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新媒體時代廉政政策傳播模式創(chuàng)新探析

        2015-07-08 11:27:46肖生福曾冬冬廣州大學a廣州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公共管理學院廣東廣州510006
        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年12期
        關鍵詞:公眾參與模式創(chuàng)新

        肖生福,曾冬冬(廣州大學a.廣州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公共管理學院,廣東廣州 510006)

        新媒體時代廉政政策傳播模式創(chuàng)新探析

        肖生福a,b,曾冬冬b
        (廣州大學a.廣州廉政建設研究中心;b.公共管理學院,廣東廣州 510006)

        摘 要:新媒體對廉政政策傳播具有積極影響,在新媒體時代,廉政政策傳播的主體更為多元,傳播渠道更為多樣,傳播內容更為豐富。而要提升廉政政策傳播效果,在廉政政策傳播中必須廣泛利用新媒體優(yōu)勢,構建政府、新媒體、公眾三方循環(huán)互動的廉政政策傳播新模式:在傳播渠道上,應該由單向直線傳播模式向雙向互動傳播模式轉變;從傳播媒介看,應該由政策宣傳模式向公眾互動參與模式轉變;在傳播內容上,應該由政策文本傳播模式向內容形式多元傳播模式轉變。

        關鍵詞:新媒體思維;廉政政策;模式創(chuàng)新;循環(huán)互動;公眾參與

        新媒體是指20世紀后期在世界科學技術發(fā)生巨大進步的背景下,在社會信息傳播領域出現(xiàn)的建立在數(shù)字技術基礎上的能使傳播信息大大擴展、傳播速度大大加快、傳播方式大大豐富、與傳統(tǒng)媒體迥然相異的新型媒體。[1]近年來,以互聯(lián)網、自媒體、手機媒體等為代表的數(shù)字化新媒體的迅猛發(fā)展,興起了一場信息傳播方式的革命。如何利用新媒體優(yōu)勢加強新聞傳播,已引起新聞傳播學界的廣泛關注。對于廉政政策傳播來說,隨著我國反腐倡廉工作的不斷深入,如何有效利用新媒體優(yōu)勢加強廉政政策傳播,不僅值得各級黨委紀檢部門及政府監(jiān)察部門關注,也應該引起廉政學者的重視和研究。然而,目前國內學界對于如何利用新媒體實現(xiàn)廉政政策傳播模式創(chuàng)新的研究還比較貧乏?;谏鲜銮闆r,本文擬對新媒體環(huán)境下廉政政策傳播模式創(chuàng)新課題做一初步探析。

        一、新媒體優(yōu)勢及其對廉政政策傳播的積極影響

        美國著名傳播學者拉斯韋爾于1948年在《社會傳播的結構與功能》一文中,首次明確提出了傳播過程及其五個基本要素,即:“誰(who),通過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對誰(To whom),說了什么(Says what),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這就是著名的拉斯韋爾“5W”模式。[2]拉斯韋爾這一理論將復雜的人類傳播過程的構成要素(傳播者、傳播內容、傳播媒介、傳播對象及傳播效果)清晰地表述了出來。在此基礎上,拉斯韋爾把傳播學的研究內容分為五個部分,即控制分析、內容分析、媒介分析、對象分析和效果分析。拉斯韋爾的“5W”模式奠定了傳播學研究的基礎,成為傳播學的經典理論。雖然拉斯韋爾的描述是針對一般傳播活動而言的,但對廉政政策傳播同樣適用,廉政政策傳播的基本要素也是由傳播主體、傳播渠道、傳播內容、傳播對象、傳播效果等要素構成。雖說傳播的基本要素是大致固定的。但在現(xiàn)實的傳播活動中,每個要素都在變動,都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而不斷變化。所以,傳播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它也在隨著社會的前進而不斷地演化。當人類進入21世紀,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傳播學界對傳播媒介、傳播對象、傳播過程等方面都開始有了新的認識,尤其是傳播過程觀念開始轉變,傳播過程不只是從生產者到消費者的單向、線性的過程,而是一個多對多、所有人對所有人的社會互動過程,傳播的“傳遞觀”更進一步演化為傳播的“社會互動觀”。[3]傳播學界不斷變化的傳播觀念無疑也會對廉政政策傳播產生深遠影響。在新媒體時代,廉政政策傳播的主體更為多元,傳播渠道更為多樣,傳播內容更為豐富,這些都是新媒體對廉政政策傳播的積極影響,也是新媒體的傳播優(yōu)勢所在。

