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偉
【摘要】 本文分為以下幾個部分:引子:陳述本文觀點,進行基于目標導向的項目人員培養(yǎng),并概述實施方法;第一部分 人員培養(yǎng)的流程保障機制:闡述人員培訓相關流程環(huán)節(jié);第二部分 人員培養(yǎng)的溝通策略:闡述培訓引導過程中溝通策略;第三部分 總結:對人員培養(yǎng)方法和效果進行總結;注釋:對相關基礎信息進行解釋。
【關鍵詞】 目標導向 海外通信建設項目 人員培養(yǎng) 流程機制 溝通策略
引子
對人員培養(yǎng)的方式方法,不同公司,不同管理學流派都有著不同的思路,曾搜集信息并反復嘗試總結,力圖找出一些規(guī)律和共性,卻很難找到一個比較清晰的思路。隨著行業(yè)分化越來越明顯,業(yè)內分工也越來越細化,造就了管理思路的多樣化,人員培養(yǎng)是一個大課題和綜合課題,其策略和方法都具有模糊性。
基于海外項目人員培養(yǎng)工作經歷,嘗試闡述基于目標導向的人員培養(yǎng)過程,借以表達這樣一個觀點:以目標導向為基礎, “精耕細作”地進行可調控的人員培養(yǎng)。
其中最重要的是明確目標導向,既明確市場到底需要什么樣的人。
而圍繞目標,流程機制保障與培訓溝通策略相結合,用以保障人員培養(yǎng)效果。
一、人員培養(yǎng)的流程機制
在人員培養(yǎng)工作過程中,當對相關流程機制進行整理過程時,感覺是枯燥和辛苦的,但良藥苦口。
流程機制是人員培養(yǎng)目標的保障,需要不斷總結優(yōu)化以提高合理性,最終形成責任明晰的例行工作行為,以固化效果。
整個流程機制中,目標分析是核心,只有對目標有正確的分析和把握,才能提煉合理的流程操作方式。
1.1流程介紹
在實施過程的流程環(huán)節(jié)上,為達到動態(tài)提升的過程,思路往往歸結于“戴明環(huán)-PDCA”。在人員培養(yǎng)工作的流程機制中,收集現有培訓制度和流程體系,歸納為目標分析,計劃制訂,培訓引導和效果檢驗,總結優(yōu)化這5個過程,并形成閉環(huán)。(注釋1)
1.2文件體系
通過流程文件體系,對整個流程執(zhí)行形成支撐和保障。
結合公司相關文件體系,將培訓操作文件體系歸納為5個部分:培訓制度,狀態(tài)反饋,操作部分,外部文件和經驗庫。
1)制度
3)操作部分
1.3流程操作
以各個流程環(huán)節(jié)具體實施介紹。
1)目標分析
目標分析對整個培訓操作過程具有導向作用,對整個培訓策略具有指導意義。因此需要進行大量的信息收集與詳細的信息分析,以確保目標分析的準確和客觀。以海外項目為例,進行信息分類匯總:
基于在海外項目的經歷,進行過相關的海外項目調研。收集大量信息,并與海外項目經歷的諸多負責人,資深工程師進行過反復溝通,并對其中相關關鍵點進行過較為客觀的歸納總結,得出突出業(yè)務要求:技術基礎,英語水平,流程規(guī)范性,執(zhí)行力,服務意識,適應能力。
其中技術基礎與英語水平為硬指標,水平上的差距是業(yè)務目標中的硬傷。對技術基礎和英語水平的培訓是貫穿整個人員培訓的重點,學習能力也作為前期人員甄選的側重點。著重進行技術基礎和英語水平的培訓,同時引導規(guī)范的溝通策略,逐步培養(yǎng)適應能力和耐壓能力。
2)計劃制訂
圍繞目標進行計劃制訂,并力求詳細客觀。
結合溝通策略,與培訓對象充分溝通,以周為單位不斷更新信息,對計劃不斷修正。
3)培訓引導
根據計劃,進行有目標導向、有組織的學習。
結合溝通策略,與培訓對象充分溝通,對培訓狀態(tài)不斷進行引導調控。
4)效果檢驗
評價考核的目的是對培訓效果進行自檢,為人員培訓的控制調整提供依據,以優(yōu)化培訓措施,引導培訓著重點。
針對人員培訓,根據培訓成績、培訓狀態(tài)記錄,基礎技能Checklist等進行檢驗;
針對人員實習,通過項目滿意度調查(用戶服務意見征求表)進行檢驗;
5)總結優(yōu)化
根據評價考核的結果,如項目滿意度調查結果,并根據溝通策略,與培訓對象充分溝通,針對性地調整培訓策略與著重點,在最大程度上保持人員狀態(tài)與項目要求的一致性。
相關的流程機制需要同項目前線以及公司內部管理更好的磨合,以確保實施到位。
二、人員培養(yǎng)的溝通策略
