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紅梅
摘 要 高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決定著高職學生日常生活中的行為目的和方向。因此對高職學生思想道德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尋求解決對策意義重大。
關鍵詞 高職 思想道德 教育 存在的問題 對策
一、高職學生思想道德存在的問題
高職學生思想道德是指高職學生具備的理想信念、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學生對于是非善惡的正確判斷能力以及行為行為選擇能力。它們決定著高職學生日常生活中的行為目的和方向。高職學生思想道德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迷茫模糊的人生理想中,充斥著急功近利的現(xiàn)實渴求
高職學生人生理想不明確,對于國家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等關注很少,而注重個人理想;也很少思考自己所承擔的社會責任。他們關心個人的命運,擔憂自己的前途,重視個人利益和發(fā)展,追求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缺乏社會責任感。
在功利化的人生價值觀中,充滿了個人主義思想。他們懂得青年學生要有理想有追求,但受社會的影響,其人生價值觀卻日益功利化。他們并不一味追求理想奉獻,而注重個人的實際利益。高職學生認為講理想是空談,追求物質(zhì)利益才是現(xiàn)實的,他們看重眼前和現(xiàn)實,輕視未來和理想。同時,他們個人主義思想表現(xiàn)突出,反映出集體主義價值觀的嚴重缺失。高職學生常常以個人主義為自己的行事準則,把各個人利益放在首位,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fā)生沖突時,不會犧牲自己利益,集體主義價值觀極為淡薄。因此,在學習和生活中,他們常常表現(xiàn)出不愿受學校和班級的約束,對集體活動缺乏熱情紀律渙散,缺乏集體榮譽感;不懂得關心和幫助他人,常常以自我為中心,忽視家長、老師和同學,忽視集體,凡事為自己打算,事事從利己出發(fā)。
(二)較低的道德素質(zhì)中,表現(xiàn)出知與行的矛盾
他們由于文化素質(zhì)和人文素質(zhì)的欠缺,認識和思考問題的能力薄弱,導致其對于自己與他人的思想道德行為無法正確認識和評價,導致思想道德的自我要求進步與實際的道德行為缺失的嚴重偏差。
對諸如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尊師重教、誠實守信等人生的基本道德要求推崇,但實際生活中卻難以踐行。他們?nèi)狈镜奈拿鞫Y儀和行為習慣,許多高職學生穿拖鞋到課堂;在衛(wèi)生間、校園里、教室的墻壁上隨處可見 的污言穢語;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摔酒瓶、講粗話、亂扔果屑紙條等。愛護公物的意識差,在圖書館的雜志、圖書上亂涂亂畫,任意損毀;在教室課桌上亂寫亂畫。而且,他們表現(xiàn)出對紀律無視,對法律無知。上課隨意遲到、早退;為小事打架斗毆,盜取同學現(xiàn)金、電腦、手機和銀行卡等等。誠信缺失嚴重,作業(yè)照抄,考試作弊。很多高職學生認為考試作弊是正?,F(xiàn)象。甚至有高職學生不交學費,還有學生為享受學校貧困補貼,開假證明欺騙學校以獲取貧困補貼。
高職學生由于認識分析問題能力的局限性,缺乏缺乏正的價值判斷標準,他們道德認知與道德行為嚴重脫節(jié)。既追求高尚的思想道德境界,又難以付諸具體實踐,理想和行為存在差距。他們贊成奉獻但并不付諸行動;他們欣賞高尚但并不愿自己高尚。
二、高職學生思想道德問題分析
(一)錯誤價值觀的影響
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人們的價值觀、道德思想和道德行為發(fā)生了重大變化。功利主義,個人主義膨脹,見利忘義、損公肥私、誠信缺失等行為屢見不鮮。拜金主義、利己主義、功利主義和享樂主義等錯誤的價值觀念對高職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形成和健康成長造成了嚴重的影響。而中國傳統(tǒng)的美德卻越來越不被提倡。他們重物質(zhì)利益輕道德的思想和行為,往往用物質(zhì)的觀點和手段評判和處理事情,把物質(zhì)實惠作為人生追求的目標,把享樂作為人生幸福的標準。所以,他們在學校愛虛榮、比闊氣,用高檔,穿名牌,把追求高消費作為個人價值的體現(xiàn)。
(二)高職院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欠缺
高職院校對學生的思想教育認識不到位,缺乏思想教育理念,沒能認清學生的思想教育的基礎作用。高職教育強調(diào)對職業(yè)技能的培訓,是以就業(yè)為導向,增強了實習實踐環(huán)節(jié),使高職學生能更快適應崗位需要,從而弱化了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為了提高就業(yè)率,大多數(shù)高職院校的工作主要在在知識學習和技能培訓兩方面工作上。對于學生的思想狀況和道德狀況缺乏全面深刻認識,因而很少有針對性的思想教育方法來有效地進行學生的思想教育。加之高職院校在社會上地位低,所以過于追求辦學規(guī)模和升格,千方百計地擴大校園面積和實訓場地,增加學生人數(shù),而忽視了辦學質(zhì)量,更沒有重視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培養(yǎng),輕于學生的教育而重于學生的管理。導致高職院校學生在工作崗位中缺少奉獻精神,缺乏協(xié)作精神和團隊意識等等問題。
三、對策
(一)建立健全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領導體制
高職院校應建立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領導體制。完善的領導體制對整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局起著導向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導體制中,要始終堅持黨組織的核心地位。學校黨委要負責研究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計劃以及掌握計劃的落實情況。
同時要發(fā)揮院系基層黨團組織的作用,院系基層黨團組織要擔負起做好經(jīng)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責任,認真履行職責。 另外,學校的黨委組織部、宣傳部、學生處、教務處、團委等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職能部門也應充分發(fā)揮其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明確職責,齊抓共管,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共同做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加強高職院校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制度建設
制度是各項工作有序運行的良好保證,高職院校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取得實效, 必須制度先行,建立起一套適合高職特色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
加強制度建設應充分考慮高職教育的特殊性,要注意制度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制度建設切忌隨意拔高和完全照搬本科模式, 切忌脫離高職院校實際和片面追求高層次化,要確保制度的操作性及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導向作用。
(三)加強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建設
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項工作,歸根到底要靠人、靠隊伍。因此應采取各項措施,優(yōu)化隊伍結構,選擇具備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zhì)、意志品格和一定的專業(yè)知識,具有崇高的職業(yè)理想德才兼?zhèn)涞慕逃ぷ髡?,建設一支信念堅定、業(yè)務精湛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隊伍。同時要加強對專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培訓,通過崗前培訓、選送進修、掛職鍛煉、學歷培訓、參加社會實踐、指導老師傳幫帶等多種形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質(zhì)、 道德素質(zhì)、 知識素質(zhì)、身心素質(zhì)及業(yè)務能力,不斷改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隊伍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促進其朝著職業(yè)化、專業(yè)化、專家化方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邱偉光,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郭維平.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探[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
(作者單位:湖北襄陽職業(yè)技術學院經(jīng)管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