        (一)傳播主體的多元化

        廉政政策傳播者是廉政政策傳播活動的主體,是將廉政政策信息傳遞到傳播受眾的信息發(fā)布者和推動者。在我國政策傳播過程中,黨和政府既是“傳播者”,也是“把關人”。因此,我國政策傳播者具有三個顯著特征:一是專職政策傳播者;二是沒有對政策信息進行整理加工處理的權力;三是政策信息的接收對象,即政策傳播者也具有政策接受者的身份。[4]我國廉政政策傳播主體雖然涉及面很廣,幾乎涉及中央到地方的各級黨委和政府機關,但表現(xiàn)出明顯的單一化,即以政府機關的內部傳播主體為主,缺乏外部傳播主體參與,主要表現(xiàn)為公眾參與不足。廉政政策信息的傳播途徑通常是在組織系統(tǒng)內自上而下地傳達到政策受眾,傳播途徑較固定,傳播過程中其他主體參與較少,社會公眾對廉政政策信息知之甚少,廉政政策無法得到良好的傳播效果。這其中很大部分的原因在于政府對廉政政策傳播受眾的范圍界定不清晰,社會公眾未納入其傳播受眾范圍。廉政政策的傳播受眾不僅應包含公共權力的擁有者,更應該包含公民社會中的廣大公眾。因為,社會公眾成為廉政政策的受眾不僅對廉政政策的執(zhí)行具有良好的監(jiān)督作用,而且有利于廉政政策信息的傳播,是重要的廉政政策傳播參與者。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fā)展,特別是網絡媒體的興起,網民對政策傳播過程“強制性介入”,常常以新聞跟帖、論壇話題、微博微信等形式,自發(fā)對政策內容和決策程序展開討論。[5]此時社會公眾不僅是政策信息的傳播受眾,更是政策信息的傳播參與者。在廉政政策傳播過程中,黨和政府是廉政政策傳播的直接傳播主體,對廉政政策進行解讀,并主導和控制整個傳播過程,直接影響公共權力擁有者及社會公眾對廉政政策的理解和認知。介入傳播過程中的社會公眾將接收到的政策信息通過新媒體媒介向其他社會大眾傳播,是廉政政策傳播的間接傳播主體,其對廉政政策的接受度和認知度將間接影響廉政政策傳播環(huán)境,因為新媒體時代也是“自媒體時代”,社會公眾對廉政政策的傳播效益呈現(xiàn)幾何倍數(shù)增長,社會公眾的普遍接受和認可,有利于優(yōu)化廉政政策的傳播環(huán)境,進而影響公共權力擁有者對廉政政策的接受和認可。比如,網民通過論壇、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媒介對其接收到的廉政政策信息進行“轉發(fā)”“分享”,同時附加自己對廉政政策信息的觀點和看法,這樣廉政政策信息不僅擴散到社會的各個領域,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而且網民對廉政政策信息“轉發(fā)”過程中附加的觀點、看法等互動性評價也得到了傳播,傳播受眾不僅是其他社會公眾,其中也包含公共權力擁有者,而且傳播過程中的互動性也得到強化。

        (二)傳播渠道的多樣化

        在傳播渠道上,我國廉政政策傳播在改革開放以來的一個相當長時期里,都是以組織系統(tǒng)內的單向直線傳播模式為主導,大量廉政政策都是以通知、意見、辦法、規(guī)定、條例、決定等文件形式和通過召開會議(報告)的形式在體制內傳達。[6]這種傳播模式主要依賴于黨和政府機構層級自上而下地逐級往下傳達,最終傳達到各級目標群體。然而,在當今社會,除政府的內部系統(tǒng)直線傳播渠道外,政策傳播更多地還需依賴于外部大眾媒介傳播。處于信息技術時代的21世紀,新媒體的迅猛發(fā)展和不斷普及,促使人們接收信息的方式正在發(fā)生改變。在當今社會,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有手機和網絡接入,人們都可以通過移動互聯(lián)網輕松自如地接收各種資訊信息以及進行形聲并茂的即時交流。另外,人們接收信息的習慣也在改變,不再是被動地接收信息,而是有選擇性地主動接收自己感興趣的信息內容。對于廉政政策傳播而言,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新媒體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通過網絡媒體、自媒體、手機媒體、分眾媒體、車載電視等渠道,將廉政政策信息內容迅速傳遞給傳播受眾,實現(xiàn)了更為快捷準確的傳播。另一方面,通過新媒體,傳播受眾的可選擇性大大增強,不必按傳統(tǒng)方式接收信息,既可以通過電腦接入網絡,也可以通過手機、ipad接入移動互聯(lián)網等多種方式瀏覽、接收和保存資訊,傳播受眾獲取信息更為便捷。因此,新媒體技術的應用,帶來的不僅是傳播渠道的改變,傳播效果也大大提升。

