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東 梁瓊
中圖分類號:G84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5)06-000-02
摘 要 針對普通高校羽毛球選修課教學中學生多、場地器材緊張的狀況,如何進行羽毛球教學效果更好。在近兩年的教學過程中實施探究式教學模式,改善學生學習交流習慣,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
關鍵詞 高校羽毛球 選修課 教學模式
一、前言
羽毛球是一項靈活、多變、速度可快可慢、隔網對擊的運動項目,是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也是老少偕宜、易于掌握的大眾體育項目。由于趣味性強,鍛煉價值高,又極具競爭性,因而深受大學生的喜愛。
多年來,湖南中醫(yī)學院大學在“素質教育”“健康第一”教育思想指導下,在體育課程建設方面不斷進行改革與探索,在課程設置方面,根據學院的專業(yè)、場地等特點,采取重點學習的選修項目和豐富多彩的選擇項目相結合的方法確定學生的體育課學習內容。由于我院優(yōu)越的場館條件和多年來全面貫徹《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以下簡稱新《綱要》),對羽毛球選修課程進行全方位的教學改革實踐,確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采用啟發(fā)式教學法,營造生動活撥的學習氣氛,從而滿足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大幅度提高了羽毛球選修課程的教學效果。羽毛球選修課程已經成為深受廣大學生歡迎的熱門體育選項課程。
二、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湖南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級,羽毛球選修課(共10個班232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查閱相關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研究的資料和文獻,了解國內外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前沿動態(tài)。
2.調查法:對長沙市高等校和全國同類院校教學改革情況進行調查。對湖南中醫(yī)大學各級羽毛球選修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及網上反饋了解。
3.實驗法:對湖南中醫(yī)藥大學2009級羽毛球選修班學生進行教學改革實踐改,包括課程體系的改革,課程內容的改革,教學方法的改革,考核內容的改革及教材內容的改革等。
4.邏輯分析法:對以上所獲得的信息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和研究。
三、研究目的
本課題研究的目的就是在高校羽毛球選修課程創(chuàng)新模式的基礎上充分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充分體現(xiàn)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五個學習領域目標,在多媒體、開放式、探究式教學過程中,充分滿足學生享受羽毛球運動的樂趣,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fā)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掌握健康與安全地從事體育運動的基本知識,養(yǎng)成科學的鍛煉習慣,掌握自我監(jiān)督、自我評價的方法,培養(yǎng)體育能力和體育情感,樹立終身體育意識,使學生能夠將羽毛球項目作為自己鍛煉身體、休閑娛樂的主要手段,培養(yǎng)學生積極進取不斷創(chuàng)新的綜合能力。
四、構建普通高校羽毛球單項課程模式的改革措施
(一)教學內容的改革
根據該課程學生問卷調查反饋的信息分析,學生選擇羽毛球課程的動機有兩種,一種是喜歡(興趣愛好),占被調查人數的77%,一種是有特長(想進一步學習提高),占被調查人數的21%,還有及個別人認為上羽毛球課不像上其它課那么辛苦,大概占被調查人數的2%。所以我們羽毛課選修課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的主要內容是讓學生通過羽毛球課程,不僅了解羽毛球運動的相關知識(主要是介紹一些國際比賽方面的知識及與醫(yī)學方面有關的知識等),初步掌握羽毛球運動的基本技術、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大多數學生都能夠參加比賽、欣賞比賽,部分學生還能夠學會組織比賽和掌握羽毛球比賽的規(guī)則與裁判法,積極培養(yǎng)學生身心發(fā)展,心理發(fā)展和社會適應能力,并按照以“快樂體育,終身體育”的教育思想教育學生,特別是結合實例對學生進行啟發(fā)教育,讓學生懂得參加羽毛球鍛煉的深層次含義并最終愛上這項運動。
同時還要根據不同水平的學生進行分層次教學。對沒有基礎的學生主要采取一些簡單的練習方法,特別是游戲性質的內容,例如不同性質的顛球、接球、持拍的拋、接球練習(也可兩人做)等,從而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使其盡快入門。對有一定基礎的學生則采取一些游戲性質的比賽,例如不同區(qū)域的比賽、不同技術動作的比賽,對各種比賽提出不同的要求,從而強化他們的技術動作及對羽毛球比賽規(guī)則的理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竟爭意識,使其練習更有目的性,同時也能掌握一些練習方法,為進一步提高羽毛球技術打下堅實的基礎。讓學生協(xié)助教師組織各種形式的比賽,學生根據不同的比賽,研究自己的打法,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技術水平,又鍛煉了學生的管理和組織能力。另外,在比賽中,學生還可以隨時同教師探討、研究、互動,所有這些對學生觸動很大,從而更堅定了他們快樂體育、終身體育的信心。而從體現(xiàn)新教學指導綱要中提出的五個領域的目標(即運動參與目標、運動技能目標、身體健康目標、心理健康目標、社會適應目標)和從學生終身受益出發(fā),在遵循教學大綱的前提下,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學習內容,將教材進行重組,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活動能力和為今后走向社會從事體育鍛煉、參與社會體育活動并成為活動的骨干分子及組織者。
