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憶
【摘要】這篇文章以中國民族聲樂作品的藝術風格特征及民族唱法對這首作品的詮釋論述為基礎,并通過自己在演唱當中的實際感受,舞臺表演心得體會,從《猜調》的實際創(chuàng)作,音樂風格特征等方面詮釋了這首民族聲樂作品的的結構,演唱風格特點,以及表現(xiàn)這首作品的演唱方法。并通過自己對這首作品的演唱實踐出發(fā),進一步分析《猜調》在演唱過程中的把握與運用。
【關鍵詞】《猜調》;音樂風格;美學特征;民族聲樂;演唱分析
我國是個多民族國家,56個民族各自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內涵,民族內涵,所以源自各地的民歌便有了它自己獨特的風格及味道。而民歌是民族聲樂發(fā)展的基礎,它獨有的存在形式與民族音樂的其他形式相互影響,互相促進,互相融合。我國民歌主要包括四類:號子,山歌,小調,多聲部歌曲。《猜調》就屬于民歌當中非常經(jīng)典的一首作品,它融合了號子與山歌的特點,又不失小調的俏皮與情趣,這首作品是中國民族聲樂的優(yōu)秀代表作品,是學習民族聲樂唱法必唱的一首歌曲,更是音樂會上演唱的經(jīng)典曲目。中國民族聲樂有著數(shù)千年的長期歷史積累,是全國各族人們共同藝術創(chuàng)造的結果。我國民族聲樂具有源遠流長的優(yōu)秀歷史傳統(tǒng),民族聲樂與人民的實際生活關系密切,密不可分,是勞動人民表達自己思想,感情,意志的一種藝術形式,是勞動人民集體的創(chuàng)作。
中華民族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歷史的源遠流長,對音樂藝術的發(fā)展與影響更是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我國民族聲樂融匯了56個民族的結晶,音樂形式之多樣,音樂元素之豐富,音樂情感之充沛不言而喻。各民族豐富多彩的音樂形式,內在的音樂元素為我國民族聲樂的發(fā)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為民族聲樂作品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充足的動力源泉。
我國是一個擁有56個民族的泱泱大國,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生活習俗,以及有著自己本民族濃郁的風格特征,有著自己的音樂特色。如歌曲《瑪依拉》是一首非常經(jīng)典的新疆民歌,歌曲運用了新疆最具特色的維吾爾族音樂旋律風格特征寫成;《敖包相會》則是根據(jù)蒙古族長調特征寫成的一首具有蒙族特色的經(jīng)典作品;《信天游》則采用了西北地區(qū)豪放大氣又高亢的旋律特點寫成。這些獨具地方特色的民族聲樂作品都是我國民族聲樂的精華瑰寶。
《猜調》是我國民族聲樂作品中非常典型獨具特色的云南民歌。最早是由著名歌唱家李谷一老師在1979年演唱的,因而聞名于世。后來又經(jīng)諸多歌唱家進行演繹,閻維文老師演唱的《猜調》也獨具他自己的風格特征。這首歌曲是云南兒童游戲時唱的對歌。內容生動,形式活潑。對歌由一個具有呼喚性的音調開始,接著就通過一連串的排句發(fā)問,但對方并沒有被難倒,不加思索,脫口而出,對答如流。問得巧,答得妙,生動活潑,妙趣橫生。非常有意思。歌詞如下:
小乖乖呀小乖乖,我們說來你們猜。
哪樣長,長上天,哪樣長,海中間,
哪樣長長街前來嘛,哪樣長長妹跟前,呦嘿?
小乖乖呀小乖乖,你們說給我們猜。
銀河長,長上天,蓮藕長,海中間,
米線長長街前賣嘛,絲線長長妹跟前,呦嘿。
小乖乖呀小乖乖,我們說來你們猜。
哪樣團,團上天,哪樣團,海中間,
哪樣團團街前來嘛,哪樣團團妹跟前,呦嘿?
