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萍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度”
在哲學意義上,度是指質和量的統(tǒng)一,是事物保持其質的量的界限、幅度和范圍。在度的范圍內,事物的質保持不變;突破度的范圍,事物的質就要發(fā)生變化。因此,在實踐過程中,要掌握適度的原則,要學會把握分寸。
對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而言,“度”同樣是一個需要注意把握和拿捏的問題:一個心理教師的能力、水平和教學智慧,一堂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影響力和實效性往往就體現(xiàn)在“度”上。
筆者認為,要上好一堂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需要考慮和落實八個“度”: 溫度、力度、寬度、梯度、密度、準度、圓度、向度。這八個方面有機聯(lián)系,相互融合滲透。
一、溫度
所謂溫度,即氛圍的營造。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應當擁有溫馨而又積極活躍的氣氛。有的教師由于性格比較內斂,在日常生活中也比較沉悶,上心理活動課就比較費力,雖然很認真,課前準備很充分,教學思路很清楚,帶學生做了很多活動,但總令人感覺有些不夠“味道”。
例如,我曾聽過一節(jié)小學高年級的心理課,題目叫“幸福加油站”,上這堂課的教師穿一件深藍色寬松毛衣,把本來就氣色不夠好的面部映襯得更加蒼白。大家建議她今后多穿紅色等暖色的服裝,并建議她可適當突破一下常規(guī),做一些小冒險的行動,讓自己的性格變得活潑一些。
順便說一下心理教師的著裝。心理教師的著裝應當介于典型職業(yè)裝和典型休閑裝之間,即不需要太正式,以免顯得生硬僵化,也不可以過分休閑,令人感覺太隨意。曾見過有的教師穿著風衣講課,風衣或大衣一般屬于室外服裝,心理課是在教室里上的,這樣的穿著就顯得不倫不類了。
二、力度
所謂力度,是指感染力和沖擊力。就像做菜的時候,鹽要放得合適,味道才鮮美。放多了太咸,放少了味道出不來。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中,有的教師在某些環(huán)節(jié)的力度用得太大了些,有的教師又用得太小了些。
例如,有位教師上的一堂課題為“創(chuàng)意大比拼”,旨在通過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在課的一開始,教師的設計是通過讓學生看到在生活中有很多小發(fā)明小創(chuàng)造,從而激發(fā)大家的好奇心和自信心。但這位教師在此處顯得很吝嗇,只給學生看了兩組圖片,酒瓶經過加工可以變?yōu)榧依锏囊录?,廢舊的電視被加工成了漂亮的水族箱。人們在生活中有很多創(chuàng)意,完全可以多給學生作一些展示,讓學生產生一種震憾的感覺。再例如一位教師講“從挫折中吸取力量”這一主題,可能是因為相關的資料比較多,在以殘奧會上表演舞蹈的李月為例時,用了八九張圖片,顯然太多了。
三、寬度
所謂寬度,即視野的開闊。心理健康教育課應當培養(yǎng)學生一種寬容的生活態(tài)度和人生信念。
例如,有位教師在課上講“我們的生活中有快樂也有憂愁,有開心更會有煩惱”這句話時,將“有開心更會有煩惱”改為“有開心也會有煩惱”,一字之差,意境卻大為不同。說“更會有煩惱”,令人困惑苦悶,是消極的指向;說“也”,卻是理性平和的心態(tài),符合客觀現(xiàn)實。
再例如,“有的人乍看上去一無是處,什么都平平常常,如果深入觀察,也能發(fā)現(xiàn)他們的優(yōu)點長處”這句話中,“一無是處,什么都”可以去掉,就說“有的人乍看上去平平常常”就行了。
“我們的教師也是如此。教師們做了很多讓你們不理解的事,但教師的心愿是為了學生的健康成長。”雖然是為了學生成長,但如果經常做一些令人不能理解的事情,也實在不是一個好情況。將“做了很多”改成“可能也做過一些”更為恰當。
四、梯度
所謂梯度,是指課程內容應當呈現(xiàn)階梯狀層次的遞進,是一個逐漸加深的過程。就像一幅畫卷,徐徐展開;如同一個景觀,曲徑通幽。
例如,在一節(jié)課上,教師帶學生做一項紙筆練習的活動,請學生思考并寫出“我的人生目標是……” “我訂立人生目標的原因是……”“為了實現(xiàn)我的人生目標,我在當前能做些什么?”將這樣三個很高大深遠的問題一股腦兒丟給學生去完成,節(jié)奏太快了。所以,建議將問題細化,放慢節(jié)奏,逐步進行。例如給學生三分鐘的時間,請他們思考并寫出“我的人生目標是……”。在學生思考和寫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一些鼓勵性的引導,例如“你希望自己將來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你想將來過一種怎樣的生活,可以想象你五年后、十年后的樣子,那個時候,你在從事什么樣的職業(yè),你和什么人在一起,你在什么地方……”“好,現(xiàn)在大家已經寫出了自己的人生目標,請你再認真看一下自己所寫的,訂立出來的這樣的人生目標,此時你心里的感覺怎樣?”“接下來,請大家進一步思考明確,再繼續(xù)寫下來,你訂立這樣一個人生目標的原因是什么?”通過這樣放慢節(jié)奏的引導,才能令師生心流互動,促進學生的體驗、感受和深入思考。
五、密度
