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世鴿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很重要的內(nèi)容,也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點,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也是一個人學習能力的關鍵,剛入學的小學生,他們面對的就是大量的生字。《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有這樣的要求:在語文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主動識字的習慣??墒?,我們的漢字數(shù)量大,對小學生來說難認、難記,他們雖然學得快,可是也忘得快。那么,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怎樣讓學生對枯燥乏味的漢字產(chǎn)生濃厚興趣,讓學生在快樂中認識漢字是目前語文教學中一項很重要的任務,下面是我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實踐中的幾點粗淺看法,僅與大家共勉:
一、創(chuàng)設良好識字的教學情境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有這樣的要求:識字教學要讓學生“會認”“會寫”,要把學生“喜歡學習漢字和主動識字愿望”作為教學的重要目標。小學低年級學生識字量大,要想讓學生在有限時間里進行大容量識字,就應該激發(fā)他們的識字興趣,調(diào)動他們的識字主動性。因此,在學習西師版小學語文教材時,我常常通過創(chuàng)設良好教學情境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小學生天真好動,他們的注意力很難在較長時間里集中,比如,在學習“拍”“踢”等字時,我給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孩子們,拍拍你的手,抬起你的腿,這兩個動作和什么有關?”學生異口同聲的回答:“和手、腳有關?!边@時,我及時地給學生出示了這兩個字,并指導他們怎樣記住這兩個字。
二、充分運用身邊的生活資源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識字教學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應該把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當作主要材料。其實,生活就是識字的舞臺,生活是與語文息息相關的,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識字對兒童來說,如果能變成一種激動、鮮明的生活情境,里面充滿著活生生的聲音、旋律、形象,孩子們就一定學得輕松愉快?!币虼?,在學習西師版小學語文教材時,我常常運用學生身邊的生活資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開學伊始,剛剛進入小學的一年級學生對學校充滿了好奇心和新鮮感,他們來到了新環(huán)境,面對新老師和同學,這時,我及時抓住這一大好時機,引導孩子們認識老師的名字、學生的名字、校園的文字標語、課程表等;同時,我還提醒學生,無論走到哪里都要積極識字,例如坐公交車要學習站牌名;逛街要學習店鋪名;到飯店吃飯要學習菜名;旅游要學識景點名等。這樣學生就會覺得漢字無處不在,只要生活的有些人,就會認識大量的漢字。
三、運用趣味識字法
我們大家知道,我們的漢字比較復雜、繁瑣、難記,加之小學生活潑愛動,他們在這些繁雜的漢字面前往往束手無策。因此,在學習西師版小學語文教材時,我總是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采用趣味識字法:(1)猜字謎。比如“二小二小,頭上長一撮草”。(2)編兒歌。比如“春天到、春天到,小草蘇醒麥苗青,花兒開放鳥兒鬧”。(3)開火車?!靶』疖囬_到哪?”學生回答:“小火車開到這兒。”如果學生讀錯了,火車停下,請“修理員”幫忙糾正。(4)游戲。如“采蘑菇、摘蘋果、吹泡泡”等游戲是經(jīng)常運用的方法。這些形式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趣味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一項艱巨的任務,作為一名教師,應該運用多種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讓學生在識字過程中品嘗語言文字的快樂。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積極探索識字教學法,爭取讓識字學習成為學生最感興趣的事,最愿意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