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同留
摘 要:2014年8月31日,國家通過以法律的形式將每年的9月30日設立為中國烈士紀念日,在這一天國家會組織舉辦相關紀念活動。烈士紀念日有著重要的內涵和深層意義,它是民族發(fā)展的歷史積淀,具有很強的思想性和教育意義,既為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契機,也豐富了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因此,要充分利用烈士紀念日來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關鍵詞:烈士紀念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01-0253-02
烈士紀念日是為了紀念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為實現(xiàn)民族振興國家富強的英雄們,在烈士紀念日當天舉行一些紀念活動緬懷烈士,對于青年大學生增強愛國主義和民族自信心有重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充分利用這一重要節(jié)日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一、烈士紀念日開辟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指出:“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是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zhàn)略任務”[1]。為積極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確保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充分利用開展主題鮮明的教育活動。因此,“準確把握節(jié)日的文化內涵,深入挖掘節(jié)日的教育價值開展主題鮮明的教育活動,豐富活動內容,創(chuàng)新活動形式,精心打造節(jié)日文化品牌,是創(chuàng)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2]。今年9月30日是我國第一個烈士紀念日,設立烈士紀念日,是為了“弘揚烈士精神,緬懷烈士功績,培養(yǎng)公民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和社會主義道德風尚,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激發(fā)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精神力量”[3]。
烈士紀念日是專門為紀念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為實現(xiàn)民族振興國家富強的英雄們而設立的,是繼“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紀念日又一國家的重要節(jié)日,這里面包含著十分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因此,在烈士紀念日當天通過開展紀念烈士的活動,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說,烈士紀念日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重要途徑。
二、烈士紀念日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烈士紀念日增強了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對其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烈士紀念日是為了紀念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中值得回憶、值得學習、值得追溯、值得緬懷、值得慶祝的人而設立的。20世紀20年代以來,無數中國共產黨人和仁人志士,為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積極投身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用青春、熱血和生命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壯麗詩篇。據不完全統(tǒng)計,全國約有2 000萬名烈士,而由于戰(zhàn)爭年代條件有限,許多先烈沒有留下姓名,目前全國有名可考的僅193萬余人,這些真實的數據無不激起當代大學生的愛國熱情。而通過在烈士紀念日當天開展的諸如了解先烈們的英雄事跡,向烈士學習的緬懷紀念活動也必能觸及當代大學生的內心,升華他們的愛國情感。在新時期,中國的廣大青年,要繼續(xù)繼承和發(fā)揚革命烈士們的光榮傳統(tǒng),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擔當起振興中華的歷史使命,創(chuàng)造出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的業(yè)績來告慰烈士。正是通過烈士紀念日來警示廣大青年學生要珍惜當下,努力學習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烈士紀念日無疑迎合這一要求,激發(fā)和培養(yǎng)了當代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二)烈士紀念日豐富了大學生的校園文化活動
校園文化建設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關,利用節(jié)日紀念來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常用慣例,它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一種,烈士紀念日的設立豐富了大學里的校園文化建設,為校園文化活動帶來了新的契機。今年9月30日是我國的第一個烈士紀念日,相關部門也要求各高校要充分利用這一重要契機開展相關活動,學??梢越M織學生開展一系列的演講、辯論、研討、座談、征文以及社會實踐等活動,同時要利用網絡新媒體做好宣傳工作。烈士紀念日當天要圍繞著緬懷革命先烈這個主題開展校園文化活動,不僅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的內容和形式,而且讓青年大學生深刻地明白今天的改革開放輝煌成就來之不易,激發(fā)了他們的愛國情感,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力。因此,烈士紀念日的設立豐富了大學的校園文化生活,為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提供了新的載體。
(三)烈士紀念日拓展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間
烈士紀念日有其深層內涵和價值,它是為了緬懷應用烈士的,是一種文化的沉淀,傳播一種思想理念,引導著人們不能忘記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作風,而當前由于受多元文化的影響,在現(xiàn)在的大學校園中存在著奢靡之風,同學之間吃喝玩樂,相互吃穿攀比現(xiàn)象比較嚴重,在當今的大學生眼中已不知艱苦奮斗是什么。因而,要充分利用烈日紀念日在青年學子中提倡艱苦奮斗的精神以及吃苦耐勞的生活品質。烈士紀念日不僅具有豐富的革命傳統(tǒng)教育資源,還具有眾多的理想信念教育資源,主題鮮明,這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高度吻合,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和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間。
