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夢雯
摘 要:高校民間舞蹈教育要傳承和發(fā)揚民族民間舞蹈文化,教師開展舞蹈教育的時候,要把各民族民間舞蹈進行藝術的豐富,通過多種表現(xiàn)形式來進行文化系統(tǒng)的傳承。在新的教育觀念進行深化的基礎上,要加強滲透民間民族舞蹈教育的文化意識,要對外在動作和內在情感之間進行有機結合。
關鍵詞:當代民族;民間舞蹈;教育
我國的民族民間舞蹈藝術歷史是源遠流長的,有著很豐富的文化底蘊,多樣的表現(xiàn)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內涵是我們進行舞蹈教學的基礎。近幾年來,中國民族民間舞蹈課程的設置,已經趨向規(guī)范化、體系化以及科學化。作為高校的舞蹈教育老師,我們在對學生進行培養(yǎng)的時候不但要對學生的專業(yè)技能進行培養(yǎng),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全面文化素養(yǎng),讓舞蹈成為他們追求的終身目標。
一、對學生進行民族民間舞蹈教育的文化意識
舞蹈的基礎就是文化,要想讓一個舞蹈有一個很強的藝術表現(xiàn)力,就要對文化進行深入的了解。尤其是民間舞蹈,我們在對民間舞蹈進行挖掘、保護和整理。要和當?shù)厝说膶徝澜嵌纫恢?,我們就要根?jù)前人提供的藝術標準對民間文化進行相應的理解、加工,這樣也是對民間文化的極大肯定。因為我們進行舞蹈編排的時候,如果不能夠以本民族人的文化意識來進行編排,那么舞蹈只能夠說是徒有其表,沒有真正的文化靈魂。老師開展民間舞蹈教學的理念,也要對學生進行民族舞蹈文化背景的教學,讓學生對其文化內涵有深入的了解,可見,舞蹈教育也能對學生起到很重要的促進作用。這樣可以對民間舞蹈的教學進行最直接的定位。很多舞蹈的動作都是對日常生活和生產的夸張和模仿,我們要對每一個民族的日常生活和習俗進行了解,這樣當我們進行教學的時候,學生對舞蹈的理解才會更加透徹。
二、以民族舞蹈文化作為目的來進行教學設計
民間舞蹈是民間文化的一個極大的范疇,在進行長期的創(chuàng)造、傳承和演變的過程中,能夠逐漸形成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蘊。我們要讓教材具有“傳承性”的特點,就要通過人文文化來對舞蹈進行研究,在進行舞蹈動作把握的基礎上,要對一些民族典型樣式的動態(tài)詞匯來進行提煉和反映,這樣可以讓我們更加準確地反映這個族群特有的風格和韻律,這樣才能夠完成高校民間舞蹈教學文化傳承的目的。
“安徽花鼓燈”就是淮河兩岸勞動人民在對漢族文化傳統(tǒng)進行繼承的基礎上,對舞蹈的動作進行整理和創(chuàng)作起來的民間舞蹈形式。在這個舞蹈中,既有北方民間舞蹈剛勁古樸的特性,還有南方民間舞蹈靈巧秀麗的風韻。在進行傳統(tǒng)表演的時候,許多女性的角色是由男性來進行表演的,當男性來模仿女性走路的時候,腳下的道具就會強迫他進行擰、傾、斜的動作,這樣才能很好地找到重心。這樣才更加吻合女性俊俏和秀美的人物特征,這些舞蹈動作都是在當?shù)孛袼孜幕闹沃刑釤挸鰜淼摹?/p>
三、在進行教學內容的時候要傳承民族舞蹈文化
很多的舞蹈是要依靠一種文化氣息來進行支撐的,很多優(yōu)點就是對動作的總結,進行舉一反三,對人體的局部訓練到整體訓練,但是如果沒有很強的文化內涵來支撐,就會割裂動作內部的文化銜接。在進行梳理的過程中,動作簡單而且容易掌握。目前,在民族民間舞蹈的表演以及傳播過程中,我們要說到一個很重要的舞蹈家楊麗萍。楊麗萍是專業(yè)的舞蹈家,在市場化的商業(yè)演出中,《云南印象》運用的藝術表現(xiàn)者,大部分都是農民演員,他們在專業(yè)技能方面和專業(yè)演員是不能進行比較的,那么是什么品質吸引了觀眾?主要是我們在進行舞蹈創(chuàng)造的時候,藝術作品和工業(yè)產品最大的不同就是在于機械生產和工業(yè)生產可以進行批量復制,但是藝術作品就要講究內在的生命情感,如果對藝術作品進行復制,就失去了藝術本身的魅力。我們在進行傳統(tǒng)教學的過程中,如果過分強調動作的規(guī)范化,就失去了動作的內涵文化,這樣學生就會走進千舞一池的境界,對動作的復制會讓演員失去個性。每個演員對于劇目的理解以及表現(xiàn)方式是不同的,如果我們在進行學習的時候,只是對動作層面進行學習,忽略了動作的內涵,就會讓民族舞蹈走向消亡。
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在教學方法上強調外在動作和內在文化兼并講授,不但可以提高對學生身體訓練的能動性,還能夠大大加深學生對整個民族文化的理解,還有就是對該族群的人民典型的性格和共性有一個更加深刻的把握,這樣才能夠在教學的時候做到內外兼修。這樣才能夠對所學的民間舞蹈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我們可以通過動作來進行鮮活的民族文化和多彩生命的傳承,否則就是進行一個個機械的動作堆砌。
高校的民間舞蹈老師都肩負著對民族民間舞蹈的保護和傳承,因為民族舞蹈的學習和學生的民間文化素養(yǎng)有很大的聯(lián)系,在進行教學開展的時候要以民族文化素質的開展來作為教學的目的,并要通過文化的傳承來進行舞蹈的積淀。
參考文獻:
[1]李娜.對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的幾點思考和建議[J].大眾文藝,2011(05):3-5.
[2]唐怡.關于高校民族民間舞蹈教育的幾點思考[J].民族藝術研究,2010(06):3-5.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