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于文智
由于城鎮(zhèn)化的發(fā)展,農村學校生源減少,且留守學生、單親學生、學困生比例偏大,給農村教師教育教學帶來了更大的挑戰(zhàn)。教師若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來開展自己的教育教學,教學質量會處于低迷狀態(tài),嚴重影響教育的均衡發(fā)展。如何調動農村學生學習積極性,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科成績,是每個農村教師當下需要探討的問題。本人作為一名鄉(xiāng)村物理教師,在物理學科教學中除了強化實驗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該學科興趣外,更主要的是通過改變評價方式,有效促進小組合作學習,每位學生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學生學科成績明顯提高,及格率達到90%以上,現(xiàn)將做法歸納如下,以供各位同仁分享。
一、科學分組
目前在學校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是教學方式變革的一個主流,因為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是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合理分組是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首要環(huán)節(jié),也是相當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如果分組不科學就會對學習氛圍、學習效果、評價結果的有效性大打折扣,科學分組是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充分體現(xiàn)教師是否真正了解每一個學生,教師必須在充分了解每個學生學業(yè)水平、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差異基礎上進行分組,達到組與組之間以上各種差異相同、組內不同的要求。每組一般5~6人,進行合理分工,組長必須負責組員3和組員4的輔導與督導工作,副組長負責組員1和組員2的輔導和督導工作,且組長與副組長、組員1和組員2、組員3和組員4是相互競爭對手。這樣組內有合作,幫中學;組內有競爭,比中學。
二、合理評價
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中,有的僅僅是形式上的小組合作學習,沒有真正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合作能力。在教學實踐中本人通過改變評價方式,有效促進了小組合作學習,組內、組外競爭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氛圍濃厚,合作效果明顯。
在教學過程中把學生當堂訓練作為檢測內容,對每次檢測進行量化打分,作為教師評價學生個人學習情況的依據(jù)。凡組內第一名得6個贊,第二至第六名依次得5至1個贊,這樣比單獨的具體分數(shù)要好一些,學生覺得相互之間差距要小一些,不會給學困生造成心理上的壓力,這類評價有利于組內學生競爭。但為了避免組內學生各自搞獨立,就必須引入組與組之間的競爭,本人通過評價成績把每組的平均得分進行比較,凡小組平均成績居前三名的為紅星組,該組所有成員都可加1個贊,這樣組內成員就會相互幫助,力爭通過共同努力評為紅星組來加1個贊,讓自己的總贊數(shù)能夠進入班級前列。為了更進一步發(fā)揮每一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凡每次測評在全班進行比較,有進步的學生可另加1個贊。學期結束后學生學習物理的平時成績是:總贊數(shù)第一為100分,其他學生成績=100*學生個人總贊數(shù)/第一名學生總贊數(shù)。下面為學生學習物理評價表(部分):
九年級物理小組合作學習評價表
該評價表“綜合分析”部分按時進行公示,學生通過該評價表可以知道個人及本組存在的位次,組長及組員會討論分析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次應對策略,組長和副組長就會對組員提要求,下次個人要達到什么目標,本組要達到什么目標,組長的共同目標是通過全組的共同努力力爭獲得紅星組。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就會更關注本組學困生,達到生教生、生強生的目的;學生個人目標是虛心學習,不懂就問,不拖小組后腿,力爭超過本組競爭對手,力爭在班級有進步。這樣,學生學習不盲目,合作學習有方向。
原來用單獨的分數(shù)評價學生,學困生覺得自己成績要超過別人很困難,分數(shù)始終在別人后面,對學科的學習會失去信心,甚至放棄該學科學習。自從采用該評價方式后,讓每個學生看到了希望,原來按單獨分數(shù)評價排在后面的學生只要通過組內學生的幫助,齊心協(xié)力讓本組獲得紅星組可得1個贊,自己通過努力有進步又可以得1個贊,這樣自己的評價就有可能得到3個贊,達到中等學生水平。這樣有助于學困生心理上的平衡,讓這部分學生敢于面對自己的評價,敢于和學生交流,敢于超越同一層次的學生。
這種捆綁式的評價最大的好處是調動了所有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了所有學生的合作意識。學生覺得不僅僅是為自己而學,也是在為本組其他學生而學,自然而然形成了組內幫著學、組外比著學的良好學習氛圍,有了這種氛圍,教師教得安心、舒心,效果好??梢娙魏我婚T學科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有一個合理評價的標準來引領學生,讓學生通過評價主動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之中,這樣才能讓小組合作學習真正在課堂上落地生根。
編輯 王愛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