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摘 ? ?要】學好古詩文,具有閱讀古詩文的能力是繼承和發(fā)揚我們的祖先為我們留下的極為豐富和輝煌的文化遺產(chǎn)所必須具備的條件。古代漢語和現(xiàn)代漢語如同根與樹,流與源,是不可分割的,所以我們需要學好古詩文。
【關(guān)鍵詞】高中古詩文 ?趣味性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10.152
古詩文是中華五千年的文化精髓,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chǔ)而形成的書面語。春秋、戰(zhàn)國時期用于記載文字的物品還未被發(fā)明,記載文字用的是絲綢、竹簡等物,而這些東西要么貴重,要么笨重,所以產(chǎn)生了古詩文。古詩文相對于白話文而來的,其特征是以文字為基礎(chǔ)來寫作,注重典故,駢儷對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標點,包含策、詩、詞、曲、八股、駢文、古文等多種文體。學好古詩文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中國古代文學,欣賞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況和生活態(tài)度。那么如何學好古詩文,使古詩文課堂變得更加有趣呢?
為了引導學生喜歡學習古詩文,老師可以在課堂導入,課堂提問,課堂閱讀等環(huán)節(jié)上巧妙設(shè)計,多多考慮學生的學習特點,心理特點,興趣愛好,增強課堂趣味性,逐步引導學生深入領(lǐng)會古詩文的語言特色及思想內(nèi)涵,提升學生的文化品味和綜合素養(yǎng)。但具體怎么做,下面筆者就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來談?wù)勅绾尾拍茉黾痈咧泄旁娢慕虒W的趣味性。
第一點,采用講故事的方法引出要學的古詩文。這種方法比較有趣,同時還能幫助學生了解寫作背景,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古詩文,一堂課始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采用講故事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放松心情,準備投入到這節(jié)課的學習當中。在上《贈汪倫》這首古詩時,教師可以告訴學生一些背景知識,比如當時汪倫用計誠邀李白到桃花潭做客,汪倫是當時有名的歌手,隱居在安徽涇縣西南的桃花潭畔,對李白佩服得五體投地,日夜吟誦他的詩,對做客后離去的李白非常不舍,于是就去送李白,才有了后來的“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边@樣一首家喻戶曉的千古佳話。學生一向?qū)@種八卦更感興趣,所以教師就迎合學生的這一特點來進行教學設(shè)計,從而達到趣味的教學,使學生學得更好,記得更牢,老師教得更輕松。
第二點,讓學生多讀,從讀中體會到古詩文的優(yōu)美和韻味。古詩文本身是具有韻律的,學生在讀的過程中能更切身的體會到作者當時的感受和心情,有句話這樣說:“書讀百遍,其意自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如屈原的《離騷》時,“昔三后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 雜申椒與菌桂兮,豈維紉夫蕙 ? ?! 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眱?nèi)容上有很多拗口的詞語,如果不多讀的話,根本無法理解課文的內(nèi)容。有感情的朗讀是培養(yǎng)語感的一個好方法,大聲朗讀還有利于文章詩性美的體現(xiàn),每篇文章都有著作者美的靈感,大聲地朗讀可以將這種美還原。語文教育的泰斗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過:“吟詠的時候,對于探究所得的不僅理智地理解,而且親切地體會,不知不覺之間,內(nèi)容與理法化而為讀者自己的東西了,這是最可貴的一種境界?!?/p>
但是如果是單純的讀的話學生讀了幾遍之后就會感到無聊,所以在讀的方法上教師也要懂得創(chuàng)新。比如我們可以讓學生朗誦,有感情的朗讀,領(lǐng)讀,分角色朗讀等等讓學生不會有疲倦的感覺,大聲朗讀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語感,增強對文章的理解。比如說在講到焦仲卿和劉蘭芝的凄慘愛情故事時,學生對這種故事應(yīng)該會很感興趣,但是可能會有一些困難,但此時教師完全不必進行講解,因為學生完全能自己通過查找資料和大聲反復的朗讀來完全解讀課文,學生自己讀懂的文章記憶能更深刻。
第三點,教師可以結(jié)合多媒體來進行教學。古文對于現(xiàn)代人來說畢竟隔了幾百年,當時人們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對待事物的看法肯定都有差別。他們面對的社會跟我們面對的社會肯定不一樣,他們沒有我們這么發(fā)達的技術(shù),當時都是農(nóng)耕時代,他們消遣的方式和我們的也不一樣,所以要理解他們的作品還是有很大的困難。如果此時教師能夠結(jié)合多媒體,給學生放點關(guān)于當時人們的生活的視頻,學生一定會很感興趣,學起來自然就更有動力。筆者在講到嵇康時,給學生放了一個竹林七賢的視頻,當時本來一個班的學生對語文就沒有什么好感,每次上到文言文都是老師和學生的痛,他們不愛聽,我上起來也累。結(jié)果那一次的課學生上起來可有勁了,兩堂課的時間,學生看得津津有味,整個課堂都鴉雀無聲,整個課堂的效果也特別好,之后遇到相關(guān)的問題再問學生也記得特別牢。
第四點,結(jié)合游戲來進行教學。學生喜歡游戲,這點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如果我們能考慮到學生的這種心理,結(jié)合學生的特點,教師就可以設(shè)計一個話劇表演比賽。就像剛才說到的焦仲卿和劉蘭芝的凄慘愛情故事,我們可以來辦一個話劇表演,讓學生親身體驗一下文中人物的心情,從焦仲卿和劉蘭芝的愛情開始,到后來因為封建思想的束縛和家人的反對,最后被分開。劉蘭芝被趕出婆家,哥哥想為妹妹找下家,劉蘭芝拒絕,想要找焦仲卿,可是由于焦仲卿的軟弱導致兩個人無法勇敢的面對外界壓力,最后兩個人殉情,化作蝴蝶相守在一起。這個故事學生自己演出來,一是可以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提高課堂氣氛;二是可以讓學生親身體會當時的社會對人們思想的束縛,和人們對自由愛情的向往。同時可以推薦學生去讀西方莎士比亞的《羅密歐和朱麗葉》的愛情故事,跟中國這個愛情故事很像。西方的羅密歐和朱麗葉是由于兩大家族的世仇導致兩個相愛的人不能在一起,結(jié)果卻導致兩人雙雙殉情,通過兩個愛情話劇的對比讓學生在學習東方文化的同時也可以了解西方的文化。
最后,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我們所學的這些古詩文都是我們古代文化的精髓,學習古詩文既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也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鑒賞一篇古文,其實是一種對美的鑒賞,我們要讓學生學得好,就需要讓學生明白古詩文最開始是和音樂舞蹈連為一體的綜合藝術(shù),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詩歌才向文字意義方面發(fā)展的??偠灾?,學生學習古文,一定要學會放飛自己的想象力,不要擔心太多的語言點,知識點,或者說是擔心理解能力不夠好,只有打開學生的心靈,打開學生的思維,才能學得更好。筆者一直就是采用這樣的方法,使得古詩文教學如魚得水,學生也樂意接受。所以相信以上的一些建議對其他的教師同仁起到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