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雄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王愛召鎮(zhèn)中心小學
小學數(shù)學計算教學淺析
王雄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王愛召鎮(zhèn)中心小學
在小學數(shù)學課堂中,采取相應的教學對策,學生計算的正確率明顯提高了。由于廣大學生心理上樹立了一定能計算正確的信心,行為上也力爭計算正確,有了這種學習心態(tài)的形成,必能促使學生計算正確率的提高。
小學數(shù)學;計算;教學
多年來,時常聽到一些家長說這樣一句話:“我的孩子太粗心了,每次考試就是計算題過不了關?!泵慨斅牭竭@句話時,一種本能的責任感便油然而生。也正是這種責任感促使我對小學生計算錯誤的原因進行多次研究。通過對大量的錯例綜合分析后,發(fā)現(xiàn)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計算法則未掌握造成的僅占一小部分,而大多是由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質極其導致的不良計算習慣所致。然而,計算正確、合理是小學數(shù)學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計算正確又是計算合理的前提。因此。為了提高學生計算的正確率,我總結了以下一些反思。
很多學生在發(fā)現(xiàn)自己計算錯誤后,往往以“粗心”為由原諒自己。針對這種情況,我端正了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不讓粗心大意成為推卸責任的借口。如在測驗后的試卷分析中,我要求學生做下面兩件事:優(yōu)統(tǒng)計由于計算錯誤而失的分數(shù)。⑵找出錯誤所在并分析錯誤原因。通過統(tǒng)計和對出錯原因的分析,學生幾乎都不是計算方法的錯誤,而是由于不認真審題、字跡潦草、不檢驗等不良習慣所造成的。我還把一些計算正確率一直較高的學生的作業(yè)本、草稿本、試卷給同學傳閱,并讓他們介紹學習經驗,使這些計算正確率較低的學生思想上有所震動,改變認為“粗心”是出錯主要原因的錯誤看法,產生了想提高計算正確率的愿望。
有了提高計算正確率的愿望,只能說有了一個好的開端,更重要的是還要教會學生提高正確率的方法,計算時合理的操作過程就是提高計算正確率的方法之一。比如錯誤率最高的四則混合運算,就應使學生掌握以下操作程序:運算開始→思想集中、仔細抄題→認真審題、確定算法→正確運用、法則定律→步步檢查、及時糾正→最后結果。為了使學生能記住操作程序,我還用了順口溜的形式讓學生朗朗上口:四則運算講認真,數(shù)字符號不抄錯;先審題后再運算,順序規(guī)則不搞錯;法則定律用正確,步步檢查不放松;正確結果從何來,良好習慣是保證。
上述操作過程先讓學生知道,再通過一定的訓練,使學生能自覺地執(zhí)行。在訓練過程中節(jié)奏不能太快,練習量要少而精,使學生能有時間按上述操作過程進行運算,并能體驗到其優(yōu)越性,增強學習信心。
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必須重視良好計算習慣的培養(yǎng),使學生養(yǎng)成嚴格、認真、一絲不茍的學習態(tài)度和堅韌不拔、勇于克服困難的精神,千萬不要用“一時粗心”來原諒學生計算中出現(xiàn)的差錯。那么要培養(yǎng)哪些習慣呢?
(1)校對的習慣。計算都要抄題,要求學生凡是抄下來的都校對,做到不錯不漏。
(2)審題的習慣。這是計算正確、迅速的前題。一要審數(shù)字和符號,并觀察它們之間有什么特點,有什么內在聯(lián)系。二要審運算順序,明確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三要審計算方法的合理、簡便,分析運算和數(shù)據的特點,聯(lián)系運算性質和定律,能否簡算,不能直接簡算的可否通過分、合、轉換、省略等方法使運算簡便,然后才動手解題。
(3)養(yǎng)成仔細計算、規(guī)范書寫的習慣。要求按格式書寫,字跡端正、不潦草,不涂改、不粘貼,保持作業(yè)的整齊美觀。
(4)養(yǎng)成估算和驗算的習慣。這是計算正確的保證。驗算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習慣。首先要掌握好驗算和估算的方法;其次要把驗算作為計算過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來嚴格要求;再次要求學生切實掌握用估算來檢驗答案的正確程度。
計算能力是通過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長期訓練逐步形成的。訓練時要注意:
(1)突出重點。如萬以內的加減法,練習的重點是進位和退位。要牢記加進位數(shù)和減退位數(shù),難點是連續(xù)進位和退位;兩三位數(shù)的乘法要練習第二、第三部分積的對位;小數(shù)的計算則注意小數(shù)點位置的處理,加、減、除法強調小數(shù)點對齊,注意用“0”占位;簡便運算則重點練習運用定律、性質和湊整。因此,在組織訓練時必須明確為什么練,練什么,要求達到什么程度,只有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掌握簡便運算的方法。這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口算。簡算的基礎是運算性質和運算定律,因此,加強這方面的訓練是很重要的。在小學四則運算中,幾種常用的簡算方法學生必須掌握,從而達到提高計算速度的要求。
(3)訓練要有層次,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訓練形式要多樣化,游戲、競賽等更能激發(fā)學生訓練的熱情,維持訓練的持久性,收到良好的效果。
教學反饋是檢查教學效果的有效方法,班級中的學習困難生往往是教師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的,因為他們在知識技能上出現(xiàn)的細小問題沒有及時解決,等到問題越積越多,教師想消除這些問題就十分困難了。而我是這樣做的:
(1)運用教師以前教學中獲取的反饋信息,估計學生學習中的困難,預作防范。
(2)指名板演,加強課間巡視,把錯誤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之中。
(3)做好練習后的講評,開展交流,多向反饋,集思廣益。
比如在加減法的一些簡便運算習題中的“585-55+45”一題,學生在獨立作業(yè)時都解答成“585-(55+45)=585-100= 485。”由于這是普遍性的錯誤,我及時進行了講評,減少了今后發(fā)生同類的錯誤。
經過我多次在所任教的班級教學中,采取相應的教學對策,學生計算的正確率明顯提高了。由于廣大學生心理上樹立了一定能計算正確的信心,行為上也力爭計算正確,有了這種學習心態(tài)的形成,必能促使學生計算正確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