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俊
初中語文教學反思指的是,教師在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創(chuàng)新、再創(chuàng)造、再設計的理性的思考,是提高教師專業(yè)技能以及自我成長能力的一種重要的方式。新一輪課程標準的制訂以及課改的深入,初中語文教學被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初中語文教師只有不斷地進行教學反思,才能在教學中謀取更大的成功。
隨著初中語文新課改的逐步推進與初中語文教育教學與改革的不斷深化,初中語文教育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教學技術對初中語文老師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在這一要求下,初中語文教師如何提高自身素質便成為初中語文教育教學與改革中的一個關鍵點。
1. 反思初中語文生命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初中語文教育教學中,初中語文教師教學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初中語文教師的崗位責任不明確。 當前初中語文課程作為主課之一,一名初中語文教師往往集班主任與任課教師于一身。更為嚴重的是,在廣大農(nóng)村中學,由于師資匾乏,一名初中語文教師除擔任班主任與某些班級(有些為跨年級)的語文教師外,還兼有學校的管理崗位職能。這一局面的存在,囿于學校導向、個人認識、精力分配等主客觀因素,部分初中語文教師很難制定清晰、明確的崗位職責。
1.2 教學過程中很難實現(xiàn)精細化。 語文課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課程,一位合格的初中語文教師,就課程內容本身而言,應解讀出語文的文字美、藝術美、邏輯美、德育美、思想美等多維知識體系,并通過不同的講授和互動方式及工具,與學生進行交流,達到授業(yè)目標。但是在“唯成績導向”的原則下,語文教學過程機械化、功利化,很難實現(xiàn)精細化、人文化的教學過程。
1.3 教師對自己的教學工作缺乏自我檢查、評估及改進。 對于大多數(shù)初中語文教師而言,往往更傾向于將精力用于參加或被動參與學校的教學效果考評中,教學反思多為任務性地、零散地記錄教學得失。在實踐中,很少有初中語文教師將教學反思固化為一種行動力,對階段性教學工作成果進行自發(fā)地自我檢查和評估,并建立形成與之相關的教學反思檔案制度。由于不善自發(fā)檢查及評估,對階段工作結果的成績和不足分析不力,很難準確掌握自我提升的進程。
2. 初中語文教師生命課堂教學反思的改進舉措 綜上,初中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教學反思工具,從“教學目標清晰化、教學過程精細化、教學反思結果化、教學改進持續(xù)化”四個方面,對教學反思進行科學梳理與重構,從而助推初中語文教師自身素質的不斷提升與完善,為初中語文教育教學與改革提供強大的能力保障。
2.1 制定多維的綜合教學目標。語文的學科性質決定了教學目標的多維性。初中語文教師要根據(jù)教學任務,研讀教學大綱之要求,并針對所教授學生的能力、素質缺陷、興趣點等,制定本學期的語文教學目標。該項工作與 “PDCA循環(huán)”中的“P階段”相契合,主要是“依據(jù)前階段(學期)的工作成果,進一步明確本階段(學期)的工作任務,制定本階段(學期)的工作目標”。
2.2 對多維教學目標的精細化執(zhí)行。 初中語文教師要針對“P階段”制定的多維教學目標,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與模式,通過啟發(fā)式、情境式、角色式等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注重傳統(tǒng)教授過程與現(xiàn)代教學媒介的整合利用,實現(xiàn)師生之間快樂的“教學相長”的教學過程。除了實現(xiàn)以成績?yōu)橹饕Y果導向的教學目標外,初中語文教師還要注重德育、心理、團隊意識等目標的教學。
(1)德育教學。 語文教學中的德育功能正在受到越來越普遍的認同與應用。在語文教學中,重視對課本內容進行深淺適度的引申和發(fā)散教育,通過課文中的典故聯(lián)想到相關典故,再由故事性向思想性進行升華,完成德育之旅,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2)心理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初中語文課程教學的重要目標和內容。由于該目標更具抽象性和不易測量性,初中語文教師在實踐中,要結合課文內容,輔以課外讀物,通過現(xiàn)代教學媒介,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注重教與學的交互性,并要注意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3)團隊教育。 在社會生活中,團隊意識作為一種協(xié)作精神被大力提倡。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也要體現(xiàn)團隊精神的培養(yǎng),除了借助語文課文內容灌輸相關理念外,教師更要注重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比如分組辯論等具體教學方式,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協(xié)作精神。
但是,無論教學目標如何多元化,這些目標在實踐中都應該有機聯(lián)系在一起,不能簡單地分解目標,孤立地進行單一目標的執(zhí)行。在教學目標執(zhí)行過程中,要注意建立詳細的教學反思檔案,記錄在各階段、各目標實施過程中完成成果、工作創(chuàng)新等。
3. 持續(xù)改進教學反思,不斷推進語文教師專業(yè)化水平 當前,我國大多數(shù)初中語文教師的教學工作止步于此,即制定教學目標,繼而完成教學目標。教學反思中往往就是按部就班地記錄教學目標及教學任務的執(zhí)行過程及細節(jié),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這是一個不完整的教學過程,教學反思的作用尚未真正發(fā)揮實效。鑒于此,在以上兩階段之基礎上,豐富“教學反思結果化、教學改進持續(xù)化”過程,即PDCA循環(huán)中的“C階段”和“A階段”。
其中,“C階段”為“工作評價與控制”階段,主要工作是初中語文教師運用“教學反思檔案”,將目標執(zhí)行過程與教學任務完成結果進行梳理,將實際完成目標與原定教學目標進行對照評價,找出成績和不足,并形成教學反思結論?!癆階段”是一個對教學反思持續(xù)提升的階段,主要工作是針對上一階段的教學反思結論,制定出改進舉措,為下一階段(學期)的語文教學工作中目標的制定提供依據(jù)。
總之,在生命課堂教學實踐中,初中語文教師要立足于整體“校本建設”及個體“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的雙重訴求,通過教學反思,通過導人管理學中的工具“PDCA循環(huán)”,實現(xiàn)“教學目標清晰化、教學過程精細化、教學反思結果化、教學改進持續(xù)化”,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生命課堂教學的反思實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