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眾所周知,語文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中最為重要的一門學科,其蘊藏著我國長達千年的文化底蘊。那么,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就要充分發(fā)揮語文教學的重要性,將語文素質(zhì)教育落實到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人文精神這一層面上來。同時,語文課文是由多種語境組成,語境也是貫穿文章的線索。一般,語文課堂的展開包括三種語境,分別為:課外、課內(nèi)、課文語境。而語境又是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課文,較快進入學習角色的重要因素。那么,初中語文教師就要靈活創(chuàng)造語境,充分了解每一種語境的特色,發(fā)揮每一種語境的最大特點,吸引學生較快進入角色,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針對語境創(chuàng)造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探討
(一)課堂內(nèi)語境創(chuàng)造的積極作用
課內(nèi)語境的創(chuàng)造主要包括朗讀、音樂、動畫、表演等方面。首先,朗讀語境的創(chuàng)造正好符合語文學科的語言性特點。尤其對詩歌、散文等方面的教學中,朗讀語境的創(chuàng)造可以很好地吸引學生的興趣和加快學生進入課堂學習角色。語文作為一門語言性很強的學科,旨在培養(yǎng)學生交流能力,它需要學生的情感元素加入。例如,學習初中語文(語文版)第三單元《春》(朱自清),教師可以自我朗讀,讓學生沉醉于春天的朝氣中,感受大自然的和諧;或者讓學生自己朗讀,相互分享,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構建高效課堂。其次,表演和音樂語境創(chuàng)造可以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課文內(nèi)容。教師在展開教學活動時可以根據(jù)新課內(nèi)容特點,組織學生進行表演,具體表演內(nèi)容要讓學生自己去查閱。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例如學習《范進中舉》課時,教師為讓學生感受范進的激動之情,可以組織學生分組表演范進得知自己中舉后的樣子,并表演如果自己中舉的表現(xiàn),兩者相互對比。讓學生親身體驗主人公的內(nèi)心活動,并結合學生自身實際,對自我成功后的喜悅進行假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從中得到人生的啟發(fā)和思考。
(二)課文內(nèi)語境創(chuàng)造的作用
語文課文一般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精心選取一些作家的代表之作。作者在字詞句的甄選上要求很高,而構成語文課文的重要部分就是詞語。所以,課文的語境創(chuàng)造就包括詞語、上下文、文體語境和文體背景等等。那么,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就要注意詞語語境及上下文之間的聯(lián)系語境、文體語境及文體背景等等。例如,學習《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古詩時,教師要著重分析“驚鵲”和“鳴蟬”兩句動中寓靜,把半夜“清風”、“明月”下的景色描繪得令人悠然神往。稻花飄香的“香”,固然是描繪稻花盛開,也是表達詞人心頭的甜蜜之感。而上下文語境的創(chuàng)造可以引導學生身臨其境般地進入故事內(nèi)容,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例如學習朱自清的《背影》時,教師要注意上下文的語境,引導學生理解。作者前期對站臺及父親的動作做出詳細的描寫,旨在襯托父親對兒子的愛和兒子對父親的思念之情。整個授課內(nèi)容一氣呵成,學生的感受也溢于言表。社會背景是語文課文學習所要了解的重要語境,只有讓學生了解文體的社會背景,才能更真實地感受作者的意圖和情感,提高對文章的理解深度。例如學習《紀念白求恩》(毛澤東)課時。簡單的傳統(tǒng)授課很難讓學生感受白求恩的偉大,而通過社會背景語境創(chuàng)造,讓學生感受當時社會的殘酷和戰(zhàn)爭的激烈程度,從而讓學生感受白求恩的偉大,為自己的今后發(fā)展樹立堅定的意念。
(三)課堂外語境創(chuàng)造的作用
課堂外的語境創(chuàng)造是提高學生課外知識積累的最好方式,也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途徑。那么,教師在展開新課時,必須提前針對新課內(nèi)容特點搜集課外相關資料。例如:作者背景、作者寫作動機、文化底蘊及讀者自身特點等等。因為,語文課文是精選很多作家的經(jīng)典之作,同時也具有很強的作者主觀性及時代背景。學生對于新課內(nèi)容的理解需要與文章時代背景、作者出身、目的、寫作地點、文化底蘊等相結合,這樣才能提高學生主動理解文章的興趣、增加學生的理解深度。同時,教師也要注意讀者語境的創(chuàng)造,符合讀者的認知特點。這就需要教師認真分析本班學生的認知差異,針對認知差異找出讀者語境與文章語境之間最完美的貼合點。例如學習《桃花源記》(陶淵明)課時,教師要認真分析班級學生的認知特點。例如,城市出身的孩子對于世外桃源根本沒有印象,甚至一無所知,但是好奇心很強;而農(nóng)村出身的學生對于世外桃源認識存在很多誤解,可能認為就如農(nóng)村的荒山野嶺一樣。這就需要教師認真了解讀者語境,講述文章時代背景、作者寫作目的等,讓學生的閱讀語境與作者的寫作語境完美貼合,最大程度地加深學生的理解深度和學習興趣。
三、總結
綜上可知,語境是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課文,較快進入學習角色的重要因素。那么,初中語文教師就要靈活創(chuàng)造語境,充分了解每一種語境的特色,發(fā)揮每一種語境的最大特點,吸引學生較快進入角色,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應德領.新課標下初中語文教學之我見[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0,(05).
[2]唐燕.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四忌[J].才智,2010,(18).
[3]李永紅.教學的中心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能力——關于初中語文教學的體會[J].經(jīng)營管理者,2010,(13).
(羅永學 ?貴州省綏陽縣尹珍中學 ?56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