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鳳娟
【摘 ? ?要】生物是我國初中階段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研究生命系統(tǒng)各個層次的種類、結構、功能、行為、發(fā)育和起源進化以及生物與周圍環(huán)境的關系等的科學。初中生物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但是對于活潑好動,注意力容易轉移的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還是需要教師多費心思尋找有效的教學方法和適當?shù)慕虒W手段,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初中生物的學習。
【關鍵詞】初中階段 ?生物教學 ?教學探討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3.086
初中生物教材涉及到的生物知識雖然比較淺顯,但是也需要透徹的理解和花氣力去記憶。大多數(shù)初中學生在剛開始的學習中會輕視生物,認為生物知識只需要簡單的背誦即可,可以通過考前突擊來應對,所以在課堂上并不認真聽課,作業(yè)也不認真做,生物成績差也會以“不過是因為我沒有好好背,如果我下次努力背就能考高分?!眮磉M行自我安慰,但是到以后的學習中又不引起重視,結果生物成績總是不能提高。學生對于初中生物的學習缺乏清醒的認識,不能認識到生物學與我們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學習生物不只是為了應對考試,而是能夠科學地解釋生活中的一些普遍的或者不可思議的現(xiàn)象。也是讓學生用科學的生物學知識來處理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教師作為承擔傳道、授業(yè)、解惑等重要責任的工作者,就需要做出一些努力來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生物,幫助學生切實提高成績。
一、重視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在教學活動之中,上課是核心內容。提高課堂效率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不僅如此,初中階段的學生思維活躍并且自制力不強,注意力經常被外在的事物所吸引。尤其是現(xiàn)代社會飛速發(fā)展,每天都有各式各樣的新鮮事物產生,初中階段的學生自然難免會對新鮮事物感興趣。教師再也不能指望學生像古代寒窗苦讀的學子一樣頭懸梁、錐刺股的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了。所以教師必須抓住課堂上有限的時間,把需要學生理解和掌握的知識合理規(guī)劃安排,盡量保證學生可以當堂理解并且掌握。
二、教會學生簡單有效的學習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教學過程中重要的是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創(chuàng)新能力。
1.其實生物學是充滿樂趣的,在學習的時候,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多對社會生活進行觀察,并且與社會中常見的例子聯(lián)系起來。比如初中生物課上常做的鼠婦與光的實驗,也可以鼓勵學生在課下進行操作。鼠婦不是一種危險的生物,也比較容易找到,學生自己實驗得出的結論也比較容易理解和記憶。
2.對比記憶也是學習生物的一種重要的方法。因為在生物的學習中有許多分類,比如單細胞生物、節(jié)肢動物、腔腸動物、環(huán)節(jié)動物等等,它們之間可以進行對比記憶。還有自花傳粉、異花傳粉的花朵各自有著不同的特點,這些都可以進行對比記憶。
3.整理知識框架。其實初中生物知識看似瑣碎、凌亂,其實它也有著完整的知識架構,所以教師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綜合處理知識的能力,尤其是在復習階段,學生對知識框架的掌握能力,對進行整體復習有著重要的作用。
三、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活動中,學生處在主體地位,學生是學習知識的主體,所以學習過程也就是學生的主動認識的過程。生物學知識只有經過學生的理解、記憶進行新的規(guī)劃、整理,在思維中形成完整清晰的脈絡,知識才算真正被學生掌握了。在課堂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教師激發(fā)學生探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首先教師可以利用初中階段學生強烈的好奇心,讓學生變成“十萬個為什么”,讓學生對一些司空見慣的生活現(xiàn)象進行思考。比如為什么丑陋的毛毛蟲會變成美麗的蝴蝶?為什么蠶要作繭自縛?年輪是怎么形成的?古詩“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又涉及到什么生物學知識?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學習,那么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就會更加熱情和認真。而且,可以讓學生深入社會生活,結合生物學知識尋找答案,鼓勵學生在生活多對生物進行觀察,可以參觀昆蟲標本,可以到自然之中觀察生物的生活習性和外在特點,然后用理論知識進行解答。
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合作,鼓勵學生大膽陳述自己的觀點,學生之間相互討論并大膽發(fā)言,共同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法。
四、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
初中階段的學生因為進入生長發(fā)育期,身體和心理都在發(fā)生巨大的變化,所以難免會心浮氣躁。教師就要發(fā)揮學生學習活動指引者的作用,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舉止和學習習慣,幫助學生摒除惡習,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
1.教導學生進行課前的預習。當然,預習的重要性是眾所周知的,但只是強調是沒有用的,所以教師可以印制一些導學的學案,讓學生在預習的時候使用,在學案上留一個空,讓學生通過預習完成填空,或者在課前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尋找答案并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回答。
2.課堂上認真聽課,緊跟教師講課的節(jié)奏,并且能夠主動地進行思考,積極地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師生之間的互動不僅可以使教師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狀況,也可以讓學生能夠快速做出反應并及時理解,提高學習的效率,帶動班級整體積極向學的課堂氛圍。
3.教師還要教導學生學會合理地進行復習。在中國古代,孔子時期就已經認識到及時復習的重要性,所謂“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外國教育家艾賓浩斯也發(fā)明了人類的遺忘規(guī)律,所以教師就要幫助學生制定合理的復習計劃,幫助學生更好地復習,鞏固知識。
良好的學習習慣還要有建立錯題本,整理錯題的習慣。古人云“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學習就是一個不斷發(fā)現(xiàn)錯誤然后改正的過程。教師應該讓學生知道,在學習的過程中不需要害怕犯錯,只有知道錯在哪里,應該如何改正,才是真正掌握知識。錯題及時分析整理,平時多翻翻看看,加強記憶。
謙虛好學,“好為人師”也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曾在《師說》中說過“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學生之間更是參差不齊,所以學生之間要相互學習,相對較差的學生要謙虛好學,善于請教。而對知識掌握比較好的學生就需要發(fā)揮“好為人師”的精神,樂于給其他學生講解,其實講解的過程也是再次記憶的過程。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能產生互助共贏的效果,還能起到團結學生增強班級凝聚力的效果。所以教師應該鼓勵這種行為,培養(yǎng)學生的這種習慣。
總而言之,教學有法而無定法。初中生物教師應該認真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記憶能力選擇制定相應的授課計劃,靈活選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并根據學生的反應做適當?shù)卣{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