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贊
河北省辛集市天宮營鄉(xiāng)河莊中學
淺談體驗式英語課堂教學
劉亞贊
河北省辛集市天宮營鄉(xiāng)河莊中學
英語課程是一項活動課程,英語課堂教學一方面包括教師教的活動,同時也包括學生學的活動,是由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組成的教學雙邊活動?!队⒄Z課程標準》指出:英語教學的特點之一是要使學生盡可能多地從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觸和學習英語,親身感受和直接體驗語言運用。體驗式英語課堂教學就是要給學生帶來新的感覺、新的刺激,從而加深學習的記憶和理解,使語言學習的過程轉變成一種創(chuàng)造、運用語言的體驗過程,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體驗中完成學習的任務。在教學中,教師是組織者和參與者,學生是參與者和承擔者,師生雙方和諧作用結合起來才構成教學的全部內涵。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中心,教師設法引導學生發(fā)揮其主體作用,在體驗教育實踐中促使學生不斷產生新的經(jīng)驗,新的認識和新的能力,形成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促進其個性成長,“鼓勵學生通過體驗、實踐、討論、合作、探究等方式,發(fā)展聽、說、讀、寫的綜合技能?!痹谟⒄Z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努力將體驗教育融合于中小學的英語教學中,發(fā)揮其主體作用。
人教版初中新目標英語教材題材廣、生活意識濃,多是以主題Toppic為綱編排學習內容,如交通、職業(yè)、家庭、學校、朋友、運動、愛好、購物和動物等系列話題。大部分話題都與學生生活比較接近,容易引起他們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人類的語言來源于生活,又運用于生活。英語教學的實質就是通過交流活動使學生形成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為了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交流能力,教師要注重對教材內容的研究,注重交流策略的學習和運用,有意識地將課本上的內容向實際生活延伸,盡可能地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言情境讓學生進行交流活動。如在學習本課詞句“Can I help you?/How much is it?/How much are these pants?/How many kilos?”的基礎上,教師可創(chuàng)設一個真實的購物情景,讓學生扮作售貨員和顧客,在真實情境中準確自然地用英語交流,使學生從教材中走出來,體驗到英語學習的極大樂趣!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把握語言材料與生活的結合點,做到“以教材內容為框架,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為方向,以課堂為舞臺,”根據(jù)中小學的學生的心理特點及教學的目標,積極展開以學生為中心,以任務為主線的各種教學活動,如組織學生開展Daily talk,pairwork,group work,discussion,survey等,在討論和交流中,使學生不知不覺地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情感,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學生只有對自己,對英語及其文化,對英語學習有積極的情感,才能保持其對英語學習的動力,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思維。
在教學中,既要講究語言的生動性,又要講究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和多樣性,讓學生以學為樂。采用游戲、競賽、表演等豐富的教學方法,針對初中學生的思維具有明顯的直觀性、形象性特點,靈活多樣地應用實物、圖片、簡筆畫、幻燈片等直觀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英語興趣。
我們在所授課的班級建立互助學習小組,實施“伙伴式教學法”,在學生間、師生間建立“伙伴關系”,那濃濃的友情成為英語教學的“催化劑”,給英語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大家一起針對英語單詞的“音、形、義、用、記”等進行探討;針對英語句型的構成、書寫、標點、對應關系等展開分析、對比;針對對話內容探討其反映的情況、表達的感情。
英語課作為一種活動課,不僅體現(xiàn)在課堂中的互動,更重要的是延伸到學生的課外活動中。《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師應有計劃地組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英語課外活動,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我們在教學中從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校實際條件出發(fā),組織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英語課外活動,如唱歌、朗誦、講故事、表演、兩分鐘演講、英語角等。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選擇適合自己的活動內容。在語言實踐活動中發(fā)現(xiàn),每當學生明確了自己在活動中的具體角色和具體任務后,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就大大增強。他們?yōu)榱耸菇巧硌莩晒Γ瑸榱顺錾赝瓿扇蝿?,會以極其興奮、活躍的思維狀態(tài)去面對英語語言和技能的學習,在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的同時,使基礎知識轉化為語言技能,并發(fā)展成為運用英語交流的能力,從而準確、流暢地用英語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是“引導者”、“助學者”,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愛每個學生,幫助學生去學,創(chuàng)造條件讓學生去學,并在學的過程中為學生巧設“障礙”,促其主動努力,跨越“障礙”,爭取成功。心理學研究結果表明: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增加人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鼓動人進一步努力,追求新的成功。因此,在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堅持面向全體學生,考慮學生的個性、智力和能力差異,兼顧教材,采取“分層遞進式”教學,因材施教,因人而異,讓每個學生都充滿自信心地學習,讓每個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例如,對于優(yōu)等生,設置的“問題障礙”難度就大一點,評價的要求高一點,讓他們覺得自己在學校是最好的,同時還要看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創(chuàng)造一種良性的競爭格局,勉勵他們放眼世界,終生好學。對于中等生,設置的“問題障礙”小一些,評價的要求放松一點,讓他們覺得“我很棒,我要發(fā)揮我的潛力,成為最好的”。對于差生,要常與他們談心,關注他們的進展情況,盡量教給他們正確明了的答案,對于他們的一點進步,要不失時機地給予表揚,讓他們覺得自己每天都在進步,自己有希望。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中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創(chuàng)設生動愉悅的語言氛圍,把實踐的空間、創(chuàng)造的空間留給學生,精講精練、巧練、鼓勵學生大膽地去體驗、去交流、去感知、去積累、去體會、去發(fā)現(xiàn)、去創(chuàng)新,從而大大地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效率,促進學生英語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為學生的將來發(fā)展和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