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波
[摘要]目的:探討分析利奈唑胺治療老年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方法:將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78例MRSA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9例。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采用利奈唑胺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采用萬古霉素靜脈滴注;療程均為10~14 d,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細菌清除率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4.9%,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的82.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細菌清除有效率為92.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9%,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利奈唑胺治療老年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可以取得比較滿意的治療效果,且不良反應低,值得在臨床上應用。
[關鍵詞]利奈唑胺;老年;肺炎;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臨床效果
老年患者由于機體免疫力比較低下,常合并有嚴重的基礎疾病,比如腦卒中、糖尿病、高血壓以及冠心病等,且由于患者的住院時間較長、常有侵入性操作等特點,是醫(yī)院獲得性肺炎(HAP)的高發(fā)人群。在醫(yī)院感染肺炎中,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占革蘭陽性菌感染的首位[1]。本研究采用利奈唑胺治療了39例老年MRSA肺部感染,取得的臨床效果比較滿意,現(xiàn)將結果匯報如下。
1臨床資料與方法1.1臨床資料??? 選擇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MRSA感染老年肺炎患者78例,年齡>60歲,臨床痰培養(yǎng)均為MRSA,并有X線胸部攝片提示肺部感染。將78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9例。觀察組男21例,女18例,年齡60~83歲,平均(68.5±7.6)歲。對照組男23例,女16例,年齡60~82歲,平均(67.8±7.5)歲。兩組患者年齡以及性別等一般資料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guī)性的治療,包括祛痰、止咳、平喘等對癥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采用靜脈滴注利奈唑胺進行治療,600 mg/次,2次/d。對照組患者靜脈滴注萬古霉素,1.0g/次,2次/d。兩組的療程均為10~14 d。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細菌清除率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1.4臨床療效
痊愈: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治療,患者的感染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以及細菌學檢查均恢復正常。顯效: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治療,患者病情有明顯的好轉,但上述4項指標中,有1項未完全恢復正常。有效: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治療后,患者的病情略有好轉,但上述4項指標中,有超過l項的指標仍然未恢復正常;無效: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治療后,患者的病情、實驗室檢查以及細菌學檢查均無好轉甚至加重,需要使用其他的抗生素進行治療。
1.5細菌學療效
①治療后,病原菌完全消失為清除;②治療后,患者的病情明顯的好轉,但未分離到病原菌為假設清除;③治療后,以前分離的致病菌被完全清除,但是,又分離出新的致病菌,患者無臨床癥狀為替換;④治療結束時,細菌培養(yǎng)仍然呈陽性。清除、假設清除以及替換視為有效。
1.6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包對本次的數(shù)據(jù)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分析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2結果
2.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如表1所示,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4.9%,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的82.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組別
例數(shù)
痊愈
顯效
有效
無效
有效率
觀察組
39
28(71.8)
6(15.4)
3(7.7)
2(5.1)
94.9
對照組
39
19(48.7)
8(20.5)
5(12.8)
7(17.9)
82.1
2.2兩組患者細菌清除率比較
如表2所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細菌清除有效率為92.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9%,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兩組患者細菌清除率比較(n,%)
組別
例數(shù)
清除
假設清除
替換
未清除
有效率
觀察組
39
26(66.7)
8(20.5)
2(5.1)
3(7.7)
92.3
對照組
39
17(43.6)
9(23.1)
4(10.3)
9(23.1)
76.9
2.3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腎功能指標未有異常,胃腸道反應3例,對照組出現(xiàn)胃腸道反應2例,血小板減少1例,腎功能異常1例,兩組均未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為院內(nèi)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老年重癥患者由于合并嚴重的基礎疾病,而且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更加容易發(fā)生MRSA。利奈唑胺為第一個人工合成的新型惡唑烷酮類抗菌藥物,對于MRSA、耐萬古霉素腸球菌(VRE)等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2]。該藥物不易與其他的藥物發(fā)生交叉耐藥性,還可以使得致病因子的表達受到抑制,使得G+菌毒素的產(chǎn)生明顯的減少[3,4]。本組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4.9%,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的82.1%(P<0.05)。觀察組患者細菌清除有效率為92.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6.9%(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利奈唑胺治療老年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可以取得比較滿意的治療效果,且不良反應低,值得在臨床上應用。
[參考文獻]
[1]陳勁龍,謝長江.老年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性肺炎臨床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18):4136-4138.
[2]廖雪梅.利奈唑胺與萬古霉素治療老年耐甲氧西林的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 l2,6(2):152-154.
[3]吳永明.利奈唑胺治療老年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患者19例[J].中國藥業(yè),2012,21(11):109-110.
[4]劉景云.利奈唑胺與萬古霉素治療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性老年重癥肺炎的臨床分析[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2,41(8):1032-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