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 輝
時間分辨熒光免疫分析儀與ELISA法檢測乙肝兩對半的臨床價值比較
喬 輝
目的 探討時間分辨熒光免疫分析儀法(TRFIA)與酶聯(lián)免疫吸附實驗(ELISA法)檢測乙肝兩對半的臨床價值。方法 回顧性分析220例乙肝患者臨床資料, 隨機分為兩組, 130例TRFIA法檢測者記為觀察組, 90例采用ELISA法檢測者記為對照組, 比較受檢者兩對半相關指標敏感度、特異性。結果 檢測結果發(fā)現觀察組中陽性符合率均高于對照組, 其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體(HBe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體(HBcAb)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兩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體(HBsAb)、乙型肝炎病毒e抗體(HBeAg)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靈敏度均高于對照組, HBsAg、HBeAb、HBcAb指標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特異性HBeAb、HBcAb及陽性預示值HBcAb指標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時間分辨熒光免疫檢測乙肝兩對半指標陽性符合率高, 特異性高, 值得推廣。
時間分辨熒光免疫;酶聯(lián)免疫吸附實驗;乙肝兩對半
乙型肝炎病原體為乙型肝炎病毒(HBV), 屬于危害嚴重、流行廣泛的傳染病之一[1]。普遍檢測乙肝兩對半方法為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 但耗時長、操作復雜且受方法學本身影響[2],僅能作為輔助方法檢測乙肝。本研究為比較兩組檢測方法療效, 回顧性分析220例病檢資料,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2年6月~2014年2月在本院就診的220例乙肝患者臨床資料, 其中, 男134例, 女86例;年齡32~66歲, 平均年齡(48.26±5.92)歲, 均經病理檢查確診,并排除心臟病及其他肝腎功能疾病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130例和對照組90例,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所有受檢者清晨空腹采血, 將血樣標本常溫靜置20 min后, 低溫保存待檢。
1.2.1 對照組 行ELISA法:運用成都新創(chuàng)有限公司提供酶標儀, 配套提供檢測試劑, 通過離心取上層清液檢測血清中HBV標志物, 步驟嚴格按說明書進行。
1.2.2 觀察組 行TRFIA檢測:由蘇州新波有限責任公司提供的時間分辨熒光免疫試劑盒, 檢測步驟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標準值參考:HBsAg>0.2 ng/ml時, HBeAb>0.2 PEIU/ml, HBeAg>0.5 PEIU/ml, HBsAb>5 ng/ml, HBcAb>0.9 PEI/ml時結果為陽性[3]。
1.3 觀察指標 檢測患者兩對半相關指標HBsAg、HBsAb、HBcAb、HBeAb、HBeAg, 比較敏感度、特異性。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種方法測定乙肝兩對半指標陽性符合率比較 觀察組中陽性符合率均高于對照組, 其中HBsAg 127例(97.69%)、HBeAb 76例(58.46%)、HBcAb 129例(99.23%)顯著高于對照組82例(91.11%)、40例(44.44%)、85(94.44%),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兩組HBsAb 11例(8.46%) VS 6例(6.67%)、HBeAg 64例(49.23%) VS 42例(46.67%)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方法性能比較 觀察組靈敏度均高于對照組, HBsAg、HBeAb、HBcAb指標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特異性HBeAb、HBcAb及陽性預示值HBcAb指標顯著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兩方法性能比較[n(%), %]
時間分辨熒光免疫法通過熒光檢測技術獲得反應體系擴增過程熒光信號變化, 記錄達到某一閾值次數與起始HBVDNA對數值間有線性關系, 可直接反應HBV復制情況[3]。HBsAg反映乙肝患者病情發(fā)展, HBsAb反映疫苗接種效果與乙肝病毒敏感程度, HBeAg顯示病毒復制活躍性, HBeAb變化與病情好轉或惡化有關, HBcAb反映病毒感染狀態(tài)。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靈敏度、特異性高于對照組, HBsAg、HBsAb、HBeAg三項指標無漏診例數, 兩組HBsAb、HBeAg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可能因例數較少, 說明時間分辨熒光免疫法診斷準確率高。
綜上所述, 相較ELISA法, 時間分辨熒光免疫檢測乙肝兩對半指標靈敏度高、特異性高、準確性高, 值得廣泛推廣。
[1] 張寶華, 黃婷.乙型肝炎病毒檢測方法的相關性分析.現代檢驗醫(yī)學雜志, 2010, 25(4):69-71.
[2] 雷秀霞, 陳小輝, 徐邦牢, 等.三種方法檢測HBV-M結果分析.中國醫(yī)師雜志, 2004, 6(9):1252-1253.
[3] 張國元, 胡彥, 凡瞿明, 等.1010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標志物檢測結果分析.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 2007, 28(2):119-121.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6.054
2014-12-17]
450016 鄭州市第七人民醫(yī)院檢驗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