴的心情,用充滿激情和敬佩的語調(diào)有感情地朗讀,將居里夫人提煉鐳的艱難以及她堅強執(zhí)著、勇于探索、獻身科學的精神和她樸實淡然、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表達了出來。
(一)換詞比較體會用詞的準確
在課文中,有些詞語是作者經(jīng)過反復推敲才用上的。如何讓學生體會用詞的準確呢?我經(jīng)常采用換詞的形式,通過讓學生比較,來領悟詞語運用的準確。
例如,在教學《繁星》一課時,有一句話“我躺在艙面上,仰望天空,深藍色的天空懸著半明半昧的星”,如何讓學生體會“躺”和“懸”的精準呢?我啟發(fā)學生思考:能不能把“躺”換成“睡”,把“懸”換成“掛”呢?通過比較,學生領悟到“躺”才能“仰望”,“睡”閉著眼就不能仰望了?!皰臁笔怯幸欢窟B的,而星星沒有牽連,只能用“懸”。這樣,通過換詞學生揣摩到了作者用詞的準確。
(二)詞語增刪比較體會用詞的精煉
在教學《葵花之最》一課中,“葵花子居然發(fā)芽了”一句,我讓學生去掉“居然”改為“葵花子發(fā)芽了”,讓學生比一比,兩句話有什么不同。通過揣摩比較,學生領悟到昆侖山常年積雪,連草木都不長,更不用說葵花了,在戰(zhàn)士們的精心呵護下,葵花子意想不到發(fā)芽了,這使戰(zhàn)士們?nèi)f分驚喜。如果去掉“居然”就不能表達戰(zhàn)士們的驚喜和對葵花的喜愛之情。
訓練語感,必須加強語言分析,引導學生把語言文字的分析與課文內(nèi)容、時代背景、以及生活實際相結合,讓學生在文章提供的語境中揣摩,體會語言的精妙。這樣學生對語言的感悟就會更加深刻。
(一)結合時代背景體會含義
如教學《白楊》一課,有一些句子如“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許許多多的白楊樹,這兒需要它們,它們就在這生根發(fā)芽了?!薄霸谝豢酶叽蟮陌讞顦渖磉?,幾棵小樹正迎著風沙成長起來。”我讓學生結合時代背景思考白楊樹只是白楊樹嗎?它還指什么?通過討論,學生明白了白楊樹象征著邊疆建設者,他們要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祖國的邊疆事業(yè)后繼有人。
(二)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含義
在教學《秋天的懷念》一課時,有一句語義雙關的句子“咱娘兒倆在一塊好好活,好好活……”我先讓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母親的身體狀況,學生知道了母親得了重病,卻瞞著兒子,一心照顧兒子。再讓學生理解這句話的含義:一方面是母親鼓勵兒子好好活下去,一方面是暗暗地鼓勵自己為了照顧兒子要堅強地活下去。由此學生體會到了無私偉大的母愛。
(三)聯(lián)系生活實際加深體會
如教學《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一課,當講到烈火燒到邱少云身上,邱少云爬在火堆里一動不動的情景時,我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象:當一滴油濺到你的手上時,你有什么感覺?當熱氣騰騰的飯菜倒在手上,你會怎么樣?通過聯(lián)系實際,邱少云鋼鐵般的意志就會深深地印在學生的腦海中。
增加閱讀量,可以讓學生積累閱讀材料,提高閱讀速度,以達到培養(yǎng)語感的目的?!白x”不僅體現(xiàn)在課內(nèi),還體現(xiàn)在課外。因此,我每天給學生留一些閱讀的作業(yè),讓學生每天讀一個故事,家長簽字,來校后發(fā)一個小紅花。讀完一本書,把書拿來,給大家講述書中的兩個故事,過關后發(fā)一個書香閱讀綠卡,學期末評比,選出讀書標兵,頒發(fā)獎狀。學生讀書的興趣非常高漲,一有時間就讀書。這個辦法已經(jīng)使用三年了,學生的閱讀速度和語言表達能力明顯提高。
總之,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需要教師根據(jù)小學語文教學的特點,通過多種有效的途徑和不同的方法,讓學生多讀、多思、多寫、多實踐,把對學生的語感訓練貫穿于學生的語文學習之中,融入學生的生活實踐之中,指導學生理解語言文字的豐富內(nèi)涵,感受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體會人物的形象特征,從而提高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全面提升。
(責編 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