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天祥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普及,在教育教學中,越來越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不僅要求學生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還要進行相關的運用,具有相應的能力。本文主要對假說—演繹推理、選言推理在生物高考試題中的滲透與應用進行探討,為生物教學提供有用的參考依據(jù)。
演繹推理指的就是由一般性知識為前提推出個別性或者特殊性知識為結論的推理方式。其主要包括假說—演繹推理、選言推理。是科學家展開科研活動的重要思想理論,也是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重要方法,在教育教學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定要予以高度重視。
一、“演繹推理”法概述
演繹推理形式主要包括三段:大前提、小前提、結論。針對大前提而言,其主要就是一般事理;針對小前提而言,其主要就是論證的個別事物;針對結論而言,其主要就是論點。借助演繹法展開論證,一定要滿足演繹推理的形式。然而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展開相應的運用。演繹推理主要分為假說—演繹推理、選言推理。
二、“演繹推理”法在生物高考試題中的滲透與應用
假說—演繹推理在生物高考試題中的滲透與應用:
假說—演繹推理指的就是在觀察與分析基礎問題的條件下,通過想象、推理解釋問題假設,并且根據(jù)假設指導預設實驗,根據(jù)預設實驗展開演繹推理,得到預期的結果,之后通過實驗對演繹推理結果進行檢驗。假如檢驗結果和預期結果一致,就可以說明假設是正確的,相反,就可以說明假設是錯誤的,一定要廢棄。比如,在某年生物高考試卷中列出如下問題:在調查人類遺傳性疾病中,其中有兩個家系都有甲遺傳?。ɑ驗镠、h)以及乙遺傳性疾?。ɑ驗門、t)的患者,具體情況見下圖。在以往的研究中證明10-4是正常人群中Hh基因型頻率,那么甲病和乙病的遺傳方式分別是什么?若I-3不是致乙病發(fā)生的基因,那么I-2以及I-5的基因類型分別是什么?假設II-5與II-6結婚,那么他們所生的男孩同時患有兩種遺傳病的概率又是多少?h的基因概率又是多少?
解析:(1)由圖譜可以看出,在正常Ⅰ-1與Ⅰ-2下一代中出現(xiàn)了一位女患者為Ⅱ-2,由此可以看出,甲病屬于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在正常情況下,I-3與1-4相結合的下一代中,就會出現(xiàn)一位男性患者Ⅱ-9,因此可以得出,乙病就是隱性的遺傳病。并且,從圖中可知,4位乙病患者均是男性,得知男性發(fā)病率遠遠超過女性,為此,乙病可能是伴X隱性遺傳。
(2)①從Ⅱ-2患有甲病可以得知,Ⅰ-1與Ⅰ-2均具有甲病基因型Hh,Ⅰ-3不具備乙致病基因,由此可以得出,乙病就是伴X隱性遺傳。利用交叉遺傳特點推斷,Ⅱ-1繼承了母親Ⅰ-2的致病基因,由此證明,Ⅰ-2是乙病基因型XTXt攜帶者。所以Ⅰ-2是基因型HhXTXt。通過對圖譜的詳細分析,Ⅰ-1與Ⅰ-2都具備甲病基因型Hh,所以對于Ⅱ-5來說,其可能具有HH或者Hh的甲病基因型。但Ⅱ-5不具有乙病,由此判斷,其的基因型最有可能就是XTY,所以,結論就是Ⅱ-5是基因型HHXTY或者HhXTY其中的一種。②將Ⅱ-5基因型用H_XTY表示,那么Ⅱ-6基因型就可以用H_XTX-來表示。假如Ⅱ-5與Ⅱ-6結婚,其的下一代就會出現(xiàn)甲病,所以Ⅱ-5與Ⅱ-6的甲病基因型就是2/3Hh與2/3Hh,下一代中發(fā)生甲病的幾率是2/3×2/3×1/4=1/9,假如其的下一代中患有乙病,那么Ⅱ-5與Ⅱ-6具有的乙病的基因型就是XTY與1/2XTXt,下一代中若是男孩,其患有乙病的概率就是1/2×1/2=1/4。以上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Ⅱ-5與Ⅱ-6的下一代男孩同時患有兩種病的概率是1/36。
總之,在生物高考試題解析中滲透與應用“演繹推理”法,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在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的同時,也可以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對提高教學效果有著積極作用,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方法。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