三、烈士紀念日對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
(一)社會搭建烈士紀念日教育平臺,拓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渠道
烈士紀念日的設立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同時為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載體,社會應該制定相關政策和措施,為開展烈士紀念活動努力搭建教育平臺,給大學生提供足夠融入烈士紀念日的空間,讓其能夠真正體驗烈士紀念日教育的內涵。
第一要認真組織好烈士紀念日活動。烈士紀念日當天,政府有關部門應組織好烈士陵園、革命紀念館等地的祭奠英雄烈士大型活動,讓大學生節(jié)日期間有機會身臨其境,體會烈士們對革命的堅定信念和革命的艱難,從而加強對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教育。
第二是渲染烈士紀念日氛圍。要將在烈士紀念日當天開展的相關活動和大學生的學習結合起來,還要積極做好宣傳工作,社會要通過網絡媒體加強報道,努力營造緬懷烈士,向烈士們學習的良好氛圍。另外要還組織好相關部門搜集、整理烈士們英雄事跡,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基本材料,讓學生真正明白設立烈士紀念日的重大意義和影響。
第三是要鼓勵大學生積極參加烈士紀念活動。大學生還屬于消費群體,在生活和經濟在很大程度要依賴自己的父母,而參與烈士紀念日活動肯定需要花費資金,因此,為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到烈士紀念活動,政府應協(xié)調相關部門在參觀烈士紀念館等地方免除大學生參觀的門票費,還應考慮為大學生向烈士祭奠或節(jié)日考察提供必要車費補助,向他們免費發(fā)放宣傳冊、圖書、音像資料等,徹底消除他們了解參與緬懷烈士紀念活動的后顧之憂。
(二)高校要挖掘烈士紀念日內涵,創(chuàng)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增強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培養(yǎng)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感正是思想政治課的重要教學目標,而烈士紀念日是為了紀念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中犧牲的英雄,烈士紀念日所發(fā)揚的精神和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相一致,為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第一,挖掘教材文化內涵,適時、適度地融入烈士紀念日教育,弘揚烈士精神。由于高校思想政治課的課堂教學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陣地,所以這就要求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的老師要努力認真挖掘教材中蘊含的文化內涵,在教學的過程中適時、適度地融入弘揚烈士精神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應結合烈士紀念日和相關教學內容開展教學,系統(tǒng)講解烈士紀念日的由來、內涵和意義,將烈士們的光輝事跡和優(yōu)秀品質滲透到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提高他們的思想認識,加深他們的愛國情感,營造烈士紀念日氛圍,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目前實踐教學大學生思想政治課教學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每年的烈士紀念日來臨之際,高??梢圆扇∫韵陆虒W環(huán)節(jié)開展實踐教學,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一是邀請黨史專家或軍事專家為大學生做系列講座,進一步充實和完善大學生的理論知識。二是開展形式多樣的紀念活動,讓大學生切身體會革命傳統(tǒng)。例如,將烈士紀念日和參觀紅色革命紀念地結合起來,帶領學生緬懷先烈,讓大學生切身體驗革命歷史。烈士精神是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課程的主要內容之一,是當代大學生政治教育的豐富資源。
第二,要在校園中創(chuàng)設主題活動、團日活動開展相關紀念活動。在烈士紀念日來臨之際,學校團委學生工作部門要開展一系列形式新穎,富于創(chuàng)新的紀念活動,可以開展烈士紀念日團日活動,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使大學生理解烈士紀念日,弘揚民族精神。例如,可以開展“知黨史,跟黨走”等主題征文比賽、紅歌大賽,可以面向學生征集反映烈士精神的文學藝術作品、微電影、微視頻等,鼓勵大學生走訪烈士后代,讓他們積極參與到烈士精神的宣講之中,通過這些來加深學生對烈士精神的認識、對黨的認識。同時,高校宣傳部門要充分利用網絡新聞媒體做好烈士紀念日的宣傳工作,組織好對大學生進行烈士紀念日有關知識培訓、情感體驗活動,激發(fā)他們對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認同感、親近感;為營造良好的烈士紀念日紀念氛圍,學校還應提供一定的經費、材料和場地,保證烈士紀念日活動的正常開展。
(三)積極構建利用烈士紀念日開展教育的長效機制
社會和高校都應當把開展烈士紀念日教育當成一項長期工作來抓,積極構建利用烈士紀念日開展教育的長效機制,要認真組織好出臺相關的政策,做到使教育活動常態(tài)化、系統(tǒng)化和人文化,真正做到潤物無聲、潛移默化。對于烈士紀念日的教育要高度重視,認真策劃好、組織好一年一度的烈士紀念日教育活動的開展,將英烈教育融入日常的教育管理過程之中,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科學化的格局,努力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變成思想政治教育主體的自覺行動。
總之,烈士紀念日的設立意義重大,為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開辟了新的途徑,同時它蘊藏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充分利用烈士紀念日的有利契機,努力深刻挖掘烈士紀念日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切實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王青.高校傳統(tǒng)節(jié)日主題教育活動芻議[J].學習月刊,2010(2).
[2]周志輝.利用節(jié)慶日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探索,2008(11).
[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設立烈士紀念日的決定[EB/OL].新華網,[2014-11-06].http://news.xinhuanet.co
m/politics/2014-08/31/c_1112298933.htm.
[4]李海鳳.清明節(jié)文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徑[J].賀州學院學報,2012,28(2).
[5]胡國勝.節(jié)日紀念日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山東省團校學報,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