所謂密度,即緊密度,是指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要緊密圍繞和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要舉與學生年齡段相符的例子,講具有時代感的故事。講課的語言不是書面化的、呆板僵化的語言,而應當是生動親和、有感染力的、符合學生認知水平的的語言。
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反思中寫道:“集體力量大”這節(jié)課中,《螞蟻水中求生》的視頻與前面的《螞蟻搬動大西瓜》的故事使用重復,講的都是螞蟻的故事,不能深入,并且視頻質量不高,不如換成“神九上天”中的素材,既能深化主題,又能夠使課堂設計更有層次性,更好地體現(xiàn)主題。
例如“人生路,路漫長。有快樂也有憂愁,有開心也會有煩惱。平靜的大海也會有風急浪高的時候”是寫文章的語言,講課的語言應當是“人生的道路十分漫長,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快樂也有憂愁,有開心也會有煩惱。就像大海,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平靜的,但它也會有風急浪高的時候?!?/p>
例如“這些贊美的話,使你的整體信息更加良性、更健康,你周圍也會發(fā)生良性的改變”可改為“這些贊美的話,會讓我們心情愉快,會使我們生活中有更多快樂和幸福。”
六、準度
所謂準度,即準確度,指科學性、專業(yè)性與規(guī)范性。筆者曾聽過一位教師在公開展示課上講:“性格沒有好壞之分”,這是比較明顯的基本概念錯誤。
例如,在講“做人要誠信”時,教師舉了一個例子:一位商人因為言而無信,在渡海遇到風浪時沒人愿意幫助他,導致其喪命。教師由此感慨:“你們看,誰說不誠信不會受到懲罰?不光會懲罰,還懲罰的很重呢!”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一個不誠信的人固然應當受到批評教育,但不至于令其失去生命。有的教師講感恩父母,說中國古代有孝敬父母的傳統(tǒng),并以二十四孝中的故事為例,而其中的“郭巨埋兒”等故事過于極端,不適合作為中小學生的教育素材。
不僅內容有準確度問題,形式也有。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圖片、音頻、視頻的表達一定要和內容相匹配,烘托內容,突出內容,和內容保持一致。世界著名影星索菲婭·羅蘭的典型形象是闊面大嘴巴,而一位教師選用的索菲婭·羅蘭的圖像卻看起來端正秀麗,體現(xiàn)不出其個性。一位教師總結道:“合理拒絕他人的無理要求是人際交往的技巧之一。希望同學們能夠通過今天的學習,初步掌握拒絕的方法與技巧,愿同學們在與朋友交往的過程中永遠保持快樂的心情,愿你們之間的友誼地久天長?!贝藭r,《友誼地久天長》英文歌曲響起。我認為應把這首歌曲去掉,因為這節(jié)課的主題是如何巧妙有效地拒絕別人,此歌曲與主題不符,顯得畫蛇添足。
七、圓度
所謂圓度,是指邏輯完整,前后銜接,主題與內容相呼應,能夠自圓其說。
例如,有一位教師上課的主題是“讓壓力激發(fā)你能量的小宇宙”。在整個節(jié)課中,我一直沒有明白“能量的小宇宙”所指為何。有一位教師講“性格的色彩”,筆者在聽課過程中一直想知道:是某種性格類似于某種色彩呢,還是某種色彩可以形容或代表某種性格?但一直到下課,教師也沒有揭曉性格和色彩之間是一種什么關系。
又如,“同學們,你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了哪些煩惱?考試沒有考好,和同學吵架了,丟了東西,爸爸媽媽偷看了我的日記?我們該怎么解決呢?”此處既然已經羅列出四個煩惱,就該在隨后一一回應,而不能漏掉其中任何一個。
再如,“當心情不好時,我們可以找好朋友、找爸爸媽媽和老師傾訴,但是一定要注意場合?!弊⒁馐裁磮龊夏??應當有所說明交待。
八、向度
所謂向度,是指積極的導向,要引導學生關注問題的解決,關注生活中美好正面的東西,在課程中要避免對學生的負性評價。
例如,一位教師講“勇氣”一課時這樣提問:“請同學們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曾經有一些什么事情,你由于缺乏勇氣而沒有做到?”建議改為“請同學們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曾經有過什么時候,你鼓起勇氣克服了困難,取得了成功?”前者為消極導向,后者為積極導向。
又如,將“幾個學習不太好的學生經常早早到學校為同學們打掃教室。一名學習后進生在運動會上奮力拼搏勇奪第一?!备臑椤坝袔酌瑢W經常早早到學校為同學們打掃教室,有的同學在運動會上奮力拼搏勇奪第一。”
以上八個方面,是筆者結合工作實踐以及個人對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理解作出的總結。要上好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教師需要具備過硬的心理學專業(yè)知識和積極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建議心理教師珍惜培訓、教研及各種研討交流活動的機會,善于總結及反思,不斷提升專業(yè)水平,讓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真正打動學生的心靈,起到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好效果。
(作者單位: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北京,100045)
編輯/王抒文 終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