經過兩年的教學實踐,絕大多數學生反應良好。通過問卷調查及網上反饋的信息看,學生對安排教學比賽(包括游戲競賽、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比賽)及與比賽有關的內容和相關方面的知識非常感興趣。這也是本課題的切入點。
(二)教學方法的改革
1.注重啟發(fā)式教學
改變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注入式教學方法,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啟發(fā)式教學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注重個性化和多樣化,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程度,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學生個性的健康發(fā)展,加強對學生自學自練方法的指導,提高學生自學自練的能力。例如:采用教師布置教學任務后,以學生自主練習為主,在練習過程中,對不同學生采用逐步引導、啟發(fā),結合示范、講解的方法。改變了多年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即教師先講解動作要領,后示范,全體學生一起練習的老一套教學方式。這樣就使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充分享受到體育課的每一分鐘,使每個學生每節(jié)課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體現(xiàn)出體育課是讓學生在得到身體鍛煉的同時,愉快地學習體育知識、技術、技能及練習方法。
2.通過教學比賽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以教學比賽為主線,貫穿教學全過程,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基本動作的自覺性,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和拼搏精神,提高體育實踐能力,增強自信心,為學生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根據大學生年齡段的認識規(guī)律,采用游戲及小型競賽的方法,對啟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判斷力及培養(yǎng)綜合分析能力有很大作用。在羽毛球課中,采用游戲競賽法,主要以教授學生掌握羽毛球運動的特性及戰(zhàn)術運用作為教學突破口,并創(chuàng)造條件讓每個學生都有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并體驗到比賽帶給自己的快樂與成就感。寓教于樂。同時淡化甄別考核和選拔功能,注重綜合能力的提高。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單純強調學生運動技能水平的甄別,提高體育課程的文化含量,提高學生運動文化水平,拓展知識面,不僅享受參加羽毛球比賽的樂趣,同時享受到欣賞比賽、組織比賽的樂趣,將來在工作中,有機會就能夠施展自己的技術水平和組織能力。淡化甄別考核和選拔功能,改變傳統(tǒng)的單純考核學生基本技術水平,使其轉變?yōu)檫\動技能、學習態(tài)度與行為、交往與合作精神、情感表現(xiàn)等綜合能力的考核。
(三)組織教學的改革
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教學的組織上,并且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組織能力,把教學中的一些管理工作交給學生完成。例如:在羽毛球課中,在學生初步掌握了主要基本技術后,可安排各種不同形式和要求的教學比賽,由教師指導學生來完成,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技術水平,又鍛煉了學生的管理組織能力。
五、結語
總之,羽毛球教學要適應大學生的身心特點,在加強體育理論教學、培養(yǎng)學生體育意識的同時,在教學手段上要充分體現(xiàn)出趣味性、娛樂性、健康性、系統(tǒng)性,體現(xiàn)出競爭和全面發(fā)展的教學原則。努力通過羽毛球選項課,培養(yǎng)學生終身從事體育鍛煉的興趣、意識、愛好和習慣,為學生步入社會后開展體育活動打下良好體質和技能基礎。
參考文獻:
[1] 黃漢升.體育教學訓練理論與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文超.羽毛球運動高級教程[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 賴天德.學校體育改革熱點探究[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
[4] 龔正偉.學校體育改革與發(fā)展論[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5.
[5] 莊志勇.我國高校羽毛球比賽的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3.6.
[6] 宮曉麗等.我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網球運動開展現(xiàn)狀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04.5.
[7] 曾五一,顧俊杰,王曉春.南京市高校羽毛球運動開展現(xiàn)狀與對策[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