溝通策略目的在于調控,保障效果,因此需要定位關鍵問題,使溝通與執(zhí)行效果都能顯著增強。
因而基于目標導向的人員培養(yǎng)溝通策略為:根據目標,把握不同階段的關鍵問題,針對性地進行溝通動作。
以人員培養(yǎng)中不同階段舉例描述:
1.前期信息收集過程--人員特點調研
Key Point: 人員培養(yǎng)初期,迫切需要對培訓對象的特點進行把握。Solution: 根據培訓對象整體屬于1980年以后出生的年齡段,通過參加公司內部相關活動,尋找機會參加該年齡段人員組織的內部團隊活動,貼近該年齡階段人員生活圈子,近距離體會整體思維和行為模式。閱讀人員檔案信息,了解每位人員背景信息,并分別單獨接觸,對個體特點進行把握。分類人員特征中與目標業(yè)務要求相符和不符的特征,以為引導做好準備。
2.目標分析過程—統(tǒng)一思想
Key Point: 對培訓對象明確培訓的目標業(yè)務要求,引導培訓對象的行為與培訓目標切合。Solution: 告訴培訓對象,現在的培訓希望被培訓者具備什么特點和能力,如何做才能具備這些特點和能力。比如目標中導向為海外項目,需要在人員培養(yǎng)過程中就灌輸海外項目所需要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
這一階段,比較擔心的是培訓對象對目標的感知能力,因而將目標分解成人員的日常工作內容,如制訂計劃進行有組織學習。
3.培訓執(zhí)行過程--明確動機,進行激勵
Key Point: 主動性和積極性調動。Solution: 通過對培訓對
象的真正尊重,真實告知實現目標的難度,建立相互信任的激勵機制,使培訓對象以業(yè)務目標為己任,真正關心自己如何才能達到目標業(yè)務的要求標準,對實現目標有使命感;明確動機,明確業(yè)務目標對個人職業(yè)發(fā)展的意義,使大家真正感受到正在一個與眾不同的團隊,參與一項有差異化的事務,對實現目標有榮譽感。
4.培訓效果檢查--建立信任
Key Point: 為能夠了解培訓對象的真實狀態(tài),建立開誠公布,相互信任的溝通環(huán)境成為關鍵問題,使培訓對象敢于反映自身問題的真實情況。Solution: 這就意味著告訴真實狀況,絕不掩飾自己的錯誤,敢于承擔責任。如在遇到一些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坦誠道歉,表示現在還沒有答案,而不去掩飾以換取時間尋找解決方案。
5.培訓調控--持續(xù)評價
Key Point: 如何指出問題,鼓勵優(yōu)點,以對培訓效果進行持續(xù)調控和引導。Solution: 參考目前的評價事務,感覺在年度績效評價過程中,評價發(fā)起方的心理壓力很大,其緊張程度往往要大于被評價人,評價的引導效果不太好。因此在整個人員培養(yǎng)的過程中,堅持不間斷地給予評價,以對問題直接指出,對好的方面進行鼓勵。
通過持續(xù)的評價引導,在人員培養(yǎng)中起到良好的引導調控效果,也使年度評價時不至于唐突。
6.薪酬問題
Key Point: 目前為止,薪酬問題暫時還沒有成為影響人員培養(yǎng)效果的關鍵問題。但長遠來看,任何組織必須確認其薪酬體系與員工的努力能充分契合。因此將薪酬設計問題從溝通方面進行考慮。Solution: 雖然薪酬設計的效果往往難以達到設計者的期望值,但在溝通策略中,需選合適時機明確告知,這里是有一套薪酬評價體系和薪酬策略的,并解釋清楚其中具體的標準和實施方法。
三、總結
基于目標,流程機制與溝通策略的結合,一方面需要不斷深入項目進行需求調查,以判斷正確的關鍵點所在,指導溝通策略,正確引導;另一方面需要將能夠固化效果的溝通策略不斷流程化、模式化,以在最大程度上鞏固效果。流程機制貴在合適合理,如同對癥下藥,而溝通策略則針對不同形勢來保證效果,藥引不同,藥效則不同。
而業(yè)務目標總會因為市場的變化而變化,因此流程機制與溝通策略相結合的人員培養(yǎng)模式,也旨在建立一種平衡結構,使人員培養(yǎng)可調控,快速適應變化。
通過項目調查,反饋中對人員的評價讓人欣慰,因此相信,基于目標導向的人員培養(yǎng)方法能夠實現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