        (三)傳播內容的豐富化

        傳播內容是傳播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從傳播學的視角來看,一般把傳播內容分成“說什么”和“怎么說”兩個方面?!罢f什么”是傳播內容的信息,而“怎么說”則體現(xiàn)傳播內容在呈現(xiàn)方式及傳播技巧方面的運用,二者相輔相成。北京大學莊德水教授認為,廉政政策根據(jù)現(xiàn)象形態(tài)可分為三個層次:一是領導人的廉政講話、報告、工作綱要、規(guī)劃、戰(zhàn)略、方針等;二是國家法律法規(guī);三是黨內規(guī)章制度、行政規(guī)章、行政條例、規(guī)定、通知等。[7]廉政政策的涵義豐富,既包含宏觀上的國家法律,也包含微觀上具體的領導人講話內容,我們可以把這些統(tǒng)稱為廉政政策信息。所以,廉政政策傳播的內容,就是廉政政策信息,即“傳播哪些政策信息”及“用何種表達形式呈現(xiàn)信息”。廉政政策傳播必須把握好這兩個方面。

        在傳統(tǒng)媒體環(huán)境下,黨和政府對廉政政策的傳播主要通過“一報兩臺”將廉政政策信息傳播給受眾。在這種傳播技術條件下,人們不能根據(jù)自己的需要有選擇性地注意和接收自己感興趣的信息,是一種信息單向傳播方式。隨著新媒體技術的興起,人們對傳統(tǒng)媒體的內容表現(xiàn)形式越來越不感興趣,加之報紙、廣播等傳統(tǒng)媒體的受眾越來越少,這種傳播模式的缺陷也越來越突出。而在新媒體技術條件下,傳播內容呈現(xiàn)方式非常多元,文字、語音、音樂、動漫、圖標、視頻、同步快評、評書、播客、彩信、手機報、電子滾屏、網絡論壇、網上調查……種種內容呈現(xiàn)方式,不一而足,數(shù)量多達30多種。得益于新媒體的強大傳播功能,廉政政策傳播內容得以采用更為形象直觀、通俗易懂、受眾感興趣的表現(xiàn)形式。比如,可以將連篇累牘的政策文本信息制作成生動有趣的動畫視頻、音樂歌曲等人們更易理解、更易接受的形式表達出來,不僅易于在新媒體平臺上傳播,而且傳播效果也更好。網絡爆紅的《習大大打老虎》采用動漫并配以時髦的網絡用語對“群眾路線”進行深入的解讀,“群眾路線動真格了”、“啥叫群眾路線?”“改四風,可不是東西南北風”、“玩兒真的”這些更接地氣的語言或網絡用語被受眾廣泛接受,取得非常好的傳播效果。反腐神曲《習大大打老虎》,一經上傳微信,瞬間引爆朋友圈,傳播效果十分了得??傊旅襟w技術的蓬勃發(fā)展,顛覆了大眾媒體傳統(tǒng)的傳播模式和內容表現(xiàn)形式,對廉政政策傳播無疑產生了巨大影響。

