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江濤
摘 要:伴隨信息技術急速的發(fā)展以及經濟貿易全球化趨勢的加深,新時期環(huán)境下的大學生在心理的發(fā)展上表現(xiàn)出了極強的時代感。在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下,科學合理地對大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文章分析了大學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問題,并以此為基礎提出了構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應途徑。
關鍵詞:新時期;大學生心理;心理健康教育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問題
(1)心理素質不夠高,自我定位不準確。大學生因為極易受到外界各種因素的影響,因此他們不能形成穩(wěn)定的思想,而經常會因為一些很小的挫折而感到苦惱與困惑,進而導致情緒變得極其低落,不能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進行正常的學習。新時期的大學生對于自己的評價不是過高就是過低,自我評價過高的學生對任何事情都抱有一種不以為然的態(tài)度;而自我評價過低的學生在很大程度上都在懷疑自己的能力。如果大學生不能形成正確的自我定位,就會嚴重阻礙自身的發(fā)展,而且還會導致出現(xiàn)各種心理困擾。
(2)內心敏感,人際關系差。面對新的環(huán)境,初入校園的大學生往往不能在短時間內適應這種情況。大學的學生大部分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各自之間有著不同的家庭背景以及生活習慣,因此在交往上就存在了很多困難的地方。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學生可能因為交往技巧與個性上的問題,不敢主動與教師或同學交往或交流,有的學生甚至還會產生猜疑、緊張、落魄,甚至是自卑的情緒。另外,大學階段是學生社會化的重要時期,也是形成健康心理的關鍵階段,如果能夠在大學期間形成和諧的人際關系,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他們成功地過渡到社會化。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當代大學生并不能很好地處理人際關系,很多學生都缺乏人際交往的經驗,甚至會有些學生懼怕與人交往,將自己與外界進行長時間地封閉,導致性格過于孤僻,容易產生猜疑等心理問題。
(3)環(huán)境變化應對能力差。新時代環(huán)境下,很多大學在未進入大學校園之前都是處于家長的庇護之下,剛剛進入校園,不能在短時間建立起自己的生活圈子,因此內心會產生強烈的失落感。除此之外,大學生對各種生活事件的處理缺乏經驗,往往因為不能成功應對出現(xiàn)的問題而產生強烈的內心壓力,導致自身往往處于緊張的精神狀態(tài),長時間的積壓下,就會產生各種心理障礙。因此,想要幫助大學生養(yǎng)成健康的心理就必須對其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構建新時期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1)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詢與指導機構。應當緊密結合教育與指導、課內與課外、咨詢與自助法,建立一個動態(tài)的、多層次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詢與指導機構體系。隨之,開設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或者是開展一些不同層次的心理咨詢服務活動來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平時進行服務的過程中,需要及時地觀察大學生是否存在心理問題,并且要隨時隨地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而幫助學生及時地消除那些不良的心理問題,使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能夠得到不斷的提高。
(2)對校園文化加強建設。想要對學生實施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就需要多開展一些內容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進而使校園文化發(fā)揮出其重要的育人功能。因此學校一方面要從硬件設施上著手建設,另一方面還需要不斷地在校園文化制度方面加強建設,同時適當開展一些有益學生身心健康的校園文化活動。這樣一來,不僅能使大學生日益增長的校園生活需求得到滿足,還可以在其參與活動的同時培養(yǎng)其健康發(fā)展與積極向上的思想意識。
(3) 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大學校園不同于外界社會,因此大學生需要積極地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這樣為自己提供更多了解社會的機會。在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可以使學生得到實踐工作能力與專業(yè)技能上的培養(yǎng)與提升,同時還會使自身的人際交往能力得到培養(yǎng)。這樣一來,就能夠使大學生增強信心,不斷地克服自身的困難,幫助其對自我進行重新塑造以及準確定位,進而為其未來奠定起順利成長的基礎。
綜上所述,新時期環(huán)境下的大學生在其心理發(fā)展上表現(xiàn)出了極強的時代感,然而在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下,他們又存在很多心理上的問題。這就需要學校與教師能夠時刻關注學生,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讓學生能夠在參與校園活動與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得到正確的心理健康教育與指導,為走向社會做出充足的準備。
參考文獻:
[1]劉 芳.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見[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7(03).
[2]張將星.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建議[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3).
(作者單位:河北農業(yè)大學動物醫(y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