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勇
《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強調,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特別是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自信心。教學要始終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路,設計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活動,充分考慮學生的現(xiàn)有基礎、學習潛能、興趣愛好、學習方法等方面的差異。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卻存在不同程度的英語學困生。究其原因,大多數(shù)是由于教材難度的加大,學生對教材背景知識的匱乏,學習意志薄弱,學習方法不當引起的。因此,如何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我們每個教師必須認真對待和研究的問題。下面筆者就英語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淺談一些想法。
一、激發(fā)學習興趣,重拾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學困生唯一致命的一點就是對英語不感興趣。因此,在轉化英語學困生的時候,關鍵要找到他們的興趣點,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學習英語的內在動力。在我現(xiàn)在的班級里有幾個學生對英語不感興趣,但我在課后與他們交流時發(fā)現(xiàn),他們對明星特別喜歡,于是我在班級訂了許多關于當下流行的明星的英語文章給他們閱讀,同時還要求他們通過作報告的方式和全班同學共享。由于材料與他們喜歡的事情有關,所以他們都很積極地去做充分的準備。結果,匯報引起了同學們的極大興趣和共鳴,他們本人也覺得很有成就感。通過這種方式,成功地激發(fā)了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用小成功幫助他們樹立信心
每一個學生都渴望得到進步,得到老師的認可、同學們的贊揚,英語學困生也不例外。再差的學困生身上都是有閃光點的,教師要讓學困生能夠發(fā)現(xiàn)身上的亮點,體會到“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的樂趣。我們可以在課堂上利用語言、手勢、板書、情景設計等學生感興趣的東西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例如,最近課堂上的一個話題是“How tolook after your pet?”我就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回家給自己家的寵物拍照帶到課堂上分享。雖然這是一個簡單的活動,但學生們對這個活動充滿信心,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做了充分的準備。上課的時候,首先讓學困生展示他們的照片,讓他們用簡單的單詞來描繪一下他們自己的寵物,不管他們說得怎么樣,只要他們用心準備了,我就要大力地表揚他們,讓他們感受到老師還是在乎他的,“我還是要好好表現(xiàn)的”,那么好好表現(xiàn)就是好好地學習英語。這樣就達到了激發(fā)學困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懂得要想得到老師的認可也是很容易的事,久而久之,他們就會從學習英語的點點滴滴中體會到成功的樂趣,這樣興趣的火花就慢慢地被點燃了。在課堂上我還會讓學生找句子中的關鍵詞,然后讓學困生連詞成句,這樣看似簡單的活動可以用來幫助他們樹立學習信心。
其實,真正不求上進的學生還是很少見的,所以教師不能因為某個學生的英語成績差或幾次表現(xiàn)不好就冷落他們。相反,教師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和幫助。同時,教師對學困生的關心不能像走程序式的關心,而應該和他們傾心交流,與他們真心誠意地做朋友,讓他們相信你、尊重你,與你無話不談,這不是職業(yè)式的幾句對話就能辦到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xiàn)的。通過這樣傾心的交流,和他們建立起坦誠相見、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師生關系。
三、改良學習方法
學困生的英語成績不理想,并不是因為他們不用功,不夠刻苦,而是與其自身學習的意志和學習方法有很大的關系。主要表現(xiàn)在:一提到英語學習只知道讀與背,不會靈活運用;不能主動地、有計劃性地學習,也沒有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的習慣;有的學困生甚至生搬硬套別人的學習方法,脫離自己的實際,導致學習效果差。這就要求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授人以魚”的教學方法,堅持“授人以漁”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學會如何學習,幫助他們逐步養(yǎng)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以及利用詞典自學的良好學習習慣。在學習的過程中,老師不但要給予適當?shù)谋頁P,也應該善于抓反復。我們不提倡題海戰(zhàn)術,但我們遇到一個問題要反復呈現(xiàn),在這個抓易錯題的過程中我們還可以鼓勵他們以優(yōu)帶差,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讓大家長期、主動地幫助學困生,慢慢地這些學困生就可以跟上全班的步伐,與全班同學共同進步了。同時在幫助學困生的過程中,我們要善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鼓勵優(yōu)生幫助他們,讓他們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
四、分層設計活動,促進參與
對于學困生,教師要為他們設置特定的作業(yè),因為他們的基礎薄弱,適合大多數(shù)學生的作業(yè)可能對他們來說有點難,如果給他們一樣的題目,學困生看到別人做出來了,自己卻不會,這樣會削減他們的自信心,對他們以后的學習不利。教師應根據(jù)學困生的實際情況,相應地減少或降低題目的難度,讓學困生從最基礎的做起,一點一點地增強他們的信心,同時也避免了他們抄襲作業(yè)的現(xiàn)象,保證作業(yè)的質量。課堂上也可以用分層次教學法,給學困生“量身定做”一些適合他們的活動,這樣有助于他們重拾學習英語的信心。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沒有大量的聽、說、讀、寫訓練是很難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的。教師在課堂教學設計時,應考慮各層次學生特別是學困生的需求,多組織一些小組活動。通過小組活動可以減輕學困生的焦慮程度,舒緩他們的緊張情緒,促使他們真正參與語言實踐活動,體驗成功,獲得自信。這種體驗對學困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將成為他們繼續(xù)學習的動力源泉。
總之,學困生的轉化過程是一項實踐周期長、涉及因素多、工作難度大的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只有清醒地認識到這個任務的艱巨性和長期性,轉化學困生的工作才不至于半途而廢;也只有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當學困生的不良行為出現(xiàn)反復時,才不會動搖轉化學困生的信念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