        二、新媒體時代廉政政策傳播模式創(chuàng)新的方向

        反觀我國既有廉政傳播模式,可以發(fā)現(xiàn)如下特征與缺陷:一是在傳播渠道上主要以組織系統(tǒng)內的單向直線傳播模式為主導;二是在傳播媒介上主要憑借大眾傳媒的政策宣傳模式;三是在傳播內容上未能擺脫單調的低層次內容的傳播模式。在這種傳播模式運行下,我國廉政政策傳播績效低下。面對新媒體時代出現(xiàn)的傳播媒介、傳播模式和傳播受眾等因素對傳播環(huán)境的影響,廉政政策傳播必須適應新環(huán)境、新形勢、新問題,順應時代潮流,大膽創(chuàng)新廉政政策傳播模式,以期在新媒體環(huán)境下提升我國廉政政策傳播效果。無疑,具有即時性、互動性和普及性等特點的新媒體技術為我們實現(xiàn)廉政傳播模式創(chuàng)新提供了機遇。在新媒體條件下,廉政政策傳播模式應該朝著什么目標方向進行創(chuàng)新呢?我們認為,在傳播渠道上,應該由單向直線傳播模式向雙向互動傳播模式轉變;從傳播過程看,應該由政策宣傳模式向公眾互動參與模式轉變;在傳播內容上,應該由政策文本傳播模式向內容形式多元化傳播模式轉變。如果非要為新模式命名,我們可以把它概括為政府、媒體、公眾三方循環(huán)互動的廉政政策傳播新模式①政府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從廣義上來講,政府是指國家的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等公共機關的總合,代表著社會公共權力。從狹義上來講,政府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zhí)行機關,是國家政權機構中的行政機關,即一個國家政權體系中依法享有行政權力的組織體系。本文所指導政府是廣義政府,包括了黨的機關。。

        圖1 政府—媒體—公眾循環(huán)互動傳播模式

        如圖1所示,按照這種互動傳播新模式,廉政政策傳播主體可以實現(xiàn)多元化,政府部門是廉政政策傳播的核心主體,而公眾不單是廉政政策傳播過程中的受眾,而且也是廉政政策傳播的參與者,是重要的傳播參與主體。政府部門通過新媒體將傳播內容形式多樣的廉政政策信息傳播給公眾,這里指的公眾不是特指普通公眾,而是涵蓋了政策目標群體和意見領袖等政策傳播參與者。公眾既是受眾,也是傳播者,他們將接收到的政策信息內容經過其主觀能動加工后,又通過新媒體將政策信息內容傳播給其他的公眾以及原來的傳播主體,政策信息在政府、媒體與公眾之間暢通無阻的雙向循環(huán)傳遞,形成政府、媒體與公眾之間循環(huán)互動的傳播模式。如此循環(huán)往復,傳播次數(shù)可以實現(xiàn)幾何倍數(shù)增長,廉政政策信息傳播實現(xiàn)循環(huán)互動傳播。公眾不僅將接收到的政策信息傳播給其他受眾,同時也將接收到政策信息反饋給作為政策信息傳播主體的政府部門。換言之,政府部門發(fā)布的政策信息通過新媒體傳播給公眾,而公眾的意見又通過新媒體反饋給政府部門,從而建立政府與公眾的良性互動關系。政府部門將收集到的公眾反饋意見歸納總結,并作為改善政策傳播策略的重要參考,進一步改進政策傳播內容和傳播形式。此時,經公眾反饋意見修改后的廉政政策傳播內容和傳播形式將更為完善,第二次傳播較第一次傳播的效果將大大提高。在新媒體條件下,由于公眾與政府的互動性增強,隨著廉政政策信息傳播次數(shù)的增加,廉政政策傳播效果也將呈現(xiàn)遞增趨勢,從而實現(xiàn)廉政政策信息的互動循環(huán)傳播。