小乖乖呀小乖乖,你們說給我們猜。
月亮團,團上天,荷葉團,海中間,
粑粑團團街前賣嘛,鏡子團團妹跟前,呦嘿。
從歌詞內容就能非常清晰的感知這首歌曲的內在韻味,有著非?;钴S的氣氛,調皮,靈巧,風格新穎。音樂的靈魂便是整首作品的旋律,對于民族聲樂作品來講旋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整首作起著核心的作用?!恫抡{》是一首活潑、詼諧、歡快的民族聲樂作品,因此在譜子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大量運用附點休止等手法,巧妙地展現(xiàn)出樂曲生動活潑、快樂輕松的情緒。這種寫法對于演唱者在演唱時就要將聲樂的技術性與藝術性相結合,既能體現(xiàn)整體音樂線條的完整性,又能突出音樂的顆粒性與彈性,使音樂顯得清晰,清脆,明亮。這首作品在演唱時非常巧妙,要注意力度的把握與變化。從第一小節(jié)的輕巧靈便,到音樂層次的逐步遞進,一問一答的形式完整的展現(xiàn)了這首作品的意境。要注意整體把握這首作品的風格特征,控制自己的聲音與情緒,音樂節(jié)奏雖快,但要演唱的清晰,咬字一定要講究,注意字頭字尾的清晰度,歸音要規(guī)范,腹腔振顫要靈活,要非常放松的狀態(tài)才能夠將作品展現(xiàn)的到位。民歌《猜調》中融入了傳統(tǒng)的民族聲樂的寫作技巧,大量裝飾音的加入使得這首作品充分體現(xiàn)出了它的民族性,這樣的寫作方式是源于我國少數(shù)民族語言的特點以及民族特性的影響,旋律本身就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了它的民族性。我們在演唱這首作品時,一定要控制聲音及氣息,聲使音輕巧靈活,速度流暢而清晰,唱出這首作品的韻味來,真正起到渲染逗趣氣氛的作用。
云南省是我國擁有最多少數(shù)民族的省份共有26個少數(shù)民族,這26種不同色彩的花朵綻放出的是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與優(yōu)美的旋律線條。民族的不同造就了民歌風格的不同,所以才使得云南民歌的大花園里呈現(xiàn)出多姿多彩,色彩斑斕的景象。歌曲《猜調》就屬于典型的云南風格特征的作品。云南民歌的形成與云南這個地域的地理、歷史、民俗、方言有著密切的關系,在各時代各民族人們生活中傳唱。凝聚著云南人民的聰明智慧以及對生活、生命的豐富體驗與深刻感悟。
《猜調》的歌詞非常質樸也非常自然,不難看出是在生活的點滴中提煉而來的,語言語境非常符合當?shù)厝藗兊谋磉_方式,有情趣且富有想象力。節(jié)奏輕快活潑,全曲都以歡快的節(jié)奏來展現(xiàn)這首作品獨有的特點。旋律更是體現(xiàn)了這首作品想要表達的思想內涵,清新,優(yōu)美,而且非常符合云南民歌的旋律特點,描繪了一種充滿情趣,向往自然,充滿陽光的意境。你問我猜,一問一答,生動活潑,將生活中的小情趣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猜調》這首作品是中國漢族民歌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這首歌曲的旋律優(yōu)美,情趣豐富,陽光活潑,充分體現(xiàn)了該民族的人文特征及精神風貌。
《猜調》以一問一答的形式,表達了人們美好的生活及內心美好的情感。歌曲旋律是民族五聲調式,節(jié)奏歡快,簡單明了,具有俏皮的特點。引子部分自由延長音及速度的變化,豐富了歌曲的節(jié)奏變化,刻畫出鮮明的音樂形象。這首作品在音符及節(jié)奏的寫作上充分表現(xiàn)了山歌的獨特風格,從引子部分就可以看出第一個長音的保持及自由延長音的使用,表現(xiàn)出了一種無拘無束,自由奔放,樂觀大氣的情緒。四分音符與二分音符延長音的使用便產生一種呼喊,回響的感覺。在音樂作品中節(jié)奏與旋律不是憑空產生的,而是作曲家通過所寫作品的語言,語境,情緒以及語調的特點逐步揣摩,醞釀而成的。這樣的創(chuàng)作即符合作品所要表現(xiàn)的意境,又符合藝術本身的結構特征?!恫抡{》中引子部分四分音符及二分音符延長音的使用就是按照語境語調的自然規(guī)律寫成,在語氣的適當位置使音樂自由延長體現(xiàn)了山歌獨有的音樂風格。
《猜調》在旋律的發(fā)展上主要是以五個音為主要材料展開創(chuàng)作的。運用獨特簡練以及精致小巧的手法將其組織起來,形成美妙的旋律。由于《猜調》是以問答的形式來展開音樂敘述的,所以在旋律的寫作上將其五個音運用模仿,模進,倒敘等手法進行寫作就形成了一問一答的旋律線條,生動,風趣,形象。旋律的發(fā)展也是多樣化的,在《猜調》這首作品中旋律的發(fā)展基本以重復的形式為主,就是將幾小節(jié)的樂段使用重復寫作的形式形成傳統(tǒng)意義上的復樂段。各個樂段基本運用相似的材料,或者全部重復的材料寫成,有時在重復時也會做少許的變化,這樣的寫作會使音樂的情緒情感發(fā)生微妙的變化,使音樂更加富有表現(xiàn)力。在《猜調》這首作品中開頭引子部分以延長音“呼喚”的形式將音樂引入主題,而后的音樂則使用引子部分的原材料寫成,只在節(jié)奏的寫作上稍加變化。這樣四個段落一個比一個熱情,生動有趣,更能夠加強誠摯情感的表現(xiàn)。所以,通過自由音的應用和旋律發(fā)展手法相結合,就形成了《猜調》整個作品的風格特色。
