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郢
摘要: 目的 觀察并分析低分子肝素鈣治療重癥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療效果。方法 研究人員隨機抽取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中我院接收的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患者中60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作為實驗的樣本,并隨機分為治療組( 31 例) 和對照組( 29 例) 。對照組按常規(guī)方法治療,治療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針,觀察 2組臨床療效、肺功能用力呼氣容積( FEV1) 、用力肺活量( FVC) 、FEV1 /FVC]、肺動脈平均壓( mPAP) 、血液流變學( 全血黏度、紅細胞壓積、纖維蛋白原) 等指標的變化。結果 治療組臨床療效顯著,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組治療后血氣分析、血液流變學及心功能各項指標明顯好轉,與治療前及對照組治療后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或P<0.01)。結論 應用低分子肝素鈣治療重癥肺心病心力衰竭療效顯著,在臨床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關鍵字:低分子肝素鈣;重癥肺心病;心力衰竭。
前言:慢性肺原性心臟病又被稱為肺心病,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多由于慢性支氣管肺疾病,胸廓疾病或肺血管疾病引起肺循環(huán)阻力增加,肺動脈高壓,進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擴大甚至發(fā)生右心衰竭的一類心臟病?;颊叱4嬖诟吣隣顟B(tài),血液黏稠度增高。而低分子肝素鈣對血液高凝狀態(tài)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目前已廣泛應用于重癥肺心病心力衰竭的臨床治療中。為探討低分子肝素鈣(LMWH)在治療肺心病心力衰竭中的療效,本文觀察LMWH 對肺心病并心力衰竭病人N-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D-二聚體水平、肺動脈壓及心臟指數(CI) 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相關研究人員按照全國第3次肺心病專業(yè)會議修訂的慢性肺心病的診斷標準并參照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的心臟功能判定分析法嚴格選擇研究對象[1]。并將我院在2014 年 1月1日至2014 年12月31日期間住院的慢性肺心病并心力衰竭患者 中隨機抽取60例,根據病史、體格檢查、心電圖、肺功能、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及實驗室檢查來確定所抽取的患者滿足上述研究對象的篩選條件。并且在所抽取的60例患者中,其中男36 例,女 24例,年齡56--89 歲,平均(76.5+10.5) 歲,并將60例患者隨機分配成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其中治療組包含患者31例,對照組包含患者29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心臟功能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抗感染、氧療、止咳平喘,必要時給予擴血管、強心、利尿、等常規(guī)治療,并在治療期間內均停用其他擴血管藥物。治療組在常規(guī)綜合治療的基礎上應用低分子肝素鈣治療,5000IU腹壁皮下注射,2次/日,兩組療程均為10 d。
1.3 檢測指標及其檢測方法
觀察兩組病例治療前后臨床癥狀、體征,采血檢測動脈血氣分析、血液流變學,心功能指標即心輸出量(CO)、心臟指數(CI)、左室射血分數(LVEF)等指標進行檢測。其中血氣分析的檢測需要采集患者的橈動脈血0.5ml測定 PH氧分壓(PaO2)、二氧化碳分壓(PaCO2);對肺動脈壓力及CI的測定研究人員應用美國GE公司 LOGIQ7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按美國超聲學會標準估測肺動脈收縮壓(PASP) 及 CI;對于NT-proBNP、D-二聚體的測定,相關研究人員則應用美國美德聲公司Dxpress快速免疫層析分析儀,采用免疫熒光法測定NT-proBNP、D-二聚體濃度。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1.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秩和檢驗及t檢驗。
2. 結果
2.1 兩組的治療總效果
對于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通過對一些指標數據進行對比后可知,兩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有效的治療。而治療組總有效率89.13%,對照組總有效率72.22%,兩組療效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而通過對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總有效率進行對比可知,治療組的治療效果還是優(yōu)于對照組的治療效果的。
2.2 兩組治療前后的血氣分析
雖然兩組在治療前后均取得了不錯的治療效果,但是通過對兩組患者在治療前后的血氣分析指標看來,治療組的血氣分析還是要比對照組效果更為優(yōu)秀一些(P
<0.05或P<0.01),這也表示治療組可明顯提高氧分壓,降低二氧化碳分壓,改善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改善心功能。
2.3 治療前后其他指標的對比分析以及出現的情況
在治療前后,通過相關專業(yè)人員對兩組患者的指標的測定可知,兩組患者在心功能指標以及血液流變學指標上均有明顯的優(yōu)化,而治療組在各個指標上均比對照組的效果要好(P<0.05或P<0.01),這也表明,治療組的治療方法可以對患者的肺動脈壓、心臟負荷均、血液粘稠度有較好的減輕作用,并且對患者的心功能以及血液流變學指標等均具有顯著的改善作用,并能實現循環(huán)改善。而在治療組治療期間,共有3例患者出現注射部位皮下淤點、淤斑,出凝血時間未見異常,瘀點、瘀斑未經特殊治療,于停藥后瘀點、瘀斑自行消退。其余患者未見其他副作用。
3. 結論
慢性肺心病常見病因以慢性阻塞性肺疾?。–OPD)為多見。肺心病因長期慢性持續(xù)缺氧、高碳酸血癥促使腎臟釋放紅血細胞生長素,刺激骨髓產生繼發(fā)性紅細胞
增多,造成血液高粘、高聚、高凝狀態(tài),進而微血栓形成,缺氧[2]、高碳酸血癥和酸中毒使肺血管平滑肌收縮;加之組織細胞損害,活性物質釋放,激活凝血因子;同時因感染,特別是革蘭陰性桿菌及其內毒素可損傷血管內皮,激活血漿凝血激酶前質因子,血小板破壞受損,釋放血小板第 3因子,上述多種因素導致血液呈高凝狀態(tài),易致肺小動脈原位血栓形成,而肺小動脈血栓的發(fā)生率可達89%,而肺細小動脈的原位血栓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肺心病失代償期患者的主要病理改變,進一步加重肺動脈高壓,使心力衰竭難以控制。低分子肝素鈣具有明顯的抗凝血因子Xa活性,抗凝血因子IIa或抗凝血酶的活性較低(30 IU/ml)。因此,低分子量肝素鈣對體內外血栓,動#靜脈血栓的形成有抑制作用,能刺激內皮細胞釋放組織因子凝血途徑抑制物和纖溶酶原活化物[3],不被血小板第 4因子中和,對血小板功能亦無明顯影響,在發(fā)揮抗血栓作用時,出血的可能性較小。與普通肝素相比具有抗凝血作用強、皮下注射易吸收、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長、不需要監(jiān)測凝血酶原時間等優(yōu)點。本組資料結果表明 LMWH 治療能使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患者的血漿D-二聚體濃度明顯降低,從而顯著改善慢性肺心病患者的高血液黏稠度,最終降低肺動脈高壓。因此,在本次試驗中可以表明重癥肺心病心力衰竭在常規(guī)綜合治療基礎上,應用低分子肝素鈣可明顯改善循環(huán),改善心肺功能,臨床應用方便,副作用小,療效顯著,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會.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臨床診斷及療效判斷標準[J].中華結核與呼吸雜志,1980,3(2):23.
[2] 劉 峪.肝素治療肺心病并呼吸衰竭療效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8(4):794-795.
[3] 劉曉偉,劉志. 急性百草枯中毒并發(fā)縱隔氣腫 4例報道并文獻復習[J] .中國急救醫(yī)學,2009,29(11):1050—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