        三、新媒體時代推進廉政政策傳播模式創(chuàng)新的策略

        (一)樹立新媒體思維,積極建立并利用多元化新媒體平臺

        面對新媒體的迅猛發(fā)展以及對公共政策傳播模式的沖擊和影響,政府等政策傳播者有必要建立新媒體思維,掌握傳播規(guī)律,以便更有效地推進政策以及與民眾的溝通。政府部門建立新媒體思維,主要包括兩個層面:第一,政府部門內部的制度建設和新媒體能力素養(yǎng),內部對新媒體傳播的溝通和認知,整體工作文化和思維方式的改變;第二,在對外進行公共溝通時,能夠善用巧用新媒體的傳播特性和功能,把握新媒體傳播的規(guī)律,以及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傳播語境、姿態(tài)、話語模式和受眾心理,從而有效地實現(xiàn)新媒體下的公共政策傳播。[8]當前,各類社會組織都積極利用“雙微”(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優(yōu)勢進行宣傳,政府也不應該落后。建立多樣化的新媒體平臺可以保證黨和政府在廉政政策傳播過程中的主動地位。比如,通過開通廉政論壇、廉政微博、廉政微信、廉政研究學術網站、廉政信息公開平臺等傳播平臺,一旦社會公眾對廉政政策有誤解甚至出現(xiàn)謠言時,我們就可以利用掌握的傳播平臺主動進行澄清與解釋,有效避免廉政政策傳播信息失真、被扭曲。概言之,黨和政府通過對新媒體平臺的運用,可以增強政府與公眾的溝通互動,保證廉政政策信息能夠及時、準確、暢通地在政府與公眾之間傳遞。目前,一些地方積極利用新媒體傳播,先行先試,已取得不錯效果,比如廣州市紀檢委和監(jiān)察局不僅建立了官方網站“廉潔廣州網”,同時還開通了“廉潔廣州”政務微信公眾號、“廉潔廣州”政務微博等傳播平臺,其中微博粉絲達63萬之眾,均收到不錯的傳播效果。從當前實踐來看,各級紀檢委和監(jiān)察部門中,建立了廉政官方網站、政務微博、政務微信等新媒體平臺的也不算太少。但是還有一些地方只是將新媒體當作一個擺設,未能真正發(fā)揮其優(yōu)勢傳播效應。換言之,新媒體傳播不只是建平臺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要利用和發(fā)揮新媒體平臺的傳播優(yōu)勢,預防對新媒體的運用流于形式主義,只見傳播平臺,而不見傳播內容。此外,通過對傳統(tǒng)媒體平臺和新媒體平臺的整合,可以充分發(fā)揮傳統(tǒng)媒體的權威性和新媒體的互動性雙重優(yōu)勢,從而建立全新的全媒體廉政政策傳播平臺,提升廉政政策傳播合力效應。

        (二)建立政府、媒體與公眾三方良性互動機制

        在傳統(tǒng)媒體時代,傳播者是信息發(fā)布者,受眾是信息的被動接收者。而新媒體使傳播者和受眾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受眾不再是被動的信息消費者,而具有了與傳者交互信息的功能,甚至轉變成傳者的身份。[9]新媒體改變了政策傳播過程中的傳播者和受眾之間的關系,公眾得以由被動的接受者變身為主動的傳播參與者。隨著社會文明的發(fā)展進步,社會公眾的政策參與意識也在不斷提高,有許多人愿意參與到公共政策的制定、執(zhí)行及傳播過程當中,這為廉政政策傳播提供了廣泛的參與主體。政府部門若能在傳播過程中加強與其他參與主體及公眾的互動,必能促進廉政政策傳播模式的良性發(fā)展。而要建立政府與公眾的良性互動關系,就必須搭建高效溝通的互動平臺。新媒體的互動性、便捷性給公眾參與廉政政策傳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為政府與公眾的互動提供了有利的技術條件,這必將大大提升廉政政策傳播的效果。為此,廉政政策傳播要充分利用新媒體這一工具,吸納公眾參與,并建立政府與公眾的良性互動機制。首先,黨和政府要積極利用新媒體平臺搭建政府與公眾的互動平臺,改變工作作風,加強政府與公眾的互動性。其次,媒體應該加強對新媒體技術的利用,完善自身角色定位,開發(fā)受眾更易接受的傳播形式,拓寬傳播渠道,為政府與公眾的互動提供便利性。再次,公眾應積極參與到政策制定以及政策傳播、政策實施和政策調整的過程中,理性分析政策內容的科學性,為政府的科學決策和政策的有效傳播積極貢獻力量。[10]

