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蕓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5-0026-02
伴隨著高速移動網(wǎng)絡(luò)的發(fā)展以及手機、平板電腦等便攜式智能終端的普及,信息技術(shù)給傳統(tǒng)教育教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泛在學習不再只是一個概念化的存在,微課的興起更是成為泛在學習發(fā)展的助推器。
一、幾個概念
1.泛在學習(U-Learning),又稱無縫學習、普適學習,是指無時無刻的溝通,無處不在的學習,是一種任何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刻獲取所需的任何信息的方式。是一種利用信息技術(shù)提供學生一個可以在任何地方、隨時使用手邊可以取得的科技工具來進行學習活動的4A(Anyone,Anytime,Anywhere,Anydevice)學習。從這里可以看出,泛在學習是一種較以往任何一種教育形式更開放、更自由、更靈活、更人性、更公平的教育模式。
2.微課:又稱為“微型教學視頻課”。廣義上,指圍繞某個課題或知識點而展開的、以在線視頻為形式的、短小精悍的聲音解說或視像演示;狹義上,“微課”特指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huán)節(jié)而開展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機組合。之所謂“微課”是因為較之其他課程(課件)而言,微課的時長一般為5-8分鐘左右,最長不宜超過10分鐘。
3.微課學習平臺:按課程體系、學習層次以及一定的標準形成的微課的集合,并集成有個人學習空間、交流互動、測試評價等系統(tǒng)的一個全方位多功能的云平臺。
二、三者的關(guān)系
如果說泛在學習是一種學習模式,那微課就是一種學習資源,微課學習平臺就是基于微課資源的新型教學模式。一種學習模式的實現(xiàn)必須要有相應(yīng)的教學工具或者教學支撐平臺以及教學資源。微課和微課資源平臺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資源和資源應(yīng)用平臺,能很好的應(yīng)用于泛在學習,主要體現(xiàn)為:
1.碎片化的微課學習,使學習“無所不在”。將課程體系分解為一個個的知識點,圍繞該知識點講述、闡釋、訓練、延伸和拓展。時間短、容量小,教學目標明確的教學片段,將零碎而閑散的時間利用起來,達到無論何處無論何地無論何時皆可學習。
2.短小精悍,課微不小,使學習有的放矢。微課雖小,但內(nèi)容精簡、主題突出,形式豐富,時間較短,學習者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有利于對問題的集中闡釋,也使學習更有針對性。
3.重難點突出,高效學習不再是夢想。泛在學習對學習資源的要求就是要“高效”,由于學習場所、學習時間的不固定性,泛在學習要求學習資源能達到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將知識點,重難點詮釋清楚,學習者能在最短時間內(nèi)掌握。微課,無疑是為此量身打造的一種資源模式。
4.泛在學習是一種基于學習者自主學習的學習模式,強調(diào)的是以學生為中心,微課的教學內(nèi)容少,資源構(gòu)成情景化,資源易獲取易傳播,而微課資源平臺不僅具有較為完整的課程體系,也有配套的教學交流平臺,使得自主學習更簡便更個性化。
三、微課資源平臺在不同類型不同層次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廣泛應(yīng)用
1.普通教育、學歷教育均屬于正式的課程學習,有嚴謹?shù)慕虒W目標、課程設(shè)置、教學大綱、教學重難點等等。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即是將學習分為每節(jié)45分鐘的課。而微課,則進一步細化或濃縮,將這些知識點分割為一個個的微型課堂,有重點有主次的解決一個問題。既可以作為課前預習,也可以作為課堂輔助教學,還可以用于課后復習鞏固。這些看似零散,碎片樣的教學課例實質(zhì)上是緊緊圍繞教學大綱設(shè)計,環(huán)環(huán)相扣,“形散而神不散”,有序的匯集起來,就是完整的課程體系。
2.成人教育中的應(yīng)用。成人教育主要以自主學習為主,其學習方式、學習時間、學習地點較普通教育更為靈活更為自由,更接近于普通意義上的泛在學習,因此,微課的優(yōu)勢也體現(xiàn)得更為突出。尤其對于上班族而言,要有大把的時間用于學習和培訓,幾乎是不可能的,所能利用的,只有一些閑散的時間,而這些時間通常不會很長,所以,短時間內(nèi),迅速地掌握更多的信息量,把握知識點,成為了微課資源平臺無以之匹敵的核心競爭力。尤其,作為通訊和娛樂工具而被廣泛普及的手機和pad,是微課資源平臺的硬件支撐。公交車上、候機室里,咖啡廳里,“低頭族”無處不在,只不過,大部分人都是在游戲、聊天、看小說,而如果我們能搭建一個成熟的微課資源平臺,就能實現(xiàn)一些“泛在娛樂”向“泛在學習”的轉(zhuǎn)化。
3.繼續(xù)教育和終身教育是基于個人提高的教育,在青少年時代的學校教育中,已經(jīng)形成了一定的知識文化積累,也構(gòu)建了自我的認知體系,建立起了自己的學習方法。繼續(xù)教育和終身教育就是以此為基礎(chǔ)搭建起來的。其學習目的,更為寬泛,有的是技術(shù)技能的提升、有的是文化素質(zhì)的提高,有的是發(fā)展興趣愛好……針對這種自由度更大的泛在教育,微課資源更能體現(xiàn)出用武之地。不論基礎(chǔ),不論學歷,不論年齡,甚至可以跨越國界,教育的公平性發(fā)揮到了極致。較短的學習時間,使學習者注意力更為集中,尤其對于年齡大一些的學習者,更為有效;精煉的學習內(nèi)容,使學習更輕松;豐富的表現(xiàn)形式,更能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興趣;便捷的溝通方式,使學習更少障礙,智能化的評價體系,使學習反饋更及時暢達。
因為“微”,所以“泛”。微課短小精悍、主題突出,而微課學習平臺使用簡便、功能豐富、智能化的設(shè)計,特別適合手機和平板等移動設(shè)備的用戶使用,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泛在學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