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君
一、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21世紀是高科技的世紀,是科技、經濟文化、社會協(xié)調和諧發(fā)展的世紀。我們教育在”依法治校施教”的實施下各種教育都取得重大的成就。但也暴露出不少的問題,其中我們的教育已經出現(xiàn)一個美盲比文盲更可怕的現(xiàn)象,如千篇一律的城市設計,對國外時尚品牌的盲目崇拜和對自主設計的品牌漠視,缺乏創(chuàng)新等現(xiàn)象,其中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審美教育的缺失。
美術作為人文科學的核心之一,凝聚著濃郁的人文精神。美術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品質、樹立崇高理想、提高審美能力,都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一個能夠懂得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人,一定有更加豐富的人生和心靈。但是實際情況是高中美術教學被高考綁架,社會、家長、學校和學生都無暇關注美術課堂教育,雖然我校的學生處于發(fā)達的城市,但審美能力跟不上高速發(fā)展的社會。作為必修課高中美術育正遭遇尷尬的現(xiàn)狀,在這種復雜因素的環(huán)境中,如何在高中美術鑒賞教學中,讓學生個性發(fā)展、審美能力、綜合能力,得到提高和良性發(fā)展顯得尤為重要。那么科學的、切合實際的、易于操作的且能收到良好的,有效課堂教學模式和課堂教學方法就值得我們探究。
我校位于歷史悠久,孕育了獨具魅力的嶺南傳統(tǒng)文化的佛山。佛山素有陶藝之鄉(xiāng)、粵劇之鄉(xiāng)、武術之鄉(xiāng)、廣紗中心、嶺南成藥之鄉(xiāng)、南方鑄造中心、民間藝術之鄉(xiāng)等美譽。位于佛山市禪城區(qū)東南部的石灣是“中國陶瓷名鎮(zhèn)”,它擁有幾千年源遠流長的制陶史,積淀了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蘊和內涵,在國內外享有“石灣瓦,甲天下”的美譽,是聞名中外的“南國陶都”。在石灣鎮(zhèn)中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南風古灶。南風古灶500年薪火不斷,是石灣陶藝文化的象征。
怎樣整合校本、地方、中華傳統(tǒng)文化資源運用、融入到高中美術教學,構建多元立體有效的美術教學是我研究的內容。
二、研究的過程
1、教育理念研究
有效教學理論是教育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它既是一門理論科學,也是一門應用科學;它既要研究教學的現(xiàn)象、問題,揭示教學的一般規(guī)律,也要研究利用和遵循規(guī)律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的方法策略和技術。在西方教育文獻中,最早使用“教學論”一詞的是德國教育家拉特克和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并將其解釋為 “教學的藝術”。鮑里奇在《有效教學方法》一書時提到,教師進行有效教學至關重要的五種教學行為是:“清晰授課、多樣化教學、任務導向、引導學生投入學習過程、確保學生成功率”它主要指教學方法和學生管理兩方面。教育性教學是赫爾巴特教育學的核心,他第一個明確提出這一概念,把道德教育與學科知識教學統(tǒng)一在同一個教學過程中,并提出了著名的教學形式階段理論,即清楚、聯(lián)想、系統(tǒng)和方法
2、明確教學目標
高中的美術教學是一項面向全體高中生的教學,所以它和普通的高中美術特長生的教學有著本質的區(qū)別,不少人對美術教育的認知還停留在以美術技能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在我看來高中的美術教育的“美”和“術”的教學應該有所側重,更應重視“美”的教學,兼顧“術”的運用,“美”的教學應該重視審美的規(guī)律探討、美的思想形成、美的語言表達、美的價值延伸、美的文化的傳承等方面的研究而“術”關注具體一件作品形成技能的手段,如一張國畫的形成它需要的是筆、墨、紙、硯等工具在繪畫者手中通過線條、墨色等展現(xiàn)畫面的效果。故怎樣引導學生鑒賞中國畫遠比亂涂亂畫一張中國更有效。而一件陶瓷的鑒賞則要了解它的美的器形的形成、美的紋飾的含義、美的釉色的視覺效果,美的文化含義,遠比天馬行空的單一制作更有意義。當然美術實踐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體驗,在學校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開設多樣美術體驗活動,更能加深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豐富學生的心靈。
三、研究的方法
1.充分利用校本資源,開發(fā)學生容易激活學生學習興趣的內容
中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中心之一,中國古代對世界最重要的貢獻之一就是發(fā)明了瓷器。中國陶瓷具有長達萬年的歷史,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陶瓷發(fā)展過程蘊藏著十分豐富的科學技術和藝術內涵。陶瓷是一種最為普遍然而極為重要的文化傳承的載體,以至英文 “CHINA”成為中國的象征和代名詞。陶瓷鑒賞是高中美術鑒賞課里的其中一個內容,陶瓷在中國學生認識從來不少,但系統(tǒng)而深入的認知不多,懂得如何鑒賞的不多,或者鑒賞些什么也不清楚,把陶瓷藝術當成一個古董,認為價錢越高就越好,這是很多人從價值觀念上去判斷一件陶瓷藝術品,這可以說是一個方面,但是僅有這樣的價值判斷是不夠的。適逢我校引入全國首家校園博物館“知隱博物館”。博物館主要收藏古陶瓷,這么多蘊含豐富歷史、文化、藝術的古陶瓷為高中的美術鑒賞教學提供大量方便,面對如此得天獨厚校本資源和佛山素有陶藝之鄉(xiāng)的地區(qū)資源和中國深厚陶瓷文化資源,我以此作為導入。帶領學生參觀學習,讓學生零距離感受彌足珍貴的古陶瓷藏品,了解中國陶瓷發(fā)展史培養(yǎng)學生講解員,讓學生在一次次的活動如(國際博物館日、中美學生交活動)以大方、自信、談吐自如,以準確、耐心的講解將觀眾們帶進了古老而神秘多彩的中華陶瓷文化,并帶領學生參觀佛山其它收藏陶瓷博物館,咨詢、請教校博物館創(chuàng)建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2.探索有效課堂教學模式和課堂教學方法激活美術課堂
傳統(tǒng)美術鑒賞課沒有或少量實物鑒賞的局限,美術鑒賞教學很容易流于形式也很難抓住學生的專注力,教育學家第斯多惠在教師規(guī)則中講過:“我以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