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可嵚
【摘要】結合目前翻轉課堂在教學中所面臨的困難以及高中物理課的特點,文章以當下高中生及其家長的情況為基礎,以《超重與失重》一課為例闡述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實施課堂翻轉的理念。
【關鍵詞】翻轉課堂 高中物理 微課 課程設計
1. 翻轉課堂的優(yōu)勢
傳統(tǒng)的班級授課模式普遍存有以下幾個問題:第一,課堂:學生進入課堂后,一節(jié)課大部分時間都在聽老師講課,然后帶著老師布置的練習題各自回家完成,每天再重復這個過程。第二,課后:由于課堂上“消化不良”,一些學生在課后無法獨立完成家庭作業(yè),便出現(xiàn)了請家教補課,甚至抄答案,抄襲同學的作業(yè)等現(xiàn)象。第三,缺課:一學年里,學生難免因為一些事情請假缺課,由于教師的課程安排都是有明確限定的,學生缺課的次數(shù)越多落下的知識就越多,這樣學生就得花時間補缺補漏,而這樣得來的知識肯定又是不完整的。
那么有沒有一種有效的方法來解決以上的問題,讓學生在學習物理中切實感受到快樂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翻轉課堂!
所謂“翻轉課堂”,簡單的講就是翻轉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把以往在課堂上做的事帶回家,把在家里要完成的作業(yè)放到課堂上,在與老師同學互動中完成。在學校做什么呢?在學校,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的特點,設計一些學習反饋的方式。將原本被安排在課后的作業(yè)拿到課堂上解決,例如可以以小測的形式,通過學生互改,師生互動,把問題解決。教師還可以通過讓學生自評,互評,自編試卷等等方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真正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綜上所述,“翻轉課堂”的特點與優(yōu)勢在于:
①教學信息清晰度高;
②教學視頻針對性強;
③教學模式吸引力大。
2. 翻轉課堂的處境
翻轉課堂的模式說起來近乎完美,但是對于大多數(shù)習慣于傳統(tǒng)教育的老師、學生和家長而言,難免有些無法接受,甚至認為是天方夜譚。老師花了大把的時間錄制了微課,設計好了課堂的模式,到了落實這一步時卻有可能出現(xiàn)各種問題,抑或讓學生和家長產生各種顧慮。首先,學生不適應:為什么老師不上課,為什么課前要學那么多,家里沒有電腦,家里不能上網(wǎng),上了網(wǎng)視頻又打不開,在家不明白究竟要做什么……;其次,家長不支持:為什么孩子回家不做作業(yè)了,孩子整天上網(wǎng)不務正業(yè),這樣如何考大學,老師不負責任……。
面對如此諸多的不解,在中國應試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如何能很好地把翻轉課堂的理念滲透于教學,最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呢?這首先就得有一個很好的課程設計。
3. 翻轉課堂為輔的課程設計
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新授課、實驗課、習題課、復習課、測驗課、綜合課幾種基本的類型課程,在這些課程中有些就可以嘗試“翻轉課堂”,如有演示實驗的新授課程,教師可以事先錄制好實驗過程,以增強實驗的可視性,讓學生看清楚,看明白,并且利用翻轉的特點給學生提供一些有關于新課的資料(如視頻,文獻,推薦課外讀物等),或讓學生上網(wǎng)收集相關的資料,提升其自主學習的能力,而簡單的探究性新課也可嘗試課堂的翻轉,讓學生用生活中的物品在家自行做探究性的實驗,以增強學生的興趣,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認識。下面筆者以《超重與失重》一節(jié)為例來談談如何在普通高中物理課上實施翻轉課堂。
4. 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超重與失重》
4.1設計思路:
《超重與失重》是一節(jié)應用牛頓定律解釋身邊的物理現(xiàn)象的應用課。筆者根據(jù)教學大綱和新課程理念,采用課堂翻轉的模式,讓學生在課后跟著視頻自己體驗超重與失重,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產生疑問,課上與老師和同學進行交流與討論。
課前教師預先創(chuàng)建一段10分鐘左右的微課,在視頻中引導學生在家完成探究實驗并得出產生超重和失重的條件,填寫學習任務單(附件一),指定一位同學錄制稱體重時的超、失重現(xiàn)象并解釋準備在課堂上播放,讓學生充當教師的角色不但能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還能更好地將知識消化。
4.2 學情分析
(1)對于超重、失重現(xiàn)象,學生有一定感性的體會,但理解超重、失重概念卻有一定的困難。本節(jié)課采用翻轉課堂的方式,讓學生在家自己體驗、分析、歸納得出結論回到課堂進行討論將知識內化。
(2)為了保證學生自學的時間,以及家長的支持,教師將視頻放在班級公用電腦上,學生自行拷貝,無需上網(wǎng)下載。
(3)課前教師需提醒學生:①觀看視頻前需準備好探究用具。②第二天上課的流程及積分方法。
4.3 微視頻教學過程:
(1)以彈簧測力計和臺秤測量物體的重力為例導入視重和實重的概念。
(2)讓學生用彈簧測力計或體重計來體驗物體運動時的超重和失重現(xiàn)象。
[提出問題]:物體的視重總會等于實重嗎?
[自主探究]:1.用彈簧測力計探究鉤碼豎直向上和向下運動過程中視重和實重的關系。
2.用體重計探究人在下蹲和起立過程中視重和實重的關系。
播放用力傳感器探究物體在上升和下降過程中視重變化的視頻,導出超重、失重的概念,
[提出問題]:產生超重和失重的條件是?
[理論推導]錄制分析和演算過程,引導學生分析實驗中的物體在上升和下降過程中的超、失重現(xiàn)象,并思考產生超重、失重的條件。
[提出問題]:超重與失重是否與加速度的大小,物體的運動情況,速度方向有關?
[實驗驗證]:結合表格分析實驗現(xiàn)象,在理論與實際現(xiàn)象相符合的前提下得出產生超重與失重的條件。
[得出結論]引導學生閱讀課本,歸納產生超失重現(xiàn)象的條件,了解完全失重的概念,并舉例。
4.4 課堂教學過程
(1)名詞和概念的解釋、物理問題解答:各小組計分搶答
(2)學生展示在家錄制的視頻(有可能的話)
(3)小測:內容為當天的作業(yè)。十分鐘,小組互評,并要求相互訂正,之后互評的兩位同學討論,并提出問題。
(4)教師、同學解決疑問環(huán)節(jié):各小組自由提問,學生解答,教師補充、糾正。
5. 結語
翻轉課堂要在中國的教育界廣泛實施并非易事,課堂如何翻轉的自然,并有效地達到反轉的目的是值得思考的。在應試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按照高中物理課的特點,有針對性的設計課堂翻轉的課程,潛移默化的將課堂翻轉良性地引入教學,這樣或許就能夠解決學生不適應,家長不支持的難題,并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效率,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過程中的主角,使高中物理課真正地快樂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