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勤
摘要:在小學數(shù)學的課堂教學中,應用題可以讓學生們發(fā)揮大腦風暴,強化思維鍛煉。小學階段的應用題題型非常豐富,所涉及的題材也很廣泛,與小學生的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也很緊密。本文首先分析了傳統(tǒng)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應用題的不足,其次就自主探究模式展開分析并提出教學實踐策略,以期拋磚引玉,為小學數(shù)學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自主探究模式;應用題
小學數(shù)學中的應用題,是一種通過結合數(shù)字和文本在實際問題中設置數(shù)學知識中的已知量與未知量,然后對未知量進行求解的數(shù)學習題。自主探究模式對于培養(yǎng)小學生對應用題的獨立分析能力和解題能力以及提高他們的數(shù)學邏輯思維能力都有很大幫助。為此小學數(shù)學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幫助他們構建在數(shù)學應用題的學習中的自主探究模式。
1 傳統(tǒng)模式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的不足
我國的很多教育者很早就開始對小學階段的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模式進行了研究與探討,并對當前的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存在的不足進行了討論。
傳統(tǒng)模式下的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大多注重于解題的方法與技巧,而很少關注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的鍛煉。這樣導致了很多小學生僅由于對習題的反復練習和記憶而得到較高的分數(shù),而不是憑借自己的獨立思考而成功答題的。學生的獨立解題能力沒有得到有效的鍛煉,加深了在未來學習過程中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使得學生一旦離開教師就不能正確地思考解題的方法,對學生的獨立學習產(chǎn)生了十分不好的影響。
另外,小學數(shù)學教師在開展應用題教學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比如在對小學生進行啟蒙教育的過程中,對于小學生的心智沒有重視,對其心理的理解程度不夠深入,而只是進行單方面的解題步驟的教學,忽視了小學生是否將老師講解的內容完全理解的問題,對于講課效果沒有及時地得到反饋。
以上的很多問題阻礙了我國目前小學階段數(shù)學應用題教育健康發(fā)展,是小學生自主探究能力不足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教育中引入自主探究模式教學勢在必行。
2 小學數(shù)學自主探究模式的構建策略
2.1 以探究動機創(chuàng)設探究情境
有關調查指出,超過八成的教師在小學應用題教學過程中,竟然沒有重視應用題的解答主體。這些教師簡單地認為應用題的解答像那些包含于應用題內的數(shù)學知識一樣,是可以通過直接示范和灌輸而使得學生能夠學會并掌握的。有的教師雖然進行了引導性的問答形式,但那只是為了尊重學生而做的自主探究的表面文章。在一個對某學校五年級學生所做的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由于教師長期為學生解答應用題,剝奪了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機會,導致很多學生已經(jīng)逐漸地失去了自主學習與自主探究的積極性,從而在課堂學習過程中,造成課堂失語現(xiàn)象非常嚴重。所以教師要為學生引入自主探究教學模式,首先要為他們創(chuàng)設出一個生動、有趣、良好的探究情境,激發(fā)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興趣,使得學生能夠自主地了解自己所要探究學習的對象。
例如,在小學數(shù)學第八冊中,教師在教授“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課程時,需要學生對下面問題進行解答:已知某年級一班的女生有20人,男生有25人,某年級二班的男生人數(shù)是一班男生人數(shù)的2倍,而女生人數(shù)比一班少13人,問某年級二班一共的學生有多少人。在這里,教師可以為了激發(fā)學生對自主探究學習的興趣,不去幫助他們對這道題的等量關系和關系式進行分析,而是為他們設立一個自主探究情境:告訴學生我們生活中的許多問題都可以通過解答這道題而解決,引導學生對題目仔細研究,獨立自主地找出隱藏在題目中的關系式,并寫出對應的算式,然后對最先找到答案的學生進行適當?shù)墓膭睢?/p>