《猜調》這首歌曲樸實真誠,清新活潑,陽光快樂,同時也充滿情趣,可愛俏皮,富有想象。云南民歌具有形式短小,主題明確,形象生動活潑,歌詞簡而精的藝術特征,而且整首歌曲節(jié)奏輕快活潑,具有高,小,輕的特點,旋律優(yōu)美,描繪了一個充滿幸福快樂,充滿陽光與無限情趣的意境。在演唱過程中要特別注意聲音的運用,一般意義上來講,地方民歌在演唱中聲音都比較亮,比較尖,韻味十足,而且特別注重咬字與氣息的結合,字正腔圓,表現(xiàn)出質樸大方,樸素自然的情感。同時要合理的運用聲音,以情帶聲,字正腔圓,神情兼?zhèn)?,真切感人。深呼吸是歌唱不變的原則,良好的呼吸支持是歌唱的動力與基礎 ,不論作品的風格、形式、語言、聲音的色彩強弱都需要良好氣息的支持。在不同段落、樂句,由于情感的不同、樂句的長短不同、音樂高低不同、強弱變化不同都會影響到呼吸運動的深淺、快慢及支持的力度。云南民歌《猜調》演唱里 ,其呼吸方法以自然胸腹式呼吸為主 ,這種呼吸法的使用可以使音色更加柔美、也更容易使歌者控制自己的聲音。在歌唱中能夠使聲音很好的伸展是對演唱者功底的考驗,游刃有余的伸展聲音才會貫通,才能夠使音樂的旋律線條統(tǒng)一。氣息是歌唱的基礎,同時也是歌唱中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只有氣息流動性好,上下通暢,才能夠有條件有能力去表現(xiàn)作品的完整性,才能夠將音樂的情感抒發(fā)的淋漓盡致。
民族聲樂演唱中特別注重咬字,字正腔圓是歌唱中必須做到的,也是考驗一名歌者是否合格的重要因素之一。語言咬字,行腔是否正確對聲音和情感的表現(xiàn)有重要的影響。在演唱過程當中由于某些作品的獨特性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重字不重聲,字多聲少的現(xiàn)象,這時我們就更要運用科學的發(fā)聲咬字方法來處理這些問題,要注意聲音的方法,講究咬字及吐字的韻味。要將聲音建立在科學的技巧上,那樣聲音才會更加優(yōu)美,穿透力強。《猜調》所表達的是兒童游戲時的對唱,是源自于心底真摯問答的形式,在演唱時要根據(jù)云南方言的韻味特點,并保持咬字的口型不變及著力點的準確性,把字咬準,吐清。在演唱每一個字時要注意字頭字腹與字尾的區(qū)別。字頭要咬住,字腹要滿,字尾要輕。字腹一般要滿,這樣便于聽清演唱的是什么字,也使得聲音飽滿有力度;字尾一般要輕,原因主要在于方便與下一個字自然銜接,這樣才能夠使語言更加生動,細膩,連貫,音樂才能夠更加流暢完整。
以氣帶聲,以聲傳情,音樂創(chuàng)作主要是抒發(fā)人的思想情感、通過想象和聲音的運動來再現(xiàn)音樂形象的內涵,歌唱者都應該知道以情帶聲的理論。歌曲的處理永遠離不開歌曲內在的情感,以情帶聲、聲情并茂是一貫歌唱的信念。云南民歌《猜調》使用一問一答的形式表達了人們在生活中陽光,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同時也抒發(fā)了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憧憬,運用借景抒情的形式將這份情感生動形象的表現(xiàn)出來。所以歌唱者在演唱時就要想象出那種情景,才能將其表達的完整。
總之,云南民歌《猜調》風格特色與演唱技巧,每位歌者都會有自己的見解,方法或說法也是多樣的。但是作為云南民歌《猜調》風格特色來說,都要把握住云南民歌的地方特點,包括文化背景和作品《猜調》結構所表達的思想與情景。在演唱技巧上來說也是大同小異,比如發(fā)聲、氣息、音高位置等技巧是每個演唱者必備的,可以說是共性的技巧,不可缺少的。在這些演唱技巧的共性基礎上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歌曲情景及樂思,再結合云南地方語言特點和作品風格,《猜調》的演唱技巧也就自然形成。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給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帶來了新的變化。民族聲樂是中國傳統(tǒng)音樂中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也是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瑰寶。我們有義務去學習,去研究,去傳承。而歌唱藝術則是用聲音來表達的一門藝術,通過聲音的魅力來展示音樂的美,用聲音表達情感,傳遞思想,展現(xiàn)內涵,是歌者對于現(xiàn)實生活真實情感的反應,也是對現(xiàn)實生活的真實寫照以及對未來美好的抒發(fā)。作為年青一代的我們必須將世界的真善美,社會的變化,人們內心真摯的情感通過歌唱的形式真實清晰的表現(xiàn)出來。學習研究傳承民族聲樂是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更是我們向民族聲樂致敬的方式。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世界的也是科學的,所以我們必須運用科學的發(fā)聲方法,細膩的情感表達,豐富的內在氣質,優(yōu)雅的外在表現(xiàn)將我們民族聲樂藝術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將我們的文化寶藏發(fā)揚光大,讓它在世界的舞臺上大放光彩。
參考文獻
[1]中國民族聲樂發(fā)展史[M].
[2]中國民歌作品解析[M].
[3]民族聲樂作品集[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