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東
【摘 ? ?要】傳統(tǒng)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發(fā)揮著主導地位,知識的灌輸是課堂教學的主要特征,這樣不但難以得到學生必要的反饋,而且?guī)Ыo學生沉重的學習負擔,難以達到理想的語文教學效果。隨著素質教育觀念的深入,人們對學生的主體地位認識越來越深刻,在這樣的背景下,以學生為本的理念逐漸滲透到當前的初中語文教學當中,互動式教學模式在此基礎上產生的。要更好地發(fā)揮互動式教學模式的作用,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不但包括教師角色轉換、學生合作配合、師生關系和諧,還包括教學內容拓展、電腦教學等。本文分別從這幾點進行了分析、研究,希望能夠更好地發(fā)揮互動式教學的作用,提升初中語文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語文 ?互動式教學模式 ?對策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3.026
解放人的天性、挖掘人的價值是教育最根本的目的,而教學本身就是一個互動的過程,教師一方面是輸入的主體,另一個方面是反饋的客體;學生是輸入的客體,是反饋的主體。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原本就是互動的,而傳統(tǒng)教育一味進行灌輸式教育,妄圖借助教學經驗、教學規(guī)律等來統(tǒng)攝學生的語文學習,將語文學習模式化、僵硬化,這實際上和語文濃厚的人文色彩相背離。為了更好地發(fā)揮互動式教學模式的作用,筆者結合自身的經驗,提出了相應的教學對策,以期對初中語文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應用有所幫助。
一、初中語文建立互動式教學的原因
(一)傳統(tǒng)教學方式出現弊端
針對現有的初中語文教學狀況,我們可以很容易發(fā)現,現在的初中生已經接觸到了社會的方方面面,對于課本上的知識并沒有太大的興趣,如果還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難免會讓他們感到無趣,即使教師用再多的人文熏陶,也無濟于事。如果換一種角度看問題,變換一種方法教學,建立互動式教學有效地引導學生,用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引導,那么我們將會解決這一現狀。
(二)受語文學科特征限制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語文學科也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現階段的初中語文有以下三個特點:其一,語文是一門以教會學生運用為基礎,熏陶學生情感為目的的學科。其二,語文學習的過程是課程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其三,語文來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這三個重要特點將決定初中語文運用何種教學模式。我們不是說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就是錯誤的,而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社會的需求。根據語文課程的特征,我們必須要讓學生融入到課堂中,親身體驗語文學習的過程,這才是語文學習的重點。
二、建立初中語文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措施
互動式教學模式可以說是一場心與心的交流,情感與情感的碰撞。心與心的交流是指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情感與情感的碰撞是指教師與學生的情感碰撞,學生與語文人物的情感碰撞,教師與語文人物的情感碰撞。這種碰撞將擦出知識的火花,火花的綻放將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美妙。
(一)淡化教師的主體地位
互動式教學模式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在課堂中可以真正參與進來。所以,要真正建立初中語文互動式教學模式,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淡化教師的主體地位,甚至完全轉變,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是“教師講、學生聽”的過程,在互動式的教學模式中,要讓教師從“講課者”轉變成“引導者”,用啟發(fā)式的教育去指導學生的學習方向,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作為服務于學生的教師群體,要把握好整體的學習動向。這樣,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經典教學案例
好的論述需要實際案例的支撐,下面就以初中語文教學中互動教學的運用為經典案例。以《十三歲的際遇》為例,這篇文章并沒有那些名家的著作出名,但表達的情感卻是初中生的實際心理。這篇課文運用互動教學模式可以說是很正確的選擇。首先,教師在上這篇文章之前,讓學生做好充分的預習工作,由于這篇文章內容較為豐富,并且貼近生活,學生很愿意自己課前閱讀,因此,就要求學生要將自己在閱讀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羅列出來。接下來,就是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情境,這篇課文所表達的情感都是與夢想有關,讓學生積極地發(fā)言,敘述自己心中的夢想,這樣很有利于理解文章。接下來,學生探討分析才是語文課程的重中之重。教師可以讓學生采用分組的形式,探討大家都出現的問題,討論解決文中的精辟語句,充分體會作者田曉菲對北大的眷戀及對夢想的追隨之情。這篇文章采用互動教學的模式可以說將會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并在他們的腦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發(fā)揮電腦教學作用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電腦教學逐漸成為一種潮流,而多媒體技術、互聯網技術、網絡通訊技術等都是現代教學的重要基礎。為了更好地提升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效果,教師可以利用電腦技術來提升教學效果。具體來說,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其一,通過多媒體技術,建立有效地互動媒介,學生對多媒體教學有很強的好奇心,注意力更加集中,教師可以將自身要傳達的內容通過多媒體表現出來以加深學生的理解,這樣師生之間的溝通也就更加順暢。其二,利用互聯網技術,擴充課堂的信息量,互聯網存在大量的信息,可以讓語文課堂更加豐富,提供更多的互動資料,這樣對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有很大幫助。其三,利用網絡通訊技術,實現課堂下交流,學生可以利用網絡通訊技術和教師進行在線交流,這樣就實現了課堂上與課堂下的連接,使互動更加充分。
(四)拓展課堂教學內容
互動的具體內容往往很難限制在一定的范圍內,如果互動的內容只能是教材內的知識,那么互動教學模式和傳統(tǒng)教學模式也就沒有什么差別。為了實現更好地互動效果,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啟發(fā)性的教學,鼓勵學生利用自己的智慧去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總結規(guī)律,這樣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教師在把握教材內容的基礎上,要結合教學目標、任務進行課堂教學內容的擴展,這樣往往能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通過以上的敘述,根據初中語文課程的特點,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用今天的語文教學,因此,建立互動式教學模式是很必要的。在初中語文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構建過程中,我們要淡化教師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促進師生關系的和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班燦忠.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營造師生互動的良好氛圍[J].中學
教學參考,2012(25).
[2]溫日芳.語文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途徑[J].廣西教育,2007(26).
[3]李劍萍,魏薇主編.教育學導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