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冬
【摘 要】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的深入,其教學要求也是越來越傾向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目前的初中化學教學主要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步改善學生的思維,逐步讓學生學會運用更靈活的方式去觀察實驗現(xiàn)象、更科學的進行化學探究實驗等,這其中就應該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關鍵詞】 初中化學;實驗課堂;自主能力;教學策略
初中的化學實驗主要是一些基礎性的實驗,主要的教學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實驗培養(yǎng)能力,對一些化學試劑的化學性質有一個初步的了解,以便于為進行更深層次的學習奠定基礎。那么,作為學校來說,建立積極的適合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平臺就顯得特別的重要,學校在為學生建立有利于開發(fā)思維的基礎之后,在授課教師的引導下,逐步的進行教學方式和模式上的更新,使得學生能夠從不斷變化的教學課堂中找到適合學習的方式方法,促進學生積極性的提高。對于學生來說,大部分的學生是不喜歡被動式的學習方式,那么就需要為他們建立更加開放的實驗平臺,在教師充分認可下,在理論的學習充分的條件下,自主的進行化學實驗時間的探索。這對于他們來說是一種挑戰(zhàn),對于老師來說更是一種挑戰(zhàn),因為其中的問題都需要學生們自主的進行探究和討論得以解決。
這種培養(yǎng)模式的建立,需要建立強大的理論和實踐基礎,包括在化學課堂上的引導,化學課程與實驗課程良好練習式基礎的平臺的建立,學生實踐能力的基礎,授課教師的實驗基礎與學生實驗能力的結合等,都需要在一定的基礎之上才能逐步的開展,如果能夠良好的運行這種模式,在化學實驗課堂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將會有較大的提高。
一、認識的改變,注重自主學習
簡單的化學實驗并不是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是需要在一定的理論基礎下支撐的。首先面對的就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在化學實驗課堂上的作用。作為初中的學生來說,他們更重要的是理論知識的學習,并且理論知識的學習與實踐的結合是每個學生都應該逐步的認識到的。他們幾乎都是在興趣的支配下進行的有目的的學習,那么,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實驗興趣與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能力有什么樣的聯(lián)系?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論基礎上的,作為授課教師,首先是對化學實驗認識上的改變。應該將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轉變?yōu)閷W生自主探究式學習。教師的引導只是他們學習道路上的指明燈,在他們犯錯誤的時候,反省的基礎上加上授課教師的教誨能夠使學生更快的培養(yǎng)自主鉆研的精神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初中的化學實驗課堂應該是學生的課堂,應該是讓他們探索未知世界的地方,授課教師在當做是引路人的基礎上幫助他們完成理想的實驗。
二、課前活化,課堂尊重自主
課堂的氣氛對于學生來講,會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學生對于教師的授課沒有興趣,勢必會造成課堂鴉雀無聲的尷尬,因此,授課教師要在體會學生上的情緒基礎上,不斷地帶動課堂氣氛,使更多的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完成實驗的教學。比如,課堂上的演示實驗,學生分組實驗等方式,都會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例如,對于常見的化學反應——燃燒來說,學生可能接觸的都是日常的燃燒。對于化學試劑的燃燒可能沒有那么多的接觸。那么,授課教師可以演示氫氣的反應,將適量的鋅粒放入試管中,加入適量的稀鹽酸,將裝好導管的的橡皮塞旋轉塞好,另一端導入另一個倒立的試管中,待反應一段時間后,用手堵住倒立的試管,用火柴點燃后放在試管口,會聽到“砰”的一聲。這個有趣的實驗下,學生產(chǎn)生很多好奇,那么授課教師可以讓學生探究點燃的氫氣為什么會有響聲?產(chǎn)生了什么樣的反應呢?帶著疑問,學生先自主的進行實驗的預習,緊接著,設計相關方案,再通過教師的允許下自主進行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并在實驗結束后分組討論。
三、多樣化教學,深化課堂效果
也許適當?shù)姆绞侥軌驇Ыo學生不一樣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學課堂不能只是單一的模式,應該是多種方式并存的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時刻是“走進實驗室”的意識,在不斷地認識儀器,動手接觸實驗儀器的基礎上,能夠在教學實踐中把理論轉化為實驗能力,轉化為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授課教師的傳授方式可以是學習小組;也可以是一人操作,其他學生評價指導;督促式實驗方式,使得學生能在互助合作中得到能力的逐步提高。同時要是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聚散思維,能夠舉一反三,能夠不斷地延伸課堂,掌握知識的聯(lián)系,不斷拓展知識面。例如,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二章中講述的奇妙的二氧化碳,學生可以結合氧氣的制取和性質實驗,在教師的監(jiān)督下自主選擇發(fā)生裝置和收集的裝置以安排實驗,演示二氧化碳的制備過程,并驗證二氧化碳的性質,獨立完成實驗報告。
在探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藥品的時候,授課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應該選擇什么樣的藥品呢?”針對問題,展開自主實驗的探究。要求學生進行下列實驗的探究,將下列幾組藥品進行混合觀察現(xiàn)象。大理石和稀鹽酸混合,大理石和稀硫酸混合,碳酸鈉和稀鹽酸混合。要求學生在實驗的探究的過程中,根據(jù)實驗的現(xiàn)象,明確大理石和稀硫酸反應一開始產(chǎn)生氣泡,片刻以后反應停止。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的速率太快,不方便收集,所以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最后的藥品應該選擇大理石和稀鹽酸。在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掌握知識的同時,學生的探究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因此,在化學的實驗教學中,授課教師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探究,教師要引導他們獨立思考并解決實驗問題,在不斷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的同時,逐步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實驗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童福全,初中化學的“自主探究”教學模式初探,教育與教學研究,2009年9月
[2]殷志洲,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實驗能力培養(yǎng)途徑探析,學周刊,2014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