        (三)加強廉政政策傳播內容的創(chuàng)意設計

        在新媒體時代,媒體形式已經從單一多媒體形態(tài)向互聯(lián)網、數(shù)字電視、手機媒體等新媒體形態(tài)發(fā)展。媒介載體也從非數(shù)字化向互聯(lián)網數(shù)字化方向發(fā)展。盡管新媒體改變了傳媒生態(tài),但是在新聞傳播領域有一個始終不變的法則就是“內容為王”,它一直是傳媒行業(yè)奉行的不二法則?!皟热轂橥酢奔词侵敢环N媒體傳播形式(比如互聯(lián)網媒體)的成敗關鍵看傳播的內容是否能夠抓住讀者、影響讀者,如果你能把最適當?shù)膬热萏峁┙o盡可能多的最需求這種內容的人,你就是真正的贏家。[6]新媒體技術條件下,傳播信息及時,信息海量,這都是其優(yōu)勢。但最突出的優(yōu)勢還是內容呈現(xiàn)方式多元化。對于廉政政策傳播來說,政策信息內容呈現(xiàn)可以用文字、語音、音樂、動漫、圖標、視頻、同步快評、評書、播客、彩信、手機報、電子滾屏、網上論壇、網上調查等幾十種方式,這為廉政政策傳播內容創(chuàng)新提供了有利條件。在新媒體時代,除了要發(fā)揮以傳播技術為核心的優(yōu)勢外,還要延續(xù)傳統(tǒng)媒體在傳播內容深加工上的優(yōu)勢,努力做到廉政傳播內容設計上更具專業(yè)性和創(chuàng)意性,同時還要注意公眾的理解接受程度,要將抽象的廉政政策文本內容轉化為通俗易懂的傳播信息,把握傳播信息的“通俗度”。在廉政政策傳播內容上,應該采用大眾語言,而不是機械套用文件語言;要從公眾接收信息的心理特點出發(fā),傳播內容要公眾樂于接受;廉政政策內容應該深入解讀,但解讀應深入淺出,受眾容易理解;要體現(xiàn)以人為本,具有較強的可讀性和感染力。在表現(xiàn)形式上,應該多運用動畫、動漫、音樂、圖片等受眾更易于接受的形式將政策信息呈現(xiàn)出來,而不能只是連篇累牘的文字解釋。廉政政策傳播不僅要利用新媒體創(chuàng)造受眾新的體驗滿足,更要生產出文本、圖片、音頻和視頻以外新的內容產品形式。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若要廉政政策傳播內容的語言表達上實現(xiàn)創(chuàng)新就必須掌握新媒體語言。因為新媒體發(fā)展中形成的特有語境語言,已經與傳統(tǒng)媒體有著顯著的區(qū)別,廉政政策傳播內容也應當適應其語境的變化,從公眾的語言視角與之進行平等的交流,增強語言的親和力,提高公眾的理解效果[11]。在這方面不乏成功經驗,比如,前面提到的由壹讀天下文化傳媒公司制作的《習大大打老虎》的視頻僅在優(yōu)酷網的點擊率就達到70萬,傳播效果顯著。該視頻采用動畫視頻的形式并通過更接地氣、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表達政策傳播內容,收到非常好的傳播效果。還有由華語音樂MV首發(fā)的反腐音樂MV《習大大打老虎》在騰訊視頻網的點擊率達540.5萬,該視頻采用動畫加音樂的表現(xiàn)形式,對當前反腐形勢作了深入淺出的解讀,取得了十分驚人的效果。

        (四)有意識地培養(yǎng)新媒體意見領袖

        二級傳播理論認為,在大眾傳播之外還存在著一種重要的傳播方式——人際傳播。對人們的具體認知產生影響的,往往是人際傳播中的“意見領袖”,而非大眾傳媒對信息本身的傳播。意見領袖在信息傳遞和人際互動過程中,通過他們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向公眾提供他們對某一事物或事件的看法、觀點甚至是解決問題的具體建議,他們的意見對社會公眾的認知產生重要影響。根據(jù)二級傳播理論,大眾傳媒的信息傳播是通過意見領袖作為中間環(huán)節(jié)間接傳遞給受眾來實現(xiàn)的。意見領袖的觀點、看法等不僅影響受眾對待事物的態(tài)度和行為,而且也影響大眾媒體信息傳播的效果。在新媒體時代,意見領袖的“意見導向”功能無疑得到放大,通過新媒體,他們可以將自己的意見傳播給更多的受眾,產生的影響也更為廣泛。在廉政政策傳播過程中,意見領袖對廉政政策信息進行自主、主觀地篩選并解讀,然后再將其加工后的廉政政策信息傳播給受眾,受眾接收到的政策信息自然而然帶有意見領袖意見的“影子”。意見領袖對廉政政策的觀點、意見等將對受眾認知廉政政策產生直接影響,如果意見領袖在這一過程中扮演“搗亂者”的角色,對廉政政策傳播而言無疑產生消極影響。所以,意見領袖在廉政政策傳播過程中的角色定位至關重要,能否有效引導和控制意見領袖的意見取向,關系到能否引導傳播過程中形成的輿論向有利于廉政政策傳播的方向發(fā)展。因此,在新媒體蓬勃發(fā)展的今天,非常有必要培養(yǎng)媒介意見領袖,充分發(fā)揮其在廉政政策傳播過程中意見導向的積極作用。這里要注意的是,打造媒介意見領袖,應該挑選政治素養(yǎng)高、專業(yè)性強、具有權威性的意見領袖實施重點培養(yǎng)。

        綜上所述,新媒體傳播優(yōu)勢明顯,對廉政政策傳播產生了很多積極影響。為此,各級黨和政府應該樹立新媒體思維,順應時代潮流,廣泛利用新媒體優(yōu)勢來推進廉政政策傳播模式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 蔣宏等.新媒體導論[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16-17.