2.2 以解題技巧訓練解題步驟
自主探究模式并不是讓學生完全自學,而成為教師放松或者懈怠的理由,也不是教師可以隨便教學的借口。而是需要教師能夠向學生傳授更多的學習方法和解題技巧,從而轉變以往的單方面的知識灌輸模式。因此,小學數(shù)學教師須要針對應用題所設立的問題,對學生解題步驟進行強化訓練,使得學生對于應用題解法中的自主探究能力能夠充分發(fā)揮出來。對于解題過程中的審題、分析及運算,都需要教師進行針對性的指導教學,讓學生對于解題的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基本的方法和技巧都能夠熟練掌握,并可以自主探究學習。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在日常教學中,對學生解答應用題的一些基本方法進行培養(yǎng):比如在路程問題、速度時間問題、工程問題等方面應用圖解分析法的技巧;在乘船、坐電梯、逆風騎車等實際過程中應用親身體驗法;在濃度問題、人數(shù)計算問題等實際生活問題中運用直觀分析法等。
例如,在小學數(shù)學第十一冊中,有一道需要學生自主進行探究和解答的應用題:假設圖書館與學校之間距離4千米,小明和小華分別從圖書館和學校相向走來,并在20分鐘后兩人相遇,已知小明的速度為每分鐘100米,問小華的步行速度是多少。這道題首先要求學生對題意理解透徹,然后運用圖示法找到包含的等量關系,即100×20+20x=4000,另外在解題過程中要注意不同單位之間的換算,注意對于未知數(shù)的合理假設,從而學會對方程進行正確解答。
2.3 以教師指導強化教師監(jiān)管
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在建構學生自主探究模式的過程中,離不開數(shù)學教師的正確指導與監(jiān)管。教師在細心傳授基礎知識和解題技巧的同時,給予了學生構建自主探究模式指導和幫助,并為課堂自主探究教育模式的后續(xù)工作進行跟蹤和評價,使得學生能夠在解答數(shù)學應用題的過程中自主探究和學習。
例如,在講到“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這樣一道應用題,讓學生獨立自主的思考、探究和解答:某一天媽媽到集市上去買菜,期間看到黃瓜2.3元/斤,西紅柿與馬鈴薯都是3.2元/斤,然后媽媽買了幾斤黃瓜,一斤西紅柿和一斤馬鈴薯,最后結賬時付了13.3元,求媽媽買了幾斤黃瓜。在學生獨立思考的時候,教師應該走到學生中去,為那些有問題的學生及時答疑解惑。對能夠正確進行解答的學生,教師要給予正確的鼓勵評價,而那些不能解答的學生,教師也要進行耐心的指導與關懷,使得所有的學生都能夠對解題思路理解透徹。
2.4 了解學生心理,強化自主探究訓練
少年兒童的心理有很強的可塑性,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和學習,而不是讓學生死記硬背一些令他們感到枯燥乏味的東西。教師要篩選他們能夠理解并愿意接受的教學內容來設置應用題,鍛煉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比如學生都喜歡看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那么教師設計應用題:灰太狼把羊村中的3只羊抓住了,總共是6只,那么還剩下幾只呢?另外,可以為學生選擇一些靈活性較強的應用題,讓學生通過對問題進行多角度的分析和解答,達到拓展學生解題思維的目標。一道應用題中可能包含著多個知識點,需要學生能夠對所學數(shù)學知識熟練運用,教師也要及時對學生的知識儲備進行檢驗,確保學生既具備了扎實的基礎知識,又能夠將它們正確的運用到應用題的解答當中,從而使得學生的解題能力不斷提高。
3 結論
綜上,應用題作為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同生活實際最為接近的題目,教師應把握好這一特點來引導學生進行主動思考,進而推動自主探究模式的實踐。加強學生對于應用題解答的解題步驟訓練,從而使得學生對于應用題的解答產(chǎn)生興趣,養(yǎng)成自主探究與學習的習慣和能力,以夯實學生后續(xù)的數(shù)學學習。
參考文獻:
[1]陳艷梅. 試論小學應用題教學中的自主探究模式[J]. 中國校外教育: 中旬,2013 ,(8).
[2]儷丹.例談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數(shù)學思想方法滲透的有效策略[J].教法探討,2011,3(5).
[3]黃曉鳳.新課程下小學數(shù)學應用題教學的反思[J].數(shù)理化學習,2012,(19).
編輯∕高 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