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建策
【內容摘要】新課程強調學生個性的發(fā)展,注重高效課堂的構建。中學歷史教師要轉變陳舊的教育教學觀念,改變陳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學會采取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引領學生探究學習,應用現(xiàn)代教育手段,挖掘教材趣味性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課堂上“活”起來,“動”起來,打造中學歷史高效課堂。
【關鍵詞】新課程 高效課堂 學習主動性 創(chuàng)造意識
新課程引領學習理念的更新,強調學生個性的發(fā)展,注重高效課堂的構建。作為新時期的中學歷史教師,我們必須轉變陳舊的教育教學觀念,改變陳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扎實鉆研新課程標準,應用新課程標準,吃透教材、掌握學生,優(yōu)化教學,努力創(chuàng)設一個師生民主、學生樂學、教學和諧的課堂氛圍,打造具有自我特色的高效課堂,使歷史課堂煥發(fā)新的活力。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使歷史課充滿情趣與活力
“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知識”是中學歷史教師貫徹新課程標準重要的一環(huán)。要構建中學歷史高效課堂,教師必須結合學生心理特點,使歷史課充滿情趣與活力,讓學生在輕松、和諧、愉悅的課堂氣氛中興趣盎然地掌握歷史知識。例如學習北方民族南遷這個問題時,一上課,首先問學生徐州屬于哪一個?。吭賳栐诠糯臅r候為什么會有那么多人遷移到這個地方?遷移過程苦不苦?學生踴躍發(fā)言,教師進行歸納人口南遷的不便之處和好處。在教師的一步步引導下,學生也開始對“人口遷移”這個自己起初認為非??菰锏膬热莓a生了興趣。這樣,教師在上課時積極創(chuàng)設歷史教學情境,使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不斷增強,甚至開始渴望上歷史,課堂上主動思考,主動參與,從而使歷史課堂教學更加高效。
二、引領學生探究學習,使學生在能動參與中獲取知識
初中歷史新課標提出了“自主探究性學習”的理念。教師要把它作為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這樣,我們就要從根本上改變課堂教學中以單純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主的落后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起到引導、鼓勵、協(xié)調的作用,要想辦法增強學生探究欲、求知欲,讓學生在相互合作、相互探究中自主獲取知識。在學七年級歷史《開放與交流》這一課時,我讓學生自己主動找問題,學生很是興奮,看完這課后,提出來許多很有針對性的問題。我將學生提出的問題匯總后,有的直接作答,有的作為學生進一步討論學習的依據(jù)。問題解決后評出“最有價值問題”,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思考的積極性。所以,我們必須把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放在課堂教學的突出位置,才能夠真正體現(xiàn)新課標中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的要求。
三、應用現(xiàn)代教育手段,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要求:“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中學歷史學科作為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它涉及的內容豐富,時空跨度大,如果僅憑老師的講述,很容易讓學生逐漸失去學習興趣,現(xiàn)代教育技術聲畫并茂,它可有效地利用課堂時間,增大課堂容量,是學生學習的強有力的工具,更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手段。在上《秦漢開拓西域和絲綢之路》這課時,我們可以先用多媒體展示張騫出使西域的片段,讓學生目睹他當時歷盡艱辛、艱難跋涉的場面、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的氣氛中去。隨后展示相關的圖片,使學生帶著任務在欣賞圖片中思考問題:(1)古代的西域指什么地方?(2)掌握張騫兩次出使西域的時間和結果。(3)查出他出使西域的第一次路線。這樣,學生閱讀相關文字段落的積極性特別高,討論氣氛很活躍。最后,請學生說說自己從張騫身上學到什么?一節(jié)課下來,感覺很輕松。
四、挖掘教材趣味性,填補學生感性認識的不足
新課程標準提出:“學生的學習應當是現(xiàn)實的、有意識的和富有挑戰(zhàn)性的?!苯處熞谡n前深挖教材,設計盡可能多的活動,把握好時間,讓學生充分參與演示或表演,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加深學生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的掌握,提高理解能力。例如在學習《春秋五霸和戰(zhàn)國七雄》中,為了讓學生理解“合縱”、“連橫”,我們可以分別找七位學生扮演齊、楚、燕、韓、趙、魏、秦戰(zhàn)國七雄。用手勢表示攻打,兩手相握表示友好來表示哪些國家一起合作,哪些國家對立戰(zhàn)爭,這樣學生就理解了什么叫“連橫”、什么叫“合縱”。課堂上的這些活動,使人人得到了參與和交流,知識點自然而然融入學生的心中。
五、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實踐,激活學生的主動創(chuàng)造潛質
按照新課標的理念,教師要有意識地對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進行培養(yǎng),使學生能夠形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敢于思考的創(chuàng)新思維品質。學生在課內獲得知識,形成的能力是有限的,而課外則是一個內容豐富、色彩斑斕的大世界,教師要有的放矢,的指導學生參與探索性實踐活動,如模型制造、參觀訪問、實地考察等,使學生感官于感知并用,勞心與勞力結合,激發(fā)思維創(chuàng)新發(fā)展。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我們還可以讓學生分組創(chuàng)編情境劇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創(chuàng)意水平。這樣豐富多彩的歷史實踐活動,可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不斷被激活,促進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意識的不斷增強。
可見,打造中學歷史高效課堂,教師必須要轉變觀念和行動,必須要熟悉新課程理念,對新課標理念的貫徹要做到信手拈來,教師要采取樸實的教學風格,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具備深厚的知識素養(yǎng),多研究,多積累,多關注學生,多關注學生的學習、思考,讓學生在課堂上“活”起來,“動”起來,在快樂輕松中主動學習歷史。
(作者單位:甘肅省張掖市山丹縣南關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