        [2] 給羅德·拉斯韋爾,社會傳播的結構與功能[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5:35-36.

        [3] 韋路.論新媒體時代的傳播研究轉型[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7):93-103.

        [4] 段林毅,王官仁.政策傳播論[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63.

        [5] 張淑華.新媒體語境下政策傳播的風險及其應對[J].當代傳媒,2014(5):72-74.

        [6] 肖生福.廉政政策傳播模式的缺陷與突破[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6):12-18.

        [7] 莊德水.廉政政策的理論基礎:涵義、形態(tài)與功能[J].求實,2008(1):64-69.

        [8] 周兆呈.新加坡公共政策傳播策略:政府如何把握民意有效施政[M].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15:242.

        [9] 匡文波.“新媒體”概念辨析[J].國際新聞界,2008(6):66-69.

        [10]劉雪明,沈志軍.公共政策的傳播機制[J].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136-140.

        [11]毛玲.做好新媒體下黨建宣傳報道工作[J].辦公室業(yè)務,2013(2):31.

        [責任編輯 羅海豐]

        An Innovation Analysis of the Communication Mode of Incorrupt Policy in the New Media Era

        XIAO Shengfuaa,b,ZENG Dongdongb
        (a.Centre of Anti-Corruption Studies;b.Public Administration School,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 510006,China)

        Abstract:The new media have such characteristics as high coverage,strong interactive and lively expressive forms.In the new media era,communication subject of incorrupt policy is more diverse,communication channel is more diverse and communication content is richer.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 of incorrupt policy,we must take advantage of new media widely to construct the mode of circular interaction between government,media and the public.There are four main methods to realize the new model:firstly,setting up new media thinking,and actively establishing and utilizing diversified new media platforms;secondly,establishing positive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government,media and the public;thirdly,strengthening the policy contents of creative design;and finally,consciously developing opinion leaders of media.

        Key words:new media thinking;incorrupt policy;model innovation;circular interaction;public participation

        中圖分類號:D63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394X(2015)12-0012-06

        收稿日期:2015-11-20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2CZZ013);廣東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項目“廉政政治傳播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2012WYXM_0047)

        作者簡介:肖生福,廣州大學副教授,博士,從事媒體與公共政策研究。

        猜你喜歡
        公眾參與模式創(chuàng)新
        公眾參與環(huán)境管理的模式創(chuàng)新與試點研究
        論公眾參與立法的利弊與保障措施
        互聯(lián)網背景下公眾參與農村食品安全治理的對策研究
        行政決策中公眾參與面臨的困境
        智慧城市建設規(guī)劃中公眾滿意的影響因素研究
        傳統(tǒng)媒體全媒體轉型之路研究
        金融支持精準扶貧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
        大經貿(2016年9期)2016-11-16 16:01:58
        公眾參與環(huán)境保護制度的有效表達機制的構建
        法制博覽(2016年11期)2016-11-14 10:50:03
        高校校園招聘模式創(chuàng)新探究
        文教資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2:02:37
        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創(chuàng)新
        日本女同av在线播放| 日韩高清毛片| 最好看的最新高清中文视频| 99热这里有免费国产精品| 国产丝袜美腿诱惑在线观看| 久久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不卡 | 4455永久免费视频| 久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四虎影视久久久免费| 北岛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麻豆|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放va蜜芽 | 天堂网www资源在线| 亚洲国产丝袜久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av伊人av无码av| 中国亚洲av第一精品| 黄色国产精品福利刺激午夜片| 久久国产在线精品观看| 国产农村熟妇videos|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推| 午夜日本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高清不卡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五月综合丁香在线| 欧美日韩国产另类在线观看| 亚洲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a级毛片无码a∨中文字幕下载 | 国产精品高潮无码毛片| 日本美女性亚洲精品黄色| 蜜臀av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2区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色综合久久无码五十路人妻 | 国产一区二区av在线观看| 一级一片内射视频网址| 国产精品成人3p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欧美一区|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5发布| 国产